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 1985年12月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在山东掖县联合召开了全国学校学生课余训练工作座谈会。会上明确指出:学校要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建立运动队为国家输送体育后备人才。1986年10月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以下简称《规划》)1987年4月国家教委公布了全国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51所高校的名单及这些学校的招生办法。这些政策与措施的贯彻与实施,是对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重大改革,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体育人才,提高民族素质,建设社会主义体育强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1986年,原国家教委和原国家体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作为战略性、纲领性件实施以来,我国高等院校课余体育训练不断发展,目前我国由教育部确定的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试点高等院校有160多所(其中部属60多所、省属近100所)。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运动竞技水平上均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相似文献   

3.
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教委、国家体委1986年11月发布的《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文件精神,从1986年底至今,全国已有55所普通高校创办了高水平运动队。两年多来,在增强学校体育活力,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学校体育的管理水平、科研水平提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在课余运动队的训练上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许多问题。故此,本文拟在探析目前高校办高水平运动  相似文献   

4.
<正>1985年12月27日至1986年1月1日在山东掖县召开了"全国学校学生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座谈会"。会议由当时的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联合召开,是我国历史上第1次以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为主题的研讨会。会议讨论制订的《规划》明确了1986年-2000年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规划》的制订标志着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正> 为使我国学校体育造应国内体育事业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国家教委、国家体委于一九八六年联合制定了《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一九八七年又确定在全国条件较好的五十一所高等学校试办“培养高水平运动队”(以下简称试点高校),拟在我国逐步建立起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体系。这使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倍受鼓舞。但是笔者最近了解到,一些试点高校为了应付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招录了大批省和解放军等体育集训队的退役运动员。有的省市甚至在报刊上对这种做法大加宣传和赞赏。对此,笔者十分担忧,提出自己一些不  相似文献   

6.
<正> 自1986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联合颁布《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在贯彻《规划》,安排布局,致力于建立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优秀体育人才体系。在这方面试点高校行动迅速,发展较快,但也出现了有些试点高校从体工队招人,拼凑高水平运动队的现象,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认为,要建立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优秀体育人才的体系,必须切实加强对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的建设,因为它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7.
试论排球教练员的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联合制订的《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是一项对提高民族素质、建设体育强国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规划》制定了课余体育训练的奋斗目标是:在1990年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1995年,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运动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省级运动队水平;2000年,初步形成我国学校课余训练体系,使之成为国家体育运动训练的重要形式之一。这个奋斗目标使广大体育工作者受到极大的鼓舞。同时,也给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扩大体育教师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回顾暨深化改革的对策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代体育的种子是最先播撒在学校里。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稳定、经济起飞,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竞技体育所取得的突破与辉煌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体育热情,也为我国学校体育注入了新的内涵。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原国家教委于1986年在山东掖县召开会议,并和原国家体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水平的规划》(下简称“规划”)。 这一“规划”的下发与实施使我国高校体育如沐春风,15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学校教练员、学…  相似文献   

9.
对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回顾与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原国家教委制定的《关于开展课余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水平的规划》中提出:在今后几年,必须把尽快提高我国大学生体育运动水平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其目的是发挥高等院校体育科研优势,走多元化培养体育竞技人才的道路,实现我国大学生竞技体育走向世界大运会战略目标,为奥运金牌战略服务。自从1986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决定在全国57所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以来,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取得过一些良好的成绩,尤其是为各地中学和体校的优秀运动员提供了升学深造的机会,激发了他们从事运动训练的积极…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1987年4月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联合发出了“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通知,并先后批准全国57所高校为试点学校,我省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本省的试点学校。这一新生事物的诞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对此褒贬不一。从近几年的试办情况可以看出,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促进了学校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学校  相似文献   

11.
二、深化我国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对策 为了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体育事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我国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领导干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措施,加强对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领导。15年《规划》实施的实践说明了课余体育训练应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是高校体育的重要部分。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培养几个体育后备人才,更应该受到重视的是提…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几年,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不断发展,对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普及,学生体质的增强和学校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体育后备人才,对发展体育和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对此做出了充分肯定。最近,两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中明确指出“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课余体育训练工作,以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主要形式。”从1980年开始,湖南省创办了一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86年11月1日至12月1日省体委、省教委组织有关人员,按照《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检查验收细则》,对全省124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本文就检查结果作如下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高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教育学依据与目标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学校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基地、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课余体育训练对人才培养的特殊作用3个方面论述了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必要性;同时还提出了我国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定位是在全面推动学校体育的基础上,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1986年3月全国学校学生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座谈会以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呈现出多系列、多层次的趋势,正朝着教委和体委共同管理的方向发展,为优秀运动队、体育运动学校和体育院校输送了一批后备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振兴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优秀体育人才匮乏的问题仍相当突出,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体育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相当明显。本文想对当前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难点即制约因素作一剖析,并探索解决难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普通高校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训练与文化学习关系之我见西南财经大学体育部胡祖武中共中央在1984年10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在1986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的通知。两个文件...  相似文献   

16.
<正> 为了贯彻《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的通知精神,巩固和发展中小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试点学校,提高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国家教委于1987年4月9日下发(87)教学字008号文件,对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办法作出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研究法对我国高等学校办高水平运动队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对我国高等学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过程、脉络及经验进行总结和梳理,为我国课余体育训练的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将我国高等学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阶段划分为试点探索和稳步发展2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梦华同志1986年3月15日在全国体工会上首次正式提出了在我国高校中将设立高水平运动队的问题。1987年4月,国家教委发出正式文件,全国51所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在这一背景下,全国北自冰都哈尔滨,南至羊城广州,除少数省份外,都在突破我国多年来的国家单一训练体制上迈出了改革的步伐。关于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问题,国内学者曾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广泛论证。  相似文献   

19.
<正> 全国大、中学生体育协会秘书长会议,于1993年12月16日至19日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中国中学生体协主席邹时炎,副主席曲宗湖、杨玉民、凌同光,中国大学生体协副主席宋尽贤、郭仁义出席了会议。参加本次会议的各方代表共103人。 转轨 转轨是指课余训练管理体制的转变。会议回顾了自1986年山东掖县“全国学校学生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座谈会”召开八年来,我国学校课余训练工作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得到迅速发展的历程;肯定了经国家教委批准确定的一批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经验及改革对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杨铁黎  陈钧 《体育学刊》2002,9(4):104-107
总结了《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颁布15年来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所取得的成绩、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