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研究目的:针对初学者恐水心理研究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对于山西省小店区小学高年级学生游泳初学者恐水心理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对其恐水心理进行分析研究,为山西省青少年及儿童等未成年人的游泳教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研究依据.研究方法:针对太原市小店区随机选择四所学校,随机选择四、五、六年级学生进行发放问卷,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青少年自身心理因素是造成恐水的主要原因。(2)恐水心理可通过心理辅导及身体素质锻炼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蛙泳是体育师范院系游泳课的重点教学内容。使初学者较快地掌握蛙泳技术,是教与学的共同研究课题。1、加强心理训练,消除畏惧心理初学游泳者的学习关键,首先是克服“怕水”心理。在初学游泳时,多数学生对水都有一种恐惧心理,主要是对水的特性不了解,身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和压力影响,呼吸感到困难,身体稳定性改变(身体在水中内平衡难以控制),尤其是第一次下水的同  相似文献   

3.
在游泳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初学者对水存在着恐惧心理,这种心理不仅使学生对游泳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即使学会了技术动作也容易扭曲变形,而且严重影响学生正确面对游泳学习。影响学生学习效率,降低教师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初学者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来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为广大想学习游泳却又对水恐惧的人们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体育专业大学生初学游泳者恐惧心理与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初学游泳者恐惧心理及调控策略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调查法,分析总结了初学游泳者恐惧心理原因。结果表明:运动环境的变化、身体姿势改变、不良游泳印象以及对游泳学习认识不足和学生意志薄弱是导致体育专业大学生初学游泳者恐惧心理产生的主要因素。建议:明确学习目的、加强兴趣培养、增强安全措施、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充分发挥专项体育生在游泳教学中的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5.
浅析水中游戏对幼儿游泳初期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游泳运动飞速发展,出现了竞技游泳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龄越来越小的现象。由于开始学习游泳的年龄越来越小,而国内在幼儿游泳研究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研究内容也较少。本文针对幼儿容易出现恐水怕水心理和注意力不集中这一年龄特点,提出了在幼儿游泳教学初期中应该采用何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摆脱枯燥乏味的学习方法,来加快幼儿对水性的熟悉和对游泳情趣。  相似文献   

6.
浅析学习游泳的恐惧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泳是人体在水中凭借肢体对水的运动推动身体前进的一项技能。对于已经掌握游泳技能的人来说,在水中游泳就如一般人在陆地上行走一样自如,而对于尚未掌握游泳技术的人来说,要学会游泳总觉得很困难,甚至有部分人一辈子也无法掌握游泳技术,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恐惧”心理作祟。导致学习游泳的恐惧心理原因有那些?怎样消除学习游泳过程中的恐惧心理?这些问题,是学习游泳者和游泳教学工作者迫切需要了解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克服游泳教学中的恐惧心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游泳教学是在水中的特殊环境中进行的,对于身体能力和基本技术较差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因而学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恐惧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心理反应,它是由过强的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引起人的超限抑制,降低有机体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对游泳呼吸及游泳正确技术的掌握和上好每一次课的积极性。因此在游泳教学中必须注意了解引起恐惧的原因,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克服。1 游泳时恐惧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我国和美国少儿游泳初学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原因。对比分析结果为:两国少儿游泳初学教学模式的相同之处是由简到难的教学安排和教学初期针对性缓解少儿恐水心理,不同之处为教学思想、活动程序和评价标准,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群众基础、游泳教练员水平和教学条件三个方面。建议:改进教学体系,夯实群众基础,重视游泳教学人才培养,优化场馆设施条件。  相似文献   

9.
论少年儿童游泳运动中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消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波 《体育世界》2009,(6):26-27
少年儿童在游泳运动中时常会产生恐惧心理,采用恰当的手段消除恐惧心理是游泳健身的前提与保证。本文通过观察法、文献资料法、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少年儿童游泳运动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以消除其恐惧心理,建立运动健身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运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及其消除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动作比较复杂,具有一定难度或危险性的学习内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种情绪表现为对困难、危险、失误的强烈焦虑,从而引发恐惧心理。尤其是中小学生,他们心理发育还不成熟,身体活动能力还较差,这种恐惧心理更容易产生。其主要特征有:思维紊乱,注意力  相似文献   

11.
张力 《体育教学》2002,(5):52-52
在游泳教学中,我为了让初学者尽快学会游泳,首先是让初学者熟悉水性。其目的是,让初学者体会、了解水的特性,逐步适应水的环境,消除怕水心理,培养对水的兴趣,并掌握游泳中的一些基本技术。常采用在“水中行走练习、呼吸练习、浮体练习、滑行练习”方法。运用这些方法训练学生,应该说对初学者熟悉水性是很有效的,可其实不然。究其原因,发现学生用以上方法在熟悉水性的过程中,因头没在水里,双眼须紧闭,而造成除了怕水的心理外,还产生因看不见光(或物体)的恐惧心理,于是学习效率极低。针对这个原因,我对本校1~6年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恐俱心理,文章通过从教学的观点出点,分析了学生恐惧心理产生的成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为改善体操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如何克服初学游泳时的恐惧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连春 《游泳》2001,(4):27-28
初学游泳者一般存在两种心理状态 ,一种是爱水 ,喜欢水 ,想下水 ,特别是当看着别人在水中自由地嬉戏时 ,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羡慕。另一种心理就是恐惧、害怕 ,怕水 ,怕沉下去。这两种心理在初学阶段同时并存 ,或者是喜欢大于恐惧 ,或者是恐惧大于喜欢。因此 ,作为游泳教练员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员心理的观察和研究 ,并充分利用初学者爱水、喜欢水的心理克服他们自身的恐惧心理。根据多年的游泳教学实践 ,我觉得初学者的恐惧心理一般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 :1 .话多。在水中总是找机会和教练员说话 ,借机会靠在岸边或伏着水线。表面上嘴上说个…  相似文献   

14.
程龙  曾李萍 《游泳》2010,(4):60-61
不管是国际级的游泳运动健将,还是下水较少的戏水者,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耳朵进水这个问题。只不过,由于经验的缘故,游泳健将对于耳朵进水司空见惯,处理方法得当;而戏水者(更确切地说是游泳初学者)面对这个问题可能惊慌失措.甚至造成心理负担.从此产生恐水心理。  相似文献   

15.
呼吸是游泳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游泳技术的关健。青少年由于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呼吸系统的功能尚不健全,因此,学习游泳时常因水中呼吸困难而导致肌肉僵硬、手忙脚乱,进而引起恐水心理,影响教学效果。我们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了几种游泳教学的呼吸练习方法,效果不错。一、陆地深呼吸法:练习者在陆地上深吸气后屏气,然后慢慢吐气,节奏是吸气深而快,吐气慢而缓,练习数次。二、池边呼吸法:练习者扶池沿或在同伴的帮助下,深吸气后屏气,然后下蹲至头进入水中,停留片刻后起立,在水面上换气,如此反复练习。动…  相似文献   

16.
基本心理能力是中老年人进行日常活动的基础。基本心理能力的老化,不仅给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也给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 此,如何延缓基本心理能力的老化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身体锻炼对于延缓中老年人认知老化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内在机制,尤其是心 理机制仍不明确。采用信息加工测验系统,对190位中老年参与者进行测试,探讨身体锻炼对中老年人基本心理能力的积极作用及其心理机制,即 构建认知加工资源中介模型。结果表明:(1)身体锻炼对基本心理能力老化具有延缓作用;(2)身体锻炼既可以直接促进中老年人的基本心理能力, 也可以通过感觉功能、加工速度和加工容量3种认知加工资源的层级中介作用来改善中老年人的基本心理能力;(3)身体锻炼延缓基本心理能力老 化的心理机制支持了认知加工资源理论。这提示,针对中老年人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干预可以同时考虑从认知加工资源训练着手。  相似文献   

17.
目前,许多高校将游泳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开设,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但是,由于游泳课具有与其他体育课不同的一些特点,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恐惧心理。文章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游泳课的特点,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视角分析了大学生在游泳课中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的建议,从而培养学生对游泳课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游泳课的信心,并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对南京市鲲鹏乐健游泳健身会所2022年夏季游泳初学班部分学员进行蛙泳教学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游戏教学对弱化学生的恐水心态具有更为明显的教学优势,同时采取口诀和口令式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对蛙泳技术要领的记忆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地简化对于技术动作细节的口令引导,避免儿童出现死记硬背动作要领的情况。更为生动的语言引导,有利于快速提高少儿蛙泳技术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运用运动心理学提高儿童游泳教学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团结 《游泳》2002,(3):28-30
游泳是人们较为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最受心理因素困扰的运动项目之一。游泳初学者在克服水的阻力和压力的同时又要利用水的阻力和浮力在水中运动,大多数人尤其是儿童会因为对水的特性缺乏了解,平衡感觉受到强刺激,感觉身体虚浮,呼吸困难,因而在心理上产生恐惧的心理障碍,并影响以后游泳技术教学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1 初学游泳恐惧心理的表现。1.1 怕呛水。游泳是凭借自己的肢体动作和水的相互作用的运动。初入水中,不熟悉水的人,只会闭一口气在水中游,不知道怎样在游的过程中用嘴呼吸,更不会克服和利用水的浮力、阻力和压力使身体一直浮在水面或将头抬出水面。这时在水中肯定会失去平衡,即使在浅水中也会站不稳。心理紧张,呼吸困难,很容易引起呛水,严重时会呛得口鼻出血、咳嗽、头昏,甚至溺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