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广播电视和报刊新闻语体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新闻传播的载体,广播电视新闻和报刊新闻虽同属于新闻文体,但由于传播媒介方式的不同,它们在语体上既存在共同特点也表现出不同差异.本文基于广播电视和报刊新闻的真实语料,从受众群和传播学视角,考察英语广播电视和报刊新闻语言在语体特征上的异同,并着重分析其在词汇、句式语法和语篇结构层面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王杰立 《东南传播》2012,(5):123-124
娱乐新闻语体是娱乐大众化言语在新闻语体的基础上的变异。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娱乐新闻语体更符合贝尔提出的"听众设计"语体理论。我们从语言进入新闻领域的变异和反变异的过程来研究新闻语体风格的变异,威逼型、民主化、娱乐化是综合新闻语体由现代到当代转变过程中所表现的特点,这些特点反应了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思潮以及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美英报刊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章形式和标题的修辞两方面熟练掌握美英报刊文章的结构特点有助于学习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面分析,探讨这两种特点在美英报刊文本中所产生的语义效果则是熟练掌握特点的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4.
军事新闻语体是军事记者在军事新闻报道领域中为了达到传播目的和满足读者对军事新闻的欲知心理,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言语特点体系.本文以建国后各时期军事新闻为语料来源,从军事新闻语体的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归纳出军事新闻语体的嬗变历程,探寻各个时期军事新闻语体的发展特点并总结其嬗变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语体学角度讨论了报刊英语的语言风格、语法特征和词汇特点,对报刊英语的汉译原则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新闻语体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或者发现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体,它既有语体的共性,也有新闻的个性.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区别于报刊和广播新闻的显著标志在于声画结合、现场感强,这一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比报刊和广播新闻具有更强的美学特征. 电视新闻的审美基点 电视新闻质的规定性,决定了它的审美基点,概括起来就是5个字:"真、直、实、新、巧’.而"真"又是第一位的,是基点的基点.真是新闻的生命,电视新闻也不例外."直"是指直接.电视新闻"直"的最直接表现就是现场直播,它从空间上缩短了观众与新闻主体之间的距离,是电视新闻"直"的极致."  相似文献   

8.
资讯     
《青年记者》2012,(21):23+28+33+35+38+56+59+67+72+75+84
德国人对传统媒体最忠诚看网络新闻的人已经超过报刊了吗?至少在德国,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没有"。德国"媒体"网站7月11日报道,YouGov调研机构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美英丹法4国平均有八成的民众每周至少看一次网络新闻;而德国人对传统的新闻媒体最忠诚,89%的德国受调查者表示每天都要读新闻。  相似文献   

9.
对新词语在新闻语体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剖析,有利于加深人们对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研究,帮助新闻工作者及时了解到各类新词语的分布和使用特点。本文主要从新词语的自身特点和使用方法上入手,对新闻语体中的应用提供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0.
陶开俭 《新闻界》2007,(6):70-71
本文基于目前全国新闻报刊开设漫画专版此起彼伏的现象,通过对漫画专版在新闻报刊中的角色、特点和新闻属性以及如何应对当今动漫大潮等方面的问题的阐述,分析了新闻报刊中漫画专版的作用和地位,强调了新闻化运作在漫画专版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首先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谈的新闻是一个狭义的文体概念。主要指消息。语体,是从语言学中引进的一个概念。新闻在写作上有它自身的文体特点,同时,也有它的语体特点。本文试以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新闻报道为基本材料,就新闻写作的语体谈一些意见,以祈引起新闻界对此问题的注意。目前我们的新闻写作在语体上的一个最大弊端就是程式化。程式化本来是事务性语体的主要特征。比如介绍信的语言材料,基本上是由一些永远不变的常项构成的。所以我们可以事先印制好成千上万的介绍信存在仓库待用。程式化作为事务性语体的基本特征自然是天经地义的。然而,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新  相似文献   

12.
略论新闻语言的语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湛玉书 《新闻界》2005,(4):102-103
语体是在语言长期的运用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是与由场合、目的、对象等因素所组成的功能分化的语境类型形成适应关系的全民语言的功能变异类型.具体表现为受语境类型制约而选择语音、词语、句式、辞式等语言材料、手段所构成的语言运用特点体系及其所显现的风格基调.作为全民语言的功能变异类型之一种,新闻语言也有着自己鲜明的语体特征.本文拟从新闻语言的叙述性、准确性、接近性、交叉性、民族性等方面较系统的阐述新闻语言的语体特征.……  相似文献   

13.
"黄色新闻浪潮"时期是美国新闻史上一个典型的阶段,在三次报刊大众化浪潮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世界上最早重视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和研究的国家之一,美国在第二次报刊大众化浪潮中的新闻伦理成果较为丰富,在道德伦理和规范伦理双重层面都较早期有了突破.  相似文献   

14.
新闻必须真实,这一观点在中国报刊创始时就提出了.但是,在旧中国一百多年的资产阶级报刊史上,真实性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这当中,资产阶级政党的报刊、通讯社,弄虚作假尤为严重.本文就一百多年来,旧中国的资产阶级报刊——主要是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新闻失实问题作一历史考察.新闻的"原始失实"中国第一批近代报纸在上个世纪初叶问世.其新闻的内容现在虽然难以查核,但只要看看《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也可见一斑.该刊1833年创办于广州.第一期在"新闻"的标题下,刊出这样一条消息:在广州有两个朋友,个姓王,一个姓陈,两个皆好学,尽理行义.因极相好,每每于工夫之暇,不是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党报思想 毛泽东的党报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在马克思新闻主义思想体系中,马克思恩格斯成为共产主义创始人后,把激进的民主主义报刊思想推进为共产主义报刊理论,确立报刊作为无产阶级的"批判的武器"、"破坏现存制度"的工具的思想.而后,马克思又在<新莱茵报>期间确立了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中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坚持无产阶级报刊的鲜明的阶级性质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正"说新闻"出现以前,在新闻播报方面,"播新闻"处于一枝独秀的状态。当陈鲁豫在《凤凰早班车》里开始用平实的语言来讲述新近发生的事件时,她就此成为国内"说"新闻的第一人。她后来回忆说,当时"说"新闻,是因为早新闻强调实效性,来不及编稿,没想到成了一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很快,"说新闻"因其语言口语化,样态不受限制、语体结构松散等特点受到媒体的认可和受众的欢迎。一时间,说新闻、聊新闻成为各电视台看好的"法宝",竞相在早间、午间、晚间辟出"试验田",有北京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湖南卫视《湖南晚间新闻报  相似文献   

17.
欧阳霞 《今传媒》2011,(10):122-123
新闻语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语体,具有的特点和规律,也有自身的语言技巧。新闻的客观性要求报道必须真实,因此,准确性是新闻语言的第一特点。新闻是一种运用最广泛的语体形式,新闻报道必须与受众有较强的接近性,因此,新闻语言必须通俗易懂,明确朴实,具有大众性。而简洁是新闻语言应该拥有的品质,白描则是一种至高的新闻语言境界。新闻语言是独立的综合功能语言,它服务于事实报道,以其质朴、实用的语言形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来实现广泛的社会传播。  相似文献   

18.
报刊的有机运动回答的是新闻报道遵循何种规律的问题,具有动态真实性、有机组合性、人民性和自省性.但当前平台垄断渠道、算法规训内容,资本增值驱动的互联网传播法则形成了回声、聚众、流动的"元传播"形态,"无机"传播生态逐渐代替了以"精神交往"为导向的有机的报刊运动.从"有机的新闻"和"有机的平台"两个层面重访报刊的有机运动,既是让该理论回归新闻规律观、实现新闻本位,也是在事实策展和信息治理两条路径中为"交往性文本"的建立提供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标题体现了宏观语义,其语体标记体现在语符形式、非常规句式、及对语气隐喻的偏好.受语义潜势的制约,借助不同平面的语体生产要素即语符、语法、语用,达到了新闻评论话语在标题取向上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对新闻语体出现英语语码的现象褒贬不一。本文以出现在报刊中的语码转换为语料进行探讨,认为中英语码转换的使用顺应了时代潮流,推动着语言的接触和融合,加快文化的交流和趋同,体现了语言交际简约性时尚意识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