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目的".如何让学生期待每一节数学课,如何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如何让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得到发展,是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师的"根据地"在于课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拙见.一、用数学欣赏与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在接受《光明日  相似文献   

2.
毛素玉 《家长》2022,(3):147-149
在传统数学教学方法中,沉闷的数学课堂经常会让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中的乐趣.其实数学学科中蕴涵很多有趣的知识,近几年,怎样才能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获得学生的喜爱,已经逐渐成为热门话题,也成为广大少年题词"数学好玩".随着魔术逐渐融入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更多的关注和兴趣,也...  相似文献   

3.
"数学小论文"让学生以"研究者"的心态学习数学,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思考数学,对前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进而达到"知识概括化、结构化,解题方法系统化"的目的。"数学小论文"让教师以"学习者"的姿态俯下身来聆听学生的声音,欣赏学生的观点,与他们进行个性化的交流.学生凭借"数学小论文"能够真正把课堂掌握在自己手里,学习对自己有用的数学.这是一场数学课堂的变革,不亚于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数学教学首要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教学生学什么"和"教学生怎么学"].拜读了文后,感触颇深:作为课堂数学教学的主要传播媒介——数学教学语言,是让课堂焕发生命力的动脉,对辅导学生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本文就新型课堂语言设计作了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5.
在解析几何的教学中通过观察、分析、求解、变式、拓展等数学活动,借助图形计算器,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站在数学的高度上认识数学多元关联,动态变化、辩证转化的内涵,让课堂成为学习、探索"好数学"的"欢乐谷".  相似文献   

6.
初中数学教学要努力让学生的"学"回归本位.依循学生的经验,依循数学的原理,依循学习的方法,依循创新的思路,让学生"感在课中央""悟在课中央""做在课中央""创在课中央".将学生放置于"课堂中央",能让初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倡导学牛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新课改的理念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把课堂还给学生呢?  相似文献   

8.
关注课堂教学研究是每个学校的重要工作.我校对课堂教学是分段、分层、分主题推进式研究的.从2004年建校到2006年底,我们研究的是"快乐课堂".就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其愉快地进行数学学习.从2007年初到现在,我们研究的是"有效课堂".今后我们还将开展对"智慧课堂"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探索,从"做"中"学".数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强调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相似文献   

11.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也离不开数学.那些对生活还一知半解的学生,他们自发感受到的数学对于生活的意义,仍然是朦胧的、肤浅的,甚至是无意识的.所以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就是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给学生一双"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当学生把司空见惯、熟视无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学习数学知识,张奠宙先生认为"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文化意韵呢?  相似文献   

13.
导学案是数学高效课堂的一种有效模式.在编制导学案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好"五导".导流程,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基本过程;导学法,让学生明白不同类型的教材内容的学习方法;导目标,让学生明确明晰课堂教学所要达成的终极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导练习,让学生能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习的知识,并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导思维,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他们已经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上走了下来,变成了参与数学活动的一分子.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增知识、长智慧的场所,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学生好动的天性,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动感地带".  相似文献   

15.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数学课堂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要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体验,将初中数学课堂打造为"生活课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时,要架设好课堂与生活的桥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体验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享受"数学,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一、创设初中数学教学情境,树立学生数学源于生活的意识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将数学学习回归生活,让课堂充盈生活气息,是新理念下转变小学数学教学观念的一个重大命题.因此,教师要把数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整合,找到生活与知识的契合点,并以它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让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标准中,"学习能力"是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数学课堂中,要使基础各不相同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教师必须严格把握课堂并有效调整课堂的结构,让40分钟的课堂真正成为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8.
陈寿来 《考试周刊》2014,(64):59-60
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应以多元联动为核心,把握课堂节奏、导入数学活动、采集生活资源、应用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成就初中数学大课堂。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效课堂,我校开展了"助学单"模式下"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探索,让"助学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在数学学习的方法上有所突破,真正做到"学有用的数学".  相似文献   

20.
目前各类数学教学信息、教辅资料量大更新快,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我们的课堂容量也越来越大,有些数学课简直可以用精彩纷纭来形容,我们教与学的节奏加快了不少.快节奏高容量的数学教与学是否高效呢?让我们的课堂例题教学"慢"一点,会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1"慢"让课堂的示例完善起来对"粗心"的学生,老师一遍又一遍的教,然而收效甚微,甚至束手无策,如∵x~2=4,∴x=2.这样的错误很常见,教师经常抱怨:"都教了n遍了,朽木不可雕".通过长期的课堂教学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