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方面,每个人因其最基本的贡献完全平等——每个人一生下来便都同样是缔结、创建社会的一个股东——而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完全平等地享有人权,可以名之为完全平等原则;另一方面,每个人因其具体贡献的不平等而应享有相应不平等的非基本权利,也就是说,人们所享有的非基本权利的不平等与自己所做出的具体贡献的不平等比例应该完全平等,可以名之为比例平等原则。社会所提供的发展才德、做出贡献、竞争职务和地位以及权力和财富等非基本权利的机会,是全社会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是全社会每个人的人权,应该人人完全平等。反之,家庭、天赋、运气等非社会所提供的机会,则是幸运者的个人权利,无论如何不平等,他人都无权干涉;但幸运者利用较多机会所创获的较多权利,却因较多地利用了共同资源"社会合作"而应补偿给机会较少者以相应权利。这就是机会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细龙 《教育科学》2001,17(4):4-6,50
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的基本权利。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尚未完全实现。本文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入学机会、受教育条件和受教育过程三个方面分析了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产生的原因,并从教育投入、师资配置和师生关系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经济制度伦理一方面是所有制伦理:私有制必定导致剥削或经济异化。因而造成经济不公;只有公有制才可能消灭剥削或经济异化,从而实现经济公正;另一方面则是分配制度伦理;既应该不论每个人劳动多少、贡献如何而按人类基本物质需要完全平等地分配基本经济权利(按需分配),又应该按每个人所贡献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分配含有等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非基本经济权利(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4.
本所谓平等实指社会平等,也就是在社会中人们相互间与利益获得有关的相同性.它包括权利平等和义务平等两个方面。其中。权利包括基本权利和非基本权利,义务包括基本义务和非基本义务。  相似文献   

5.
论对等原则-不平等的合理性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等原则只能对人与人之间在哪些方面应该平等予以辩护,却不能对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作出解释。后需要对等原则来说明。对等原则相对于平等原则的特点是:它们都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把握,但前都只关注人与人的差别性,后则关注人与人的相同性;前则只起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对等原则与平等原则的这些区别源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根据。对等原则以人是功能的人为根据,即社会根据每个人的功能大小及性质来分配各种利益。它的具体内容是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及付出与获得对等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一视同仁与因材施教—教学公平的两难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公平的两难选择 随着教育民主化进程的发展,教育公平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现代社会确认受教育权利是一种公共权力,即每个人都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公平地享有受教育的机会,首先应保障平等的入学机会。随着入学率的大幅度提高,公众把公平的目光转向教学,开始关注教学公平问题。每个人要真正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7.
受教育权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的权利。平等的受教育权是实现人的社会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一种伦理要求。基础教育作为个人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应满足每个人的基本学习需要,为所有的儿童提供学习机会。在正义原则的指导下平等地扩大每个人的发晨机会,有利于建设公正、和平和民主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但昭伟 《中国德育》2006,1(5):13-20
“最低限度的道德”强调让每个人在不侵犯他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享有追求自己人生幸福的权利。与之相应,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教学生知道每个人应享有的基本权利;知道并有能力维护自己的权利;有意愿追求自己认定的幸福生活;能尊重或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能在他人权利遭到侵害时见义勇为,挺身而出。道德教育在实施时宜以上述二、三、四款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教育平等:科尔曼的研究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尔曼从不均等的角度反观教育平等问题,提出了五种关于不均等的界说。教育平等问题可以从投入与产出两个维度来认识。从理想的角度看,义务教育阶段在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最好都能实现平等。但由于差别性校外影响的存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平等只能而且应该从“投入”方面来寻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平等应该而且只能体现为所有学生在学校平等享有政府所投入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0.
利益补偿:实现教育平等的阶段性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平等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具有能平等地进入教育领域,并充分享有平等的发展个人潜智的机会。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决定了我们不能抛开社会特定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对教育领域所做的框定和预设,理想化地去研究教育平等问题。本文运用伦理学领域的比例平等原则在一个新的视角对教育平等做了理性审视,旨在对平等问题的解决上追求一种可以达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金融具有金融和网络双重属性,这使得在其消费者安全权中"信息安全"应取代"人身安全"成为被保护的重点。目前,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安全权保护制度仍具有较多缺陷:这一方面是由将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区别对待而产生的财产安全保护不公平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由具体规则缺失而产生的信息安全保护难落地造成的。要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安全权保护机制,必须针对这些症结,沿用存款保护和投资者适格制度给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以同等保护,并课予互联网金融经营者一些新增的信息保护义务。  相似文献   

12.
现代大学要担负起对知识的、人格的和社会的责任,应该享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的权利,同时通过大学的“品牌”、“声誉和知名度”体现自身的利益.大学作为文化的集中体现应该强调其自身的责任、权利和利益的三者统一。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权保护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并存。一方面,市场机制的利 益驱动效应能产生巨大效率,为改善中国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创造出丰裕的社会物质财富;同时,市场竞争必然要求完全打破人的身份界限,做到人格平等、机会均等、规则平等,有助于人们平等权的实现;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社会弱者和不幸者生存权面临重大困难,国家必须尽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化解市场经济对人权的负面效应。总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优者发展权和劣者生存权的客观需要,必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弱势群体一般处于社会底层,经济贫困和权利贫困是弱势群体的特征,经济贫困是权利贫困的折射和表现,权利贫困是经济贫困的原因和根源。社会权利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质是维护公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基于人权、人道主义,还是基于社会权利特性、社会和谐建设,弱势群体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享有保障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15.
政治权利客体的公共性决定了政治权利实现效益的公共性、实现方式的积极性和实现手段的作为性。政治权利实现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立法者在设计有关政治权利的制度时应注意法律激励功能的作用。在逻辑关系上,法律对政治权利实现的激励功能表现在"正向促进"和"反向排除"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激励功能决定了立法者在设计政治权利规范时至少应遵循平等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有效救济原则。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主要体现在入学机会应当平等;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应当平等;与教师和本地同学交往中人格应当平等。为此,应改革户籍制度,实行适龄儿童无条件接受义务教育,完善法律制度,从法律法规上支持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力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纳税人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人性尊严受保障,具有人格主体的地位,与税收债权人立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并非稽征机关的支配客体,享有不受过度执行的权利。纳税人不受过度执行权的内容包括税务部门课税成本不得过高、纳税人不受过度处罚、税收调查、保全与执行不得逾越必要的界限。  相似文献   

18.
弱势群体一般处于社会底层,经济贫困和权利贫困是弱势群体的特征,经济贫困是权利贫困的折射和反映,权利贫困是经济贫困的原因和根源。社会权利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质是维护公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基于人权保护、人道主义原则,还是基于社会公正追求、社会和谐建设,弱势群体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享有保障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19.
父母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是基于特定的原因而形成的法律关系 ,在通常情况下 ,二者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 ,不能发生阻却。但在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遭到侵害并达到一定程度时 ,可以考虑二者的割断问题 ,这样可以警示为人之父母 :可期待的赡养扶助的权利的实现 ,必须以履行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为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