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建设 《科教文汇》2013,(21):173-173,175
论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江西省高等本科院校为研究样本,研究高校校园暴力的诱因,得出结论:高校校园暴力事件的诱因可分为累积性诱因和突发性诱因两类,高校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与家境好坏无必然联系,一般男生高于女生、文科学生高于理工科学生。高校应针对累积性诱因和突发性诱因各自的特点分别制定防控措施,有效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浅谈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其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雨亭 《大众科技》2006,(3):148-149
对于校园暴力事件,国外一般采取三级预防措施来加以防范。在我国,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只有认真分析这些原因,对症下药,采取得力的措施,才可以有效地防范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校园暴力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我国的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使得社会关注极为广泛,人们在惊讶施暴者残忍的同时,也对暴力事件中的学生的教育缺失产生担忧,为了减少校园暴力事件,不仅需要强化学校教育,还需要从法律的角度看待处理该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本文主要就我国校园暴力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美国校园暴力事件愈演愈烈,引起了公众们的广泛注意.笔者简要地阐述了校园暴力的定义、危害,类型,及美国校园暴力产生的几种原因,以期对我国校园暴力研究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南南 《科教文汇》2007,(12S):48-48
近几年来,美国校园暴力事件愈演愈烈,引起了公众们的广泛注意。笔者简要地阐述了校园暴力的定义、危害,类型,及美国校园暴力产生的几种原因,以期对我国校园暴力研究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校园暴力是当今社会现存并极具社会危害性的暴力事件,并且由于该现象发生地点特殊,是在学生接受教育、健康成长的校园之中,对象更是彼此的同学,本应是相互合作学习的伙伴,现却成为打架斗殴的对象,实在是令人唏嘘。同时法理学作为学习法律的基础和方法论,本文主要从法的本体、法的运行、法与社会等几个方面浅析校园暴力事件。综合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校园暴力事件,为学生求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希望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受害者能不再懦弱,勇于运用合法的方式,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使社会不再被暴力充斥还之以平等、和谐、幸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频发的校园暴力以其"手段非人化"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学界对此也予以深入的探索.对1996—2016年"中国知网"关于"校园暴力"问题的研究数据分析表明,目前的研究现状落后于形势发展和社会现实需求.本文对校园暴力的内涵、特点、成因和治理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且对校园暴力的整体发展趋势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前瞻.一方面为后续研究提供资料积累,另一方面为各方处理校园暴力事件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校园暴力事件呈现出新的特点,校园暴力的数量不断激增,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与受害者在朝着低龄化发展,施暴的严重程度在不断升高。在邻国日本也曾经有过校园暴力频发的时期,因此借鉴日本校园暴力解决的措施,或许会对解决我国校园暴力频发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言语侮辱、诽谤、身体伤害……校园暴力事件不时见诸报端。痛心之余,全社会应该反思,如何才能有效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拧成一股绳,形成遏制校园暴力的合力,共同编织遏制校园暴力的网络。  相似文献   

10.
张明  曲佳 《今日科苑》2010,(10):220-220
目前初中生的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社会中大众传媒经常含有暴力情境或相关的报道会影响到初中生并表现在行为方式、认知等诸多方面。本文从日常生活出发,通过考察被试对图片的认知,反应出暴力情景对青少年的信息提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巍 《今日科苑》2010,(8):248-249
校园女生暴力事件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将针对青春期这一时期女生特有的生理特征、心理和社会脆弱性进行分析,以及对了解和解决校园女生暴力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进入高校的门槛越来越低,全国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学生成分复杂,群体文化层次各异,政治思想和道德水平差别很大,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文章通过对贵州部分高校的调查,利用因子分析法,结合学生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总结出暴力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性质,并结合实际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校园暴力以青少年群体为主,是一种破坏校园安定和影响学生学习环境的行径,它是大众传播媒介的负面影响、司法未进校园、青少年施暴者自我意识强烈、同辈群体的混合产物,预防校园暴力事件应采取网络年龄分级制度、健全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建立学生的血型、性格档案、学校加强道德教育等措施,这样青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4.
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暴力事故吞噬着“祖国花朵.”全国每年非正常死亡的学生增多,给家庭和亲人造成终生无法逆补的巨大伤害.农村校园安全令人堪忧.如何治理学校周边及校园安全成了国人当前需要重视并着手处理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15.
当前校园暴力和校园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各界关注,而长期以来我国尚缺乏高校应急管理体系预防及应对等相关理论,校园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相对薄弱,致使校园安全事故屡次发生.建立维护校园安全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维护高校校园安全,是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校园应急管理体系借鉴研究,提出了我国高校校园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应对类似突发事件的方向及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老柯 《科学生活》2009,(12):20-21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各种挑战暴力底线的图片、视频在网络世界广泛流传,面对这些画面惊叹的时候,有多少人能够懂得画面当中那些稚嫩脸庞的内心世界……每每回首走过人生的路程,我们总会不禁感慨,最美好、最纯洁的记忆都留在了花季的年龄。然而,近年来,各种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原本应该用单纯、天真、善良等美好词汇形容的少年,却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准确掌握网路暴力事件的演化路径,并及时预测潜在的网络暴力事件,为相关部门治理舆情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研究了网络暴力舆情事件的演进阶段、演进要素及演化路径;从舆情本体、舆情传播、舆情反应三个方面抽取网络暴力事件的相关特性。面向不平衡数据子集,基于多层感知机提出一种融合集成噪声识别与SMOTE算法的网络暴力预测模型。[结果/结论]提出的预测模型准确率达88.7%,且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暴露隐私信息是网络暴力事件发生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科学生活》2011,(6):51-53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本该教书育人的宁静校园俨然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一些武侠小说中所描述的那个“江湖”。身处其中的一位位“男女大侠。都快意恩仇,过得甚是“潇洒”。然而现在,摆在教育者、家长、社会面前的,是个让人无法轻松的话题——校园暴力何时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校校园发生了很多暴力事件,高校的安保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因其本身的特殊性,安保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学校领导层要高度重视,配备心理辅导课堂和辅导室,对校内外生活环境进行整治,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加强高职院校的安全保卫工作。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中学校园发生的暴力事件越来越多,令人们痛心不已。在校的中学生大多是在15至20岁,学生们正处于一生中的"花季",中学三年是学生们人生道路上很重要的一步,如果脚踏实地,努力拼搏,考上大学,未来的路就会走得更加顺畅。然而在很多中学校园里,却时而发生校园暴力事件,造成不良影响,不仅对学生们的生理以及心理健康方面都造成威胁,而且使学生们的学习环境和教学管理秩序遭到破坏。本文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分析了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特点和原因,并提出一系列措施防止校园暴力事件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