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溶胶-凝胶+浸渍法两种方法制备了CuO-Ce0.7Zr0.3O2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Raman等表征,考察了催化荆的CO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的CuO/Ce0.7Zr0.3O2催化荆CO氧化活性明显高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uO-Ce0.7Zr0.3O2催化剂的性能,CuO-Ce0.7Zr0.3O2催化剂表面CuO分散度高.从而提高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几种制备血红素蛋白质薄膜的方法,如层层组装技术、表面蒸汽溶胶-凝胶法、吸入型层层组装薄膜,综述了利用这几种方法制备的二氧化锆溶胶-凝胶层层组装薄膜在固定血红素蛋白质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取纳米级复合氧化物。用氢气还原复合氧化物获得了超细铁-硼合金。研究证明,反应前体物粒度越大,合金中α-Fe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4.
溶胶-凝胶法制备钙钛矿型钛酸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醋酸锶和正丁醉钛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得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SrTiO3.借助红外(IR)、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和差热分析(DTG)以及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溶胶-凝胶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醋酸对丁醇钛的水解一缩聚过程起重要作用;甘油的加入可改善胶粒的均匀性;在800℃温度下灼烧制得的SrTiO3为典型立方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5.
钛酸钡纳米晶的Sol-gel法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立方相钙钛酸钡纳米晶,用TG-DTA对凝胶进行热分析,用XRD,TEM,DSC及Raman研究了样品的晶粒大小及结构。结果显示:钙钛矿钛酸钡晶化温度为750℃,平均粒径21nm,形状近似球型,Raman光谱中软模E(TO2+LO)对应的拉曼峰消失,在室温下以立方相为主要存在相,结构相变具有有序--无序特征。  相似文献   

6.
气凝胶的非超临界干燥制备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气凝胶一般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和超临界干燥这两个步骤制取。由于超临界干燥所需设备要求较高,控制条件苛刻,制备周期很长,因而大大增加了制备气凝胶的困难。本文提出以非超临界干燥技术来替代超临界干燥过程的方法,阐述实现非超临界干燥制备气凝胶的几种措施,并介绍实施非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SiO2气凝胶所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并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制得的二氧化钛粒径为20-30nm.  相似文献   

8.
TiO2纳米材料催化PBT合成的工艺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纳米材料,作为PBT合成催化剂,探索其合成的工艺条件。纳米TiO2催化PBT合成的工艺条件为:PH值在5左右,酯交换温度为180-190℃,真空度越高越好(要求在90Pa以下)。  相似文献   

9.
溶胶-凝胶技术在化学领域中的新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溶胶-凝胶(sol-gel)技术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固体材料制备方法,已众多领域重视。本简要综述了sol-gel技术在合成无机纳米材料,合成无机/有机杂化聚合物,以及在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领域中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10.
溶胶凝胶基质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了研制的三种溶胶凝胶基质离子选择电极,该电极性能稳定,坚固耐磨,具有适合在严酷条件下使用的特点,同时对进一步研制溶胶凝胶ISFET化学传感器具有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制备硅酸溶胶、硅酸凝胶是高中化学的两个重要实验。但往往实验不理想,得不到硅酸溶胶和凝胶。现谈谈我们研究这个实验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用溶胶-凝胶-表面活性剂法合成了Ag-TiO2纳米催化剂,并用FTIR、XRD、TEM、比表面测定对其进行了表征。纳米催化剂的一次粒径为5.9纳米,二次粒径为12.1纳米。实验表明,它对苯乙烯的H2O2环氧化的催化性能较好,对苯乙烯的分子氧环氧化有一定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溶胶-凝胶(Sol-Gel)技术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固体材料制备方法,已引起众多领域重视.简述了溶胶-凝胶技术的发展历史,总结了溶胶-凝胶技术的分类、原料以及无机盐和金属醇盐的水解反应机理,并概括了该技术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溶胶凝胶技术在耐烧蚀陶瓷纤维、高温超导纤维、铁电压电纤维、磁性纤维等氧化物纤维制备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溶胶-凝胶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溶胶-凝胶法制备四钛酸钾晶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n-OC4H9)4和CH3 COOK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高质量的K2Ti4O9晶须。以FT-IR表征溶胶-凝胶过程中的反应,运用TC-DSC和XRD研究了K2Ti4RO9的晶体生长过程。结果表明:溶胶很稳定,可长期保存;稀释剂和少量水对溶胶的稳定性无影响;溶胶-凝胶法制备K2Ti4O9晶须反应温度比固态烧结法低,276℃开始反应形成晶核,481℃开始生成K2Ti4O9纳米晶,597。C时形成K2Ti4O9晶粒,940℃制得的K2Ti4O9晶须长约50μm,K2Ti4O9晶须均匀、具有较大的长径比。  相似文献   

15.
用溶胶-凝胶法获得多孔SiO2载体,浸泡合成法获得不同复合量的PbS/SiO2块材介孔组装体系。研究了复合量、气氛条件及退火及退火温度对其光吸收特性的影响,发现吸收边附复合量和退火温度改变移动,表现出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一种基于用溶胶凝胶法固定HRP的化学发光型H2O2传感器,此传感器用于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体系,可实现对H2O2的在线检测,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0-2000μmol/L,检测限为1.2μmol/L,10次测定的RSD为2.1%。  相似文献   

17.
以钛酸丁酯、醋酸钡和冰醋酸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工艺经水解、聚合合成溶胶,之后转变为凝胶,再经充分干燥、煅烧制成BaTiO3及掺杂镧BaTiO3粉体。研究了样品制备过程中影响溶胶——凝胶状态的因素,并用X射线衍射仪对粉体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溶胶的初始pH值及温度影响溶胶、凝胶的状态及胶凝化时间,煅烧温度等影响BaTiO3粉体的合成,掺杂镧影响粉体晶粒尺寸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纳米级半导体微晶掺入玻璃可产生非线性光学性质,其量子尺寸效应非常明显,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半导体纳米微晶玻璃具有工艺简单和所得产品纯度高、均匀性好的特点,本文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半导体微晶玻璃的方法及其性能测试的新进展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9.
用传统的溶胶-凝胶法、改进的溶胶-水热法制备了纳米TiO2和掺杂纳米TiO2,通过对甲基橙有机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模拟实验,比较不同产品的光催化性能,发现改进的溶胶-水热法优于传统的溶胶-凝胶法,掺杂纳米TiO2优于纯纳米TiO2.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具有独特结构的ZrO2溶胶-凝胶多层薄膜用来吸入蛋白质或酶,并研究了蛋白质的电化学响应.实验结果表明,Mb在ZrO2溶胶-凝胶薄膜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质,这主要归因于ZrO2溶胶-凝胶薄膜有着良好的通透性和多孔性.探讨了肌红蛋白吸入到层层组装薄膜中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