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学生择业效能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择业效能问卷》和《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对108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大学生择业效能及其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择业效能存在性别、年级、区域上的差异;2.大学生择业效能与应对方式存在较高的相关;3.心理调节是影响大学生择业效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为工具,随机选取森林警院320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森林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中国常模的健康水平;(2)主观支持与森林警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相关;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对支持的利用度与森林警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非常显著相关;(3)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对支持的利用度对森林警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尿毒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可为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供指导。本文采用一般心理健康和医学应对方式调查问卷调查了郴州市99名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调查结果显示:郴州市透析患者心理健康障碍率为64.64%;“面对”应对方式维度和“回避”应对方式维度均低于常模(P<0.05),“屈服”应对方式维度得分高于常模得分(P<0.05);医学应对方式中的“屈服”对尿毒症患者心理健康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正向相关。尿毒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倾向于采取“屈服”应对方式,正确引导患者采用合适的医学应对方式可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以SCL-90量表为研究工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以青海省5所高职高校449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青海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处于良好水平;女生心理问题较为明显;青海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大二最好,大三水平最低;面对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需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对潜在的学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应对方式及其与个人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一般健康问卷、自编大学生心理健康观问卷以及自编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对640名大学生施测,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应对方式的预测作用显著,是影响应对方式的两个重要因素.但是二者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心理健康状况是心理健康观影响应对方式的部分中介变量;结论: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水平是影响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状况是心理健康现影响应对方式的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6.
人的压力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的关系。高师专科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反映其特定的人格特征,通过对此群体的应对行为的研究,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高师专科大学生应对行为有两种类型:“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型和“自责—退避—幻想—合理化”不成熟型,其中运用不成熟的压力应对方式的学生已远远超过半数;自卑心理突出,缺乏成就动机,不同专业、性别之间没有差异;某些应对方式因家庭来源、年级不同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对嘉应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306份有效问卷进行对照研究。结果:SCL—90各症状因子贫困生高于普通大学生,贫困大学生更多采用自责、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应对方式的自责因子有显著差异;应对方式与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显著相关。结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差,应对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需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针对性的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相似文献   

8.
高校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应对方式的关系,应用就业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资本问卷,对334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择业应对方式中,问题解决方式和应对方式总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专业上,消极情绪方式和应对方式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级上不存在差异。(2)在心理资本变量上,自我效能和韧性两个纬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专业上差异不显著;在年级上,希望与心理资本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比较发现,在两个变量上大二〈大三〈大四。(3)心理资本各维度与择业应对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并且心理资本各维度与性别等人口学变量能有效预测择业应对。  相似文献   

9.
高师院校硕士研究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河北师范大学710名研究生的应对策略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得出高师院校硕士研究生在面对挫折时,有34.28%的人栗取积极应对方武,而消极应对方式的使用较少;与国内研究生常模相比,高师院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好;研究生采取的应对方式特点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关系.由此,应加强研究生的应对方式教育,以更好地提高其心理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0.
探讨外企员工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通过对179名外企员工进行“大五”人格、应对方式及SCL-90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外企员工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神经质的人格特质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会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低,开放性、外倾性、友善性和严谨性的人格特质和成熟的应对方式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考研大学生经历着压力磨练,其压力应对素质、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对了解其心理应激过程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482名复习备考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具体考察了应对效能、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结果发现:(1)考研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效能有显著的性别、专业差异,在消极应对方式上的专业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2)应对效能、应对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大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方式,对于指导学生有意识地纠正消极应对方式,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策略有实际指导意义。从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年级大学生面对应激事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的差异检验显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性别、民族和年龄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  相似文献   

13.
据调查,2010年内江师范学院毕业生心理压力较大,且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毕业生应对压力的方式主要采取"自己解决"的策略,只有极少数毕业生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本文针对毕业生心理压力过大的现状,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提出缓解心理压力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This research used Mental Health Questionnair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and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355 participants of college students to examine the status of their viewpoints of mental health, coping styles and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graduates’ viewpoints of mental health in autonomy had a positive prediction of the problem-solving dimension of coping styles,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rate to be 12.1%; that the self-efficacy dimension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had a positive prediction of the problem-solving dimension of coping styles,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rate to be 35.1%; and that the self-efficacy dimension played a mediating role in undergraduates’ viewpoints of mental health in autonomy and problem solving dimension of coping styles, with the mediating effect covering 64.049% of the total. This research implied that undergraduates’ viewpoints of mental health had a positive prediction for coping styles, and that 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played a mediating role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河南省三所高校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比较贫困大学毕业生和非贫困生在就业认知、就业压力、就业行为等方面的特点,分析家庭期望、认知因素、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他们就业心理状态的影响,最后提出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就业指导的原则、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卢勤 《成都师专学报》2010,(1):107-110,120
本文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整群抽取的成都市某大学2009级5090名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经历重大童年创伤、是否留守、不同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家庭结构、不同的家庭气氛、不同的父母养育方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并采取以下对策将学生的家庭因素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一是大学新生建档中应纳入人口学资料并重视其重要的预警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团体心理咨询的作用;三是主动建立良好的家一校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重大社会应激后女性应对方式的有效性;方法:2008年-2009年底分别用SCL90量表的6因子、应对方式问卷对279名女性(股民127人,非股民152人)进行调查;结果:(1)女股民与非股民诸因子在股市下跌期差异显著;(2)金融危机不同阶段,女性股民与非股民在应对方式与SCL90六因子的相关模式上存在差异;(3)问题解决、类型、婚姻情况进入了金融危机初期心理健康总分的回归方程;问题解决、情绪表达、情绪加工进入了金融危机第2年心理健康总分的回归方程.结论:(1)不同的应激水平下,女股民与非股民的应对方式的效用存在差异;(2)社会角色特征有益于女性在高应激期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18.
由于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又面临着"高考"的重大压力,是心理冲突和行为问题的高发阶段,而有效的应对方式是预防心理疾病的关键。故为预防高中生的心理疾病,有必要就其应对方式展开研究。本文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湖北省咸宁地区300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以了解高中生应对方式的特征,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高职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许多人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就业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进程。对高职生的就业心理进行调查分析,探寻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并提出合适的应对策略,不仅能促进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能有效提高高职生的择业、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20.
依据对南京地区4所高校505名在读研究生进行的《研究生日常应激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问卷调查资料,并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学业和就业,不同群体研究生的压力有不同的特点。(2)研究生在压力应对上更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不同群体采用的应对方式也各有所不同,但是无显著性差异。(3)研究生压力应对方式受到社会支持、总压力大小和压力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