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文章主要针对学生的铅球技术学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不同成绩的学生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最后用力阶段的速度节奏的影响因素及外在表现,提出合适的提高铅球最后用力阶段速度节奏的教学训练方法,为教练员在铅球速度节奏教学和学生在铅球技术中速度节奏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撑,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速度节奏,提高铅球成绩。  相似文献   

2.
投掷项目是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教材之一。在投掷教材中,主要有两个内容,即:投掷手榴弹和推铅球。由于铅球教学贯穿在各年级、各学期的教学之中,所以,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要上好铅球课,不但要注意逐步增强学生体质、发展投掷技能,还要不断提高学生投掷的成绩。为了完成体育课铅球教学任务,克服学生在反复多次学习铅球投掷技能过程中出现的枯燥、厌烦情绪,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一些做法: 1.教好握法要想教好铅球,首先要教会学生握对铅球,这是完成下一个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教学中,不少技术动作的原理是学生已学过的理科知识。因此,将理科知识用于讲解之中是十分必要的。此一说法,是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受到启示认识到的。一次,我在高中一年级教滑步推铝球时,发现学生因技术难度大,一时掌握不好,不少学生对滑步推铅球的学习劲头不足。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运用了学生学过的力学原理进行讲解说明滑步是获得初速度,提高铅球成绩的重要因素。同学们明白道理后,学习技术认真,很快使滑步推铅球中的  相似文献   

4.
以体育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针对目前铅球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但又往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及头部动作对滑步推铅球完整技术的影响进行细致的分析。得出结论:细小环节在整体动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头部动作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快捷合理地掌握正确的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5.
1、铅球教学手段的综合分类上表所示,铅球教学手段可以分为两大类,静态中完成动作和动态中完成动作。如果最后学习的动作是背向滑步推铅球,一般而言,按照技术学习的规律,表中背向滑步推铅球前面的技术都要依次进行学习。但现实我们面临的各种条件是有限的,比如学生的能力差异、器械的配备,而最大的问题则在于课时较少。因此,迫使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在理解铅球完整技术的前提下,考虑必需的教学手段,按照一定的顺序、结构排列起来进行学习,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所要学习的某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铅球教学中的引进是必然的趋势,它既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具体动作的认识和形象感觉,而且不受季节天气的制约,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动作技术要领,接受更多有关的知识。本文主要从不同的方面浅析多媒体技术对高校铅球教学的作用,包括应用计算机在制作动画课件,进行技术对比和分析等改进传统的铅球课教学,同时论述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扣培养及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只有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高校铅球教学模式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对高中男生铅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实验表明:与传统的训练方法相比,用4kg和5kg铅球相结合的训练方法,能够提高高中男生铅球教学的质量,使学生更快掌握动作,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8.
铅球教学在田径教学中占较大的比重,它的教学指导思想应是想方设法地使学生听懂、看清、学会,尽快使学生掌握铅球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通过对铅球教学实践的探索,我感受较深的是,我院学生对铅球普修课的学习目的明确,练习刻苦,学生自身的反应、协调、灵敏等能力较好,骨骼与肌肉发育大体完成,肌肉的弹性和韧带的伸展  相似文献   

9.
从铅球项目的实施现状来看,由于投掷铅球项目存在较高的危险性,所以学校集体开展铅球项目就比较少。从学生身体发展的情况来看,在高中体育课程中设置铅球项目教学是十分重要的,铅球技术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力量进行训练,更好的协调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身体力量。本文通过分析铅球技术教学的基础,提出高中铅球教学组织中的相关方法,希望能够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推铅球运动受场地、器材的限制较少,因而各级学校都把推铅球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及评定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指标之一。但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在学习了铅球技术后的考试或达标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正确掌握铅球技术。表现为没有滑步基本成了原地投或只用了手臂的力量进行投掷,这里有素质差的问题,但也有对于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总有些学生认为技术不重要,只要胳膊粗、力量大就能把球推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理论上的进行讲解外,还可用“发现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技术的重要性。在铅球投掷教学中运用“发…  相似文献   

11.
王清  费加明 《体育师友》2011,34(1):10-11
铅球的最后用力阶段是铅球教学的重点,也是推铅球技术的最关键部分,我们的教学科研也多偏重于此,为了更加深入地学习、改进和完善铅球最后用力的效果,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铅球最后用力阶段影响力量传递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以利于铅球教学和训练,为改进和提高铅球投掷远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表象训练理论是铅球技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增强学生对铅球动作的认识,提高身体素质,从心理学表象原理及过程出发,通过表象法与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对比,表象教学法能加深学生对铅球技术动作的理解,激发和引导学生思维,使想和练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认识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铅球完整技术教学中,背向滑步技术是铅球投掷的重要而复杂的教学环节,通过对背向滑步技术进行导引教学,利用人的视觉感应,通过练习,建立起正确的时间感、空间感,以及正确的运作定位,通过实验对比和对学生测试的统计分析,结果证明该实验有意义,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总结了个人卅年来对体育系、科学生进行了八个轮次的铅球单元教学的实践体会,根据现代铅球技术的特点和当前在铅球教学中存在共同性的问题,提出个人见解。进行共同探讨。一、现代铅球技术的特点 1、现代铅球技术的主要部分由两个阶段组成:即加速阶段和推球阶段。加速阶段: 其任务是获得人体和球的预先速度,为最后用力创造有利条件。其技术形式有背向滑步和旋转。  相似文献   

15.
《体育师友》2019,(1):21-23
铅球的发展进步与日俱增,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铅球的技术在新的时代里有了更大的进步。近年来由于体育类高等院校的相关招聘的基本力量要求,铅球成为检测体育类学生的新标准。研究分析铅球速度训练对于提高学生铅球基本成绩,促进铅球技术进步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走访调查法等等,研究分析铅球技术的速度训练相关内容,寻找发展铅球技术速度训练的手段与方法,意在为铅球速度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涛 《中华武术》2008,(12):16-16
背向式滑步是一项技术复杂、难度较大的运动项目。鉴于铅球技术复杂难掌握,如何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铅球技术,是田径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铅球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滑步与最后用力相结合的衔接技术进行进一步探讨,并提出循序渐进教学方法,旨在寻求推铅球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体育师友》2017,(6):19-21
铅球运动是一项基本的田径运动项目,同时也是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对照法、数理统计法研究异质分组教学模式在高校铅球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异质分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铅球动作技能、动作协调和成绩达标等能力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有着明显的优势。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铅球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今后的铅球教学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8.
铅球的最后用力是一种复杂的技术,多年来我们一直重视投掷臂一侧的技术,研究的也较为深刻,而非投掷臂却有被忽视的现象,这样到了一定水平会使铅球成绩停滞不前,明确了非投掷臂的作用,在学习中有意识的加强它们的练习,这对提高铅球成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教学实验、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大专院校体育专修班铅球教学进行实验。实验证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技术技能和观察分析等能力的提高,且能提高班集体内部的凝聚力,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推铅球的技术,到目前为止普遍还是采用侧滑步推和背向滑步投掷。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改革,也有许多人以旋转式和退步式来代替滑步的研究和实践,不论采用那一种技术投掷都是为了在2.135米内的投掷圈获得铅球的初速度,最终目的是提高铅球在空中运行的距离。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初一和初二学习原地推铅球,初三和高一学习侧向滑步推铅球,高二高三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由此可见滑步推铅球要经过四年的教学过程。而多年实践的体会,大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