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体育与科学》2017,(3):114-120
体育旅游是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对于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动体育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对我国体育旅游人才的需求特征、定位与支撑体系进行研究。认为:人力资源是体育旅游获得发展的首要因素;体育旅游人才目前存在量的短缺、质的匮乏、结构失调和来源短缺等问题;发展体育旅游的策略在于明确体育旅游人才的特征和范畴,通过建立人才预测体系,构建人才规划体系,健全人才开发体系,完善人才激励体系,设计人才流动体系,构建体育旅游人才支撑体系,保障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家和省政府的政策支持,山东主要旅游资源及休闲体育旅游文化特色是实现构建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条件。构建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对象与主体、主要服务内容和模式是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构建政府政策扶持体系和休闲体育旅游资源规划体系、实施青岛奥帆赛休闲体育旅游路线组织战略发展模式,降低休闲体育旅游脆弱性,是实现山东构建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发展战略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国内对于体育旅游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通过对近年来国内有关体育旅游的研究文献的分析,从概念界定、体育旅游供给研究、体育旅游需求研究和体育旅游影响研究4个方面,对我国的体育旅游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应该从生态休闲旅游服务建设、体育主题公园服务建设、"候鸟"老人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三个维度进行构建,社会体育服务体系构建能有力的推进海南国际旅游的建设,且唤醒全民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  相似文献   

5.
通过梳理西方体育旅游研究中的四种理论范式,即功能主义理论范式、符号消费理论范式、主客体关系范式、旅游观光范式,阐述了不同范式所研究的不同区别所在;梳理了我国体育旅游研究中的理论范式。西方体育旅游研究理论的重构对于我国体育旅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需要积极审视和借鉴当代西方体育旅游的研究理论,希冀为我国体育旅游研究在理论方面产生新的切入视角,提出新的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王桂忠 《体育科研》2002,23(2):53-54,F003
育旅游在我国已悄然兴起 ,在介绍体育旅游的概念、分类和特点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我国健身类、观战类和尝试刺激类等体育旅游的现状。为规范和发展我国体育旅游市场 ,提出了应构建体育旅游学科体系 ,挖掘体育产业资源和完善中介机构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学与体育学交叉、融合产生的新专业和新研究领域,其研究结构、层次的辨析和建构是明晰研究指向和目标之基础。在分析体育旅游研究体系的结构、层次与过程逻辑关系,及体育旅游概念体系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按照新学科“萌芽期”的研究范式,从母学科、“理论—实践”研究范畴、研究对象认识、结构—功能主义及不同研究视角等5个方面的理论套用和经验逻辑推演辨析和建构体育旅游的研究结构与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对体育旅游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强 《精武》2012,(29):77-78
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日臻成熟为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开拓了巨大发展机遇,并对体育旅游专门人才的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鉴于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在办学规模、基础条件、培养方式等方面尚存在问题,创新我国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显得极为必要与迫切。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从培养战略、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和培养措施方面大胆改革,构建创新型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体育旅游的界定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推动体育旅游研究的深入,通过广泛的查阅资料,对国内外有关体育旅游界定的观点进行了收集和梳理,并对体育旅游理论框架的构建和我国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优化与完善“‘一带一路’体育旅游”政策体系是助力“一带一路”融合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采用文献资料、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政策工具、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3个维度构建我国“一带一路”体育旅游政策分析框架,对《“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行动方案(2017—2020)》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深入剖析我国“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在3个维度之间的缺失与冲突,为日后“一带一路”体育旅游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体育旅游资源的特征、涵义和分类体系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基于多年对体育旅游资源的研究,提出体育旅游资源的特征,涵义和分类方案,还构建了体育旅游资源汇总体系。  相似文献   

12.
国外体育旅游研究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了促进中外体育旅游学界的交流,通过文献调研对国外体育旅游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体育旅游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并影响到政府行为,但也存在学科融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CSSCI(2008-2012年)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的体育旅游文献为研究样本,把体育旅游的研究主题分为基础理论部分、实践部分、综述及其它部分,基础理论部分包括体育旅游的概念、分类、学科融合等;实践部分包括体育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及战略规划、体育旅游参与者及其影响;体育旅游综述及其它.文章理清了近5年体育旅游研究的基本状况,简要分析了体育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体育旅游应向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内容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将推动我国体育旅游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南部地区特有的地理条件为开展多种体育旅游项目提供了有利的地形资源。随着西南部的开发以及体育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到西南部体育旅游的人与日俱增。笔者运用文献与调查方法从我国西南部地理、气候、气象条件等方面,分析西南部体育旅游保健的特殊性,并根据其特点提出西南部体育旅游应采取的保健措施和开发研制相应的保健产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省体育产业区域发展的策略选择研究为例 ,试图为西部地区其它省份提供 1种研究思路。本文依据相关的经济理论和实地调查研究 ,围绕云南省体育产业努力成为该省文化旅游业强劲辅助性和支持性产业的总体发展目标 ,从可操作的层面上剖析云南省体育产业的启动方式、区位发展时序和体制创新切入点的策略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主要概括了体育传播学作为学科兴起的传播学背景和体育传播研究历史演进体育传播理论的学术积淀;讨论了建构体育传播学的理论范式、基本观念、知识体系、学科方法、学术地位、现实价值等。认为体育传播学是体育理论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理论分支,也是传播学中文化传播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因此体育传播学具有鲜明的学科边沿性。  相似文献   

17.
体育社会学作为体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在近些年的理论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对于空间研究的偏好。空间研究既是对体育社会学领域先前理论的检视,又是对现有理论的升华。在体育场域,空间研究包含了地理图式、社会权力、以及后现代理论的丰裕修辞,通过对以列斐伏尔为代表的空间理论的回瞻与思索,使我们认识到空间作为元理论中重要的知识系统,厘清了体育社会学研究路径的相关旨趣,摆脱了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只关注地点而忽略空间的传统研究范式之藩篱。赋予体育社会学空间研究的后现代批判性,可以以其它学科的视角更好地认识社会中的体育现象与体育实践。  相似文献   

18.
2000-2004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近5年来,13种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社区体育方面的论文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在社区体育的基本理论、建设、管理、发展以及域外社区体育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有关农村和城镇社区体育的研究还十分缺乏或薄弱。学者们对社区体育发展问题十分关注,但研究的深度还不够,而且对社区体育的基本理论的探讨涉及得不多,尚未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体育理论体系。对域外社区体育的研究较为深入,但数量偏少。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比较户外运动和体育旅游两个概念的发展历程、研究概况以及概念界定,辨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基于对户外运动参加者的活动过程和体育旅游者的旅游过程分析,可以看出二者都具有异地性、暂时性和非就业性,都具有旅游活动的特点.但二者研究重点不同,户外运动着重于"运动",而体育旅游则侧重于"旅游".并指出了在体育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两者的产业发展、理论研究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