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8 毫秒
1.
学生在校内看铅球比赛被砸伤,学校要负责? 案例: 某小学举办春季运动会,学生俞某与其他低年级同学一起观看铅球比赛.李某是参加这次铅球比赛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投掷铅球时,其成绩由投掷远度(即指铅球出手点与落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来决定.当出手初速度大小一定时,是否出手角(铅球出手的飞行方向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45°,铅球的投掷远度最大.本文通过物理新课标中的抛体运动对运动员投掷铅球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投掷铅球时,其成绩由投掷远度s来表示.所谓投掷远度是指铅球出手点与落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投掷远度s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铅球出手的初速度v0,出手角α(铅球出手时的初速度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出手  相似文献   

4.
通过数理分析,探讨铅球最佳投掷角度与最佳成绩的关系。对影响铅球成绩的因素、常态研究中易忽略的问题以及新旧最佳投掷角度公式进行理论分析。认为传统的最佳投掷角度公式计算的角度普遍偏大,运动员水平越低,偏差越大。根据新公式和铅球运动员技术等级的不同,划分了相对应的投掷角度区间,从而更好地指导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比赛。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数理分析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就投掷运动员身高和运动方式对竞赛成绩的影响,做了运动生物力学和物理学的分析,推导出了推铅球的落点差公式和投掷铁饼的落点差公式;并运用落点差公式,计算出不同身高投掷运动员在理想状态下投掷铅球、铁饼产生的落点差距。得出运动员的身高和运动方式对投掷运动成绩影响较大,据此提出投掷项目的比赛应按运动员身高标准分组的主张及其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 ,各类校园伤害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 ,轻则造成学生身体受伤 ,重则导致学生生命死亡 ,由此而引发的各种官司、纠纷给家长、学校都带来了很多麻烦和苦恼 ,如何依法预防和应对校园伤害事故已成为校长们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记者最近采访了省内外的部分校园伤害事故及有关司法界人士、学校负责人 ,希望这些资料及观点能对教育界人士有所启迪。一、伤害事故何其多铅球伤人责任三方担1996年12月19日上午 ,商河县某中学体育课上 ,体育教师安排女生自由活动。该班女生高某未经教师允许就拿来铅球与同学对掷。李某投掷时将铅球掷…  相似文献   

7.
在体校数学教学一直都很难教,主要是由于训练、比赛冲突造成学生不能系统的学习,长期以来对学数学失去了兴趣,甚至讨厌学数学.面对这样一个局面,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训练项目联系起来,如投掷运动员投掷的初速度、角度与落地的关系;短跑运动员的速度、长跑运动员的速度把握;篮球运动员的投篮等.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学校召开秋季运动会,小李同学被分派担任铅球比赛的裁判.体育老师告诉他测量成绩的方法是:将皮尺的零刻度端放在A点,拉紧皮尺使皮尺过圆心O点,OA与⊙O的交点B在皮尺上所对的刻度的示数就是该运动员的成绩(如图1).在担当裁判时,小李发现,用皮尺量运动员的成绩,皮尺的一端A是铅球的落点已知,另一端是投掷圈的圆心,而圆心在投掷圆圈中无标志.因此,小李思考了这样两个问题:1应该如何确定投掷圈的圆心?2这种测量成绩的方法除了保证测量的读数唯一外,还有没有其他的道理呢?对于上面两个问题你想过没有?让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确定已知圆圆心的…  相似文献   

9.
掷器的区域     
铅球和链球是两种投掷器具.1896年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铅球就成为男子正式的比赛项目.当初,规则比较简单,场地上画一条投掷线,选手可以随意采用立定或助跑等多种姿势来投掷,只要人不出线就行.后来对助跑有了限制,并规定在一个方形场地内进行投掷以后又规定了直径7口尺(英尺)——约合2.135米的投掷圈,即运动员投掷时不得越出这个规定的圆圈,并规定铅球必须落在90°角的扇形区内.1952年以后,扇形区改为60°角,后又规定为40°角,投掷圈直径未变.男子铅球直径11~13厘米,重7.26千克;女子铅球直径9.5~11厘米,重4千克.美国职业运动员奥尔德菲尔…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如何将铅球投掷的更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天下午放学,我们路过学校体育训练场,看见高二、高三的同学们正在练习投掷铅球。这时,一位同学问:“老师,从物理学的角度,怎样把铅球投的最远?”当时,我们说:“投掷铅球的距离可能与铅球出手时的速度、角度、和高度等因素有关,具体的关系希望你们结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及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分析、解决这个难题”。事后,我们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利用物理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于是我们组织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探究,经过确定课题、实施体验、成果表述三个阶段最终得到以下成果。1理论分析建构物理问题:体育运动员如何将…  相似文献   

11.
铅球投掷运动是中学体育课的基本教学内容之一,也是田径运动的一个主要项目。众所周知,要使铅球掷得远,就要求掷出铅球时有很快的出手初速度和最适宜的出手角度。其中,出手速度是决定铅球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但是,当运动员充分发挥了身体素质条件以及运动技术水平,获得一个最大的出手速度后,投掷角(出手角)将是直接影响投掷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铅球的最适宜  相似文献   

12.
田径比赛规则规定,铅球比赛场地由投掷圈、限制线、抵趾板和落地区组成。但在基层学校的铅球训练和比赛中,因受学校条件和场地条件的限制,很少使用铅球抵趾板。在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偏远地区,铅球抵趾板在学校更是鲜见。这种状况,使我们基层学校的铅球比赛和训练蒙上了一层"乡土"色彩。拥有并使用铅球抵趾板,就成了基层学校解决铅球场地规范化、铅球训练和比赛正规化的必备条件。那么,如何在条件简陋的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以参加2003年北京站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球决赛的运动员为对象,利用现场观察,问题调查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内容与结构。结果显示,运动员在铅球技术动作以及动作结构存在问题,对运动员以后的发展十分不利。本文在此重点讲述完整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以及动作结构,为广大投掷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的瞬间,铅球、铁饼、标枪运动员投掷的一刹那,我们常常会听到他们总是大吼一声。 这种“吼声”,可以帮助运动员发挥  相似文献   

15.
铅球投掷角度已有经典论说,文献[1]指出“出手角度以40°—42°较为适宜”。 我在30多年的体育教学中发现,女学生投掷4公斤铅球,多数成绩在4.5—6米之间,男学生投掷5公斤铅球在 5.5—7米之间.按文献[1],铅球出手角度越接近 42°,其成绩应愈好,但实际上投掷出手角度愈接近42°时,投掷成绩反而越差.因此我对铅球投掷出手角度作了较长时间的探讨和实验研究. 首先把二个班的学生测验成绩记录,然后让一个班级的学生投掷出手角度尽量向42°接近,结果原来成绩在4.5—6米之间的21个女生,成绩均后退…  相似文献   

16.
结合投掷运动项目的特点,论述了影响投掷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投掷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为投掷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铅球是重要的田径投掷项目,提高其成绩是有关教练员和高校体育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铅球项目专项练习的作用在高校业余铅球训练中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最需引人注意的,是高校业余铅球运动员几乎将自己训练总时间的一半用于发展一般力量能力,而各种各样的专项练习却没有引起广大铅球运动员足够的重视。从以上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得出,铅球项目的专项练习对将绝对力量和速度力量转化到铅球滑步技术动作结构中的这一重要作用被严重地忽视了。然而这一环节对决定铅球运动员运动成绩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必修教材中提到,在斜抛物体运动中,当抛射角θ=45°时,水平射程最大.结果,有人将这一结论用于投掷铅球等运动之中,导致错误.因为这个结论是在落地点与抛出点等高时得出的.那么,要是将物体从某一高度处斜向上抛出,落地点和抛出点不等高时(投掷铅球等就属此类情况),射程最大的条件又是什么呢?结论应该是抛射角θ<45°,且粤  相似文献   

19.
推铅球要经过系统的训练,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完善专项技术,才有可能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教师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对比法等,对其学校的田径业余训练投掷铅球运动员进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铅球是投掷项目中的重器械项目之一,影响推铅球远度的因素有:出手初速度,出手角度和出手的高度。其中铅球的出手初速度是影响推铅球远度最重要的因素。铅球运动经历了近650年的发展,投掷技术大的变化有五六次,小的改变有10多次。纵观技术结构的不断发展与改革,都促进了铅球的出手速度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在各种技术中,人们总是努力寻求保证在总体技术合理的基础上,尽可能大的获得铅球预先速度。由于投掷技术动作结构有自身的内在规律,在实践中运动员通过滑步或旋转使铅球获得的预先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损耗。据资料分析,铅球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