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文化》2015,(2):55
<正>《英语周报》(高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及话题等项目要求编写,是一份面向全国高中生的英语教学辅导类报纸。《英语周报》(高中)以"课时化、学案型"为编辑思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服务未来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世界文化》2015,(3):63
《英语周报》(高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及话题等项目要求编写,是一份面向全国高中生的英语教学辅导类报纸。《英语周报》(高中)以"课时化、学案型"为编辑思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服务未来  相似文献   

3.
<正>《英语周报》(高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及话题等项目要求编写,是份面向全国高中生的英语教学辅导类报纸。《英语周报》(高中)以"课时化、学案型"为编辑思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服务未来发展为目标,进步培养学生综合语运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英语周报》(高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导方式,通过  相似文献   

4.
<正>《英语周报》(高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及话题等项目要求编写,是一份面向全国高中生的英语教学辅导类报纸。《英语周报》(高中)以"课时化、学案型"为编辑思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服务未来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英语周报》(高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导方式,通过语音纯正、材料地道、制作精良的语音材料和丰富多彩、体裁多样、富有哲理的经典美文,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阅读能力、自学能力,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经历,提升学生情感意识与人文素养。站在新的起点,《英语周报》(高中)仍将立足课改,不断探索报纸编辑与课堂教学有效对  相似文献   

5.
<正>《英语周报》(高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及话题等项目要求编写,是一份面向全国高中生的英语教学辅导类报纸。《英语周报》(高中)以"课时化、学案型"为编辑思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服务未来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科学的人生观、世界  相似文献   

6.
<正>《英语周报》(高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及话题等项目要求编写,是一份面向全国高中生的英语教学辅导类报纸。《英语周报》(高中)以"课时化、学案型"为编辑思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服务未来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科学的人生观、世界  相似文献   

7.
<正>《英语周报》(高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及话题等项目要求编写,是一份面向全国高中生的英语教学辅导类报纸。《英语周报》(高中)以"课时化、学案型"为编辑思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服务未来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科学的人生观、世界  相似文献   

8.
<正>《英语周报》(高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及话题等项目要求编写,是一份面向全国高中生的英语教学辅导类报纸。《英语周报》(高中)以"课时化、学案型"为编辑思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服务未来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英语周报》(高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及话题等项目要求编写,是一份面向全国高中生的英语教学辅导类报纸。《英语周报》(高中)以"课时化、学案型"为编辑思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服务未来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英语周报》(高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及话题等项目要求编写,是一份面向全国高中生的英语教学辅导类报纸。《英语周报》(高中)以"课时化、学案型"为编辑思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服务未来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英语周报》(高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及话题等项目要求编写,是一份面向全国高中生的英语教学辅导类报纸。《英语周报》(高中)以"课时化、学案型"为编辑思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服务未来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英语周报》(高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及话题等项目要求编写,是一份面向全国高中生的英语教学辅导类报纸。《英语周报》(高中)以"课时化、学案型"为编辑思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服务未来  相似文献   

13.
<正>《英语周报》(高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及话题等项目要求编写,是一份面向全国高中生的英语教学辅导类报纸。《英语周报》(高中)以"课时化、学案型"为编辑思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服务未来  相似文献   

14.
<正>《英语周报》高中报纸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及话题等项目表中的内容编写,是一份面向全国高中学业阶段学生使用的教育教学辅导类报纸。《英语周报》高中报纸确立以"课时化、学案型"为编辑思路,以提升综合素养、服务未来发展为目标指引,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世界文化》2013,(9):42
《英语周报》高中报纸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及话题等项目表中的内容编写,是一份面向全国高中学业阶段学生使用的教育教学辅导类报纸。  相似文献   

16.
凌夫 《寻根》2010,(6):68-71
<正>诗人和学者闻一多(1899~1946年),原名闻家骅,生于湖北浠水。1912年进入清华学校,"曾以图画冠全级"。他发起成立了有50多人的"美术社"并担任过《清华年报》《清华学报》图画副编辑、《清华周报》(英文版)图画编辑。  相似文献   

17.
正《平民之宴》(日文:『下流の宴』)是日本当代著名女作家林真理子于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在《每日新闻》上发表的连载小说。2011年该小说经由日本NHK电视台改编成电视剧,被搬上电视银屏。作品讲述了一个典型的日本中产阶级家庭,以儿子翔高中辍学为导火索,经过儿女们的恋爱、婚姻等一系列变故,逐步坠入"下层阶级"的现代悲喜剧。小说的中文版于2017年6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8.
《大理文化》2013,(7):116-119
随着国家"两强一堡"战略的实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大理州相继出台了《苍洱片区旅游发展和改革综合试点方案》和《关于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两个倍增"、"两个跨越"的目标任务(即到2015年,力争全州旅游年度总收入达300亿元,海外旅游者达100万人  相似文献   

19.
正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 1939—)是加拿大当代著名作家。2000年,其第十部长篇小说《盲刺客》(The Blind Assassin)为她斩获了英语文学界最高荣誉布克奖。布克奖评委的评价是:"该书视野宽广,结构精彩并富于戏剧性。书中的感情纠葛描写丰富多彩。作者阿特伍德以诗意化的笔触,描写生活细节和人物心理活动。"这部艺术、思想和技巧都堪称上乘的长篇小说充分体现了阿特伍德通常的"更关心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历史,更关心小人物的命运"的创作理念。《盲刺客》的情节围绕女主人公艾丽丝的娓娓叙述渐次展开,通过"一战"及其余波影响下蔡斯家族的变迁,尤其是艾丽丝和  相似文献   

20.
《寻根》2020,(4)
正在《宁邑宁氏族谱》中,保存了一份完整的《守河南郡伯宁公德政实绩》(以下简称《德政录》)。"守河南郡伯宁公"为宁氏先祖、曾任河南知府的宁之凤(1610-1680)。因清代流行以古代同级官名称呼现任官员,故《德政录》及所附诗文均称其为"郡伯"或"太守"。在中国传统社会,官员在一地任职期满离任时,当地士民为表敬重和挽留之情,赠"万民伞"、立"德政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