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6月1日开始,三峡水库开始蓄水,现蓄水已达135米的预期高度,人们梦寐以求的“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已现端倪。此时,展读《千古三峡》一书,别有一番心情,且浮想连翩。 世界上很多大的峡谷,比如我国的虎跳峡、雅鲁藏布江大峡  相似文献   

2.
生死墨脱路     
李刚 《军事记者》2002,(8):29-30
西藏的墨脱县是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地处西藏东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深藏于茫茫云雾里、七弯八拐的咆哮的雅鲁藏布江就是在流经墨脱,一路狂奔,直泻印度。全境不同地区海拔从500多米到5000多米各有分布,世界第七高峰高迦巴瓦峰挺身挡住寒流,让印度洋的暖风吹拂雅鲁藏布峡谷.滋润着墨脱这块冰雪高原罕见的“绿色天井”。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消息在前几年就看到了。但是最近才知道,第一个提出这个课题的,竟是新华社的记者张继民。一个新闻记者居然能有重大科学发现,令人惊讶、深思。 1994年,张继民因其他报道需要,借阅了由3位科学家在1987年发表的论文《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水汽通道初探》。当他看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形成几百公里长”、“峡谷平均深切度在5000m以上”时,猛然想起,在自己的记忆里,当时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只有二三千米深。相比之下,我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不应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大峡谷吗?他向三位科学家提出了这个问题。科学家们认为他提得很有道理,也认为自己只注意了科学上的意义,缺乏“新闻敏感”。1994年4月16日,经过有  相似文献   

4.
引子:这里是世博会的“冰点” 当世界瞩目中国美丽的“彩云之南”时,云南在它最美的地方为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选了8个分会场、“十八大景点”;但云南西部一个地裂天开、神奇壮丽的地方却不在这份清单里。 它就是世界级地理奇观,地球上的第三大峡谷——怒江大峡谷。怒江大峡谷夹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的断裂带之间,平均谷深2000米,峡谷总长316公里。它本是仅次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世界第二大峡谷,中国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使它退居世界峡谷鼎足之三;但它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风采仍在世界三大峡谷中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5.
从冰清玉洁的杰马央宗到奔腾浩荡的马蹄形大拐弯,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穿越在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的狭窄谷地,横亘2000多公里的藏民族母亲河犹如一条洁白的哈达,飘荡在万里高原,它像一本鲜活生动的书,刻录着西藏岁月的变迁。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后,雅鲁藏布江以它从未有过的速度步入了辉煌的历程,两岸翻天覆地的变化闪耀出夺目的光芒。雅江给人太多的遐思、太多的向往,它那迷人的魁力时时诱惑着我,笔者曾聆听过这条伟大河流的澎湃涛声,汲取着它那甘洌清甜的流水,在雅鲁藏布江畔生活的八年一直希望去了解它的历史、它的现实,然而直到离开西藏的那一刻,这个夙愿仍然没有实现。它留给我的是遗憾、是阵痛,每天魂牵梦绕着我的雅鲁藏布江,与日俱增的挂念时时煎熬着我,恰在此时,由西藏日报社记者沿雅鲁藏布江实地采写记录的大型系列报道《壮丽的天河——雅鲁藏布江两岸四十年变迁实录》摆在我的书桌上,我如饥似渴的吞食着它,了解它的过去、现在,解读着它的文化和精神,读完这本图文并茂的大著,笔者以为值得认真品味。  相似文献   

6.
<正>1970年7月1日建成通车的成昆铁路,营运里程全长1090千米,北起成都,从海拔500米左右的川西平原,逆汹涌的大渡河转牛日河而上,在海拔2300米的岷江和雅砻江的分水岭,越过崎岖绵延的大小凉山,经过西昌,沿奔流湍急的安宁河、雅砻江直下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金沙江河谷,连接攀枝花。再溯龙川江上至到海拔1900米左右的滇中高原,南止于昆明。成昆铁路全线纵向贯穿了被高山峡谷、大江大河封闭的川西南和滇北地  相似文献   

7.
叠溪古镇在地震中陷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春华 《档案时空》2007,(11):40-42
从成都出发,由213国道溯岷江而行约250公里,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县城北部约50公里的深山峡谷之中,有一个很大很神秘的海子,它长十余公里,最宽处达六百九十多米,最深处八十多米,波光闪烁,绿得如同碧玉,这就是著名的叠溪海子.出口是一个狭窄的石山嘴,急流滔滔,水花飞溅,好似白练长悬.  相似文献   

8.
早上我醒来的时侯,发现置身于雅鲁藏布江的大峡谷中,各个层带的美丽植物环绕在我的周围。我向它们扑去,它们却像水中的涟漪般散开。层层细波把我带入江南水乡,同里的美妙风景还没看够,一股强劲的力量又把我拉入了南京博物馆的虚拟现实中。我就像是在另一个世界旅行,从恐龙到大熊猫再到古老的中国龙,看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贝尔格莱德记者王智敏、郭志家报道:4月12日中午,位于南斯拉夫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以南200多公里处的莱斯科瓦茨传来巨大的爆炸声,震惊了全国。北约飞机野蛮轰炸了一列南联盟的国际列车,造成至少10人死亡,16人受伤。记者在现场看到,4节列车车厢被炸开了花。周围因爆炸引起的大火虽被扑灭,但很远就能看到滚滚浓烟,四处都能闻到烧焦的糊味。当地居民对记者说,出事地点叫格尔戴利察峡谷,铁路上方是人工架起的约600米长的公路桥。公路桥不但多处被毁坏,而且还被炸开了一个直径约5米的大洞。列车遭到…  相似文献   

10.
从冰清玉洁的杰马央宗到奔腾浩荡的马蹄形大拐弯,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穿越在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的狭窄谷地,横亘2000多公里的藏民族母亲河犹如一条洁白的哈达,飘荡在万里高原,它像一本鲜活生动的书,刻录着西藏岁月的变迁.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后,雅鲁藏布江两岸以它从未有过的速度步入了辉煌的历程,翻天覆地的变化闪耀出夺目的光芒.  相似文献   

11.
一人称死亡峡谷的虎眺峡,水雾弥天,声如雷吼。刚从虎跳石上腾飞而过的漂流勇士们,被记者包围着,正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来祝贺的数百名群众,在仅容一人单行的羊肠小道上,兴冲冲地往前挤着。《今晚报》记者张凯林,高举相机,敏捷、快速地抢拍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场面。“发隔日传真!”张凯林作出决定,冒着随时可能跌下深谷的危险,沿着崖坡嶙峋的岩石,拼命地往上攀登。50米,40米,30米,还有10米就是马帮道。突然,脚下一软,他无力地趴倒在岩石上。“凯林!凯林!”在江边采访的顾建新,按原计划  相似文献   

12.
<正>我的故乡怒江峡谷内有一种介于野草和庄稼之间的植物——“鸡脚稗”,这种植物历来朴素得很不起眼。我是位孤陋寡闻的人,因此,偶尔出门到怒江大峡谷之外的田地上、山坡野地里,从没有见过在故乡一年生草本植物鸡脚稗。看来,鸡脚稗这一好东西,峡谷独有。千百年来,它适应峡谷的风土,峡谷的山水。外人看来是野草的鸡脚稗,其实是父老乡亲所种所养的庄稼,而且它为父老乡亲们倾力献出一切。为此,我非常敬畏鸡脚稗。  相似文献   

13.
炉峰山位于河北省磁县西部太行山深处的陶泉乡境内,主峰海拔1087.6米。主峰四周山峦起伏,峡谷纵横。站在炉峰山顶四处眺望,崖根、坡边.一座座单体、组合体的石庵星罗棋布于山岭之上。  相似文献   

14.
<正>目的地档案稻城亚丁,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景区属于高山峡谷类风景区,海拔2900米(贡嘎河口)~6032米【仙乃日峰】,幅员1344平方公里,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高山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前往稻城亚丁,有三条路线。一条是从成都向西走。穿越川藏南线即318国道可达;另一条是从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冬至的深夜里忙过通宵,《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编辑们关上电脑回家时与早南峰不期而遇。此时,《中国新闻周刊》第450期开始付印,北京新的一天开始了。  相似文献   

16.
《浙江档案》2006,(12):58-59
杭州市 日前,在浙江省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我市萧山区瓜沥镇航民村、余杭区中泰乡南峰村、富阳市春江街道新建村等10家行政村档案室,被浙江省档案局首批命名为“浙江省行政村示范档案室”。截止年底,全市共有402家行政村达到当地档案目标管理标准,其中萧山区有391个达到区级档案目标管理标准,余杭区有101个通过区级认定,富阳市有8个行政村达到杭州市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3月的重庆,乍暖还寒。重庆市华新颐老院内,被修剪得仅剩几根枝桠的黄桷树还没透出新绿,光秃秃紧贴围墙立成一圈。比夏天空阔了许多的苗圃间,几盆杂花分外惹眼。这是重庆连阴天最多的季节,蒋道滋老人穿着两件厚毛衣,外面套一件灰棉袄,像往日一样坐在院子中间的一张小方桌旁。老人戴着一顶这个城市已经不多见的蓝色鸭舌帽,这大概是他身上最鲜明的历史烙印。华新颐老院建于嘉陵江边的半山坡上。从人流如潮的江北区观音桥建新东路顺小巷往下走几百米,可看到大门,进门后上几级台阶,拐弯,再上几级台阶,就见到了坐在小方桌旁的蒋道滋。与蒋道滋一起…  相似文献   

18.
发生在1910年4月的长沙抢米风潮,是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抢米风潮虽然很快就被中外反动者所镇压,但不少研究者认为它的影响巨大,甚至是次年发生的辛亥革命的前奏乐章.  相似文献   

19.
历时16天,行程上万公里,经过11个省,从青藏公路进发,穿过青海湖、柴达木盆地、昆仑山脉、可可西里无人区、唐古拉山121到那曲,又从拉萨出发横跨中国大陆,盘旋在横断山区,翻越13个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口,漫步于辽阔的塔公草原,挑战了极限的险峻——怒江十二弯,信步于被称为“通麦坟场”的川藏路上最险峻的路段。穿越了奔腾的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来到了红军战士留下壮丽诗篇的大渡河。跨越了世界最高的理塘县城,观光了中国香格里拉之都——道城亚丁。见到了藏羚羊、野驴、野骆驼等。这就是我们一行4人的经历,一个多年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60年代,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为改善生存条件,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林州人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以“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英雄气概,用10年时间,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险滩峡谷中修建了全长1500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人工天河——红旗渠,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被世界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的红旗渠,已不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