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蔬菜育种专家。 20世纪60年代.他率先在我国开展黄瓜抗病育种研究,经过40余年的刻苦攻关,成功地将抗病、丰产和早熟性结合在一起,攻克了黄瓜的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解决了黄瓜低产劣质的难题,育成津研、津杂、津春等优秀品种,在全国黄瓜栽培面积的80%以上的土地上推广采用,累计创经济效益100亿元。这些黄瓜新品种的抗病性、丰产性,均居国际领先水平。由于他贡献突出,曾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杜邦科技创新奖、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等,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他创建的天津市黄瓜研究所,在2000年被评为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集体。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黄瓜研究所创建于1985年,为经济自立单位.是1985年3月中央发布科技体制改革决定后从市蔬菜所分离出来并作为天津市改革试点单位.天津市黄瓜研究所的老一辈专家早在50年代开始率先在我国从事黄瓜育种工作,60年代根据我国生产上出现的问题提出黄瓜抗病育种.先后育成抗霜霉病、白粉病两种主要叶部病害的津研1-4号黄瓜品种,随后兼抗枯萎病的津研5-7号问世.新品种由于其良好的抗病性及丰产性很快得到推广,实现了我国建国以来第一次黄瓜品种的更新换代.此后随着我国保护地大棚的兴起,开始了以早熟、抗病、丰产为主要育种目标的品种选育.主持并参加国家"六五"、"七五"攻关课题,同时主持全国黄瓜抗病育种协作组,与南方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几十位专家协同攻关,成为我国黄瓜科研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3.
黄瓜施用沼肥肥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基施沼渣+化肥可改善黄瓜植物学性状,提高黄瓜的产量,增加瓜农收入,与习惯施肥相比,实现增产7.7%、增值115元/667m2,且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试验同时表明,黄瓜生长期内喷施沼液能够增强黄瓜抗病虫害能力,不仅可节约农本,而且提高黄瓜的商品率、增强黄瓜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釆用高美施、生物活化剂Ⅱ号、生物钾、催产素四种不同营养素对黄瓜进行喷施试验,以黄瓜的株高、叶片数、茎粗等指标做比较,喷施高美施后,黄瓜株高增加31%,叶片数增加33.3%,茎粗增加9.04%,产量明显增加.结果表明:高美施在四种不同营养素中对黄瓜喷施效果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激光照射下生物组织内的非傅里叶导热现象,采用双相位滞后生物传热模型(DPL模型)进行分析,并与Pennes模型、热波模型的研究结论进行比较.当τq和τT·都非常小的时候,DPL模型的结果接近于传统的傅里叶热传导方程;当τq增加的时候,它趋于引起更多的热波效果.对于DPL模型,τq和τT取不同的数值,模型中的非傅里叶导热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此研究结果对医学中的激光临床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于人类和大多数生物来说,清洁干净的环境意味着舒适、健康和长寿。但是,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有时肮脏的环境反而有利于人和生物的健康和抗病。一系列的新研究不断证实了这个假说,而最近的一项研究更是得出明确结论,肮脏优于洁净。这就得从人和生物的免疫机理谈起。在阴沟和  相似文献   

7.
母锐 《生物学教学》2010,35(6):34-34
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提到“把两个品种杂交(高杆抗病:DDRR×矮杆不抗病:ddrr),使基因重组。从第二代中挑选矮杆、抗病的个体,将它们的种子留下来,下一年播种。再从后代中挑选出符合矮杆、抗病条件的植株,采收种子留下来做种。  相似文献   

8.
叶片形态模拟是植物建模和可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叶缘是叶片的一个重要形态特征。本文以黄瓜叶片为例,集成应用角点检测、折线拟合、样条曲线拟合等方法对生长中黄瓜叶片的各种叶缘进行了几何建模,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叶缘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最后结合VC++和openGL重构出了黄瓜叶缘生长的三维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9.
近十多年来是世界生物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期。农业方面,转基因动植物研究开发取得新进展,培育成功一批抗虫抗病、优质、高产的农作物新品种和供不同用途的转基因动物;医学方面,生物高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基因治疗技术取得一些突破。生物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加快,下个世纪初期将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了迎接新浪潮的挑战,应当高度重视生物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10.
把筛选得到的多个不同的抗病诱导因子进行配伍,组合成新的"诱导组合体",其诱导效应比单一因子显著提高;用不同的"诱导组合体"进行"相继诱导"和"循环诱导",则进一步提高了诱导效应,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高于常规杀菌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