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承芸 《江西教育》2005,(14):10-11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8课 教学设计: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师:一群可爱的小鱼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美丽的大海里,一次涨潮把他们带到了沙滩上,困在浅水洼里.他们回不了家,见不着妈妈,甚至再过些时候就会干死了.后来小鱼的命运怎样了呢?小朋友一定想知道吧!这节课,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  相似文献   

2.
一检测学情,激发识写兴趣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小手举起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指课题)水洼就是水坑,浅水洼就是——生:里面只有很少水的水坑。师:对。看课题,请一个小朋友来读——生:浅水洼里的小鱼。师:一起读——生:浅水洼里的小鱼。师:课文都预习了,老师考考大家认识不认识这个字。(出示生字卡:扔)生:(读)rēng。师:没学过大家都认识了,看来预习得不错。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字,是咱们以前就认识的老朋友了,一起读——  相似文献   

3.
一检测学情,激发识写兴趣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小手举起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指课题)水洼就是水坑,浅水洼就是—— 生:里面只有很少水的水坑. 师:对.看课题,请一个小朋友来读—— 生:浅水洼里的小鱼. 师:一起读—— 生:浅水洼里的小鱼. 师:课文都预习了,老师考考大家认识不认识这个字.(出示生字卡:扔) 生:(读)rēng. 师:没学过大家都认识了,看来预习得不错.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字,是咱们以前就认识的老朋友了,一起读——(出示生字卡:捡) 生:(读)jiǎn. 师:接下来,小嘴巴都不许出声,咱们来做做字的动作,看谁做得好.(出示"捡""扔"字卡,生做相应动作)这两个词还是一对—— 生:反义词.  相似文献   

4.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片段一师:(板书课题)哪位小朋友能把课题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生:浅水洼里的小鱼。师:声音真甜!你重读了“浅水洼”,是在提醒大家,小鱼在哪里?生:小鱼在“浅水洼里”。师:还有谁能读出不同的感情?生:浅水洼里的小鱼。师  相似文献   

5.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苏教版)的课本中有一篇课文《这条小鱼在乎》.文中讲了一个小男孩在潮退后的沙滩上.把一条条搁浅在沙滩上浅水洼里的小鱼扔回大海,搁浅的小鱼很多.而阳光很强烈。用不了多久就会把水洼里的水晒干。小男孩根本来不及拯救那么多的小鱼。这时来沙滩散步的一个大人忍不住劝阻小男孩:“有谁在乎呢?”而小男孩仍不停地捡起小鱼说:“这条小鱼在乎。”“这一条,这一条,还有这一条……”。读了这个故事。我感触颇深。这一条条搁浅的小鱼不就像班中那些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稍落后于他人的后进生吗?小男孩对待小鱼如此有爱心。如此尽力。那我们教师更应该学习小男孩。  相似文献   

6.
放飞生命     
【案例】《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片断:(学生学习小组合作表演课文第2~6自然段)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两个小组精彩的表演,现在请小观众来评一评他们演得怎么样。生:我觉得他们演得都很认真,特别是一组的小男孩动作很大方。生:我觉得美中不足的是两个小组在表演时所倾注的情感还不够充分。师:能说说具体在哪里吗? 生:我认为第6自然段中的6个“这”都该读重些,其原因在于小男孩一直在救小鱼。生:老师,我还发觉这两个小组扔鱼的动作不一样。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这两个小组扔鱼的动作怎么不一样呢?生:我发现第一小组是一只手紧紧抓住小鱼扔出…  相似文献   

7.
何莲琴 《现代语文》2006,(11):38-39
曾听过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人教版第五册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两位教师在教小兴安岭的夏天时,有着相似的教学设计,但由于理念、学情的原因,产生了迥然不同的教学效果。[案例一]师:假如现在就是夏天,你来到小兴安岭,让你把树木画下来,该怎么画呢?让我们先讨论一下,再画在书的角落上。学生讨论后画(但讨论只是形式),教师指名两生板画。评议:师:我们来评一评他们画得怎么样?生1:这些树画得不漂亮。师:这个没关系,我们来评一评他们画得是否与课文相符合?生2:要画上一些小树。(教师在学生所画的树旁板画了一些小树)生3:画错了。师:怎么错了?生…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六册第33课第二课时 教师:合肥市南门小学刘乐华 学生:合肥市南门小学三(1)班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33课(板书课题:33.珍贵的教科书.学生读题)现在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第一段。看看这一段主要写哪方面的问题。 (学生轻声朗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听了一位教师上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其中有一个教学片段是这样的:师:接下来我们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这一段写了小男孩捡起在浅水洼里的一条条小鱼.用力扔同了大海.请同学们找出男孩是怎么做的句子.并圈出写小男孩动作的词语。读一读.想象一下小男孩当时是怎么做的.  相似文献   

10.
一次听桌位教师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这位教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他的导课是这样的:首先猜一个谜语,答案当然是小鱼,然后出示课件:一条小鱼困在水洼里,它睁大眼睛可怜地说:“谁来救救我呀!”这样的开头当然能够吸引学生,但这样的开头却无法使学生读懂课文。因为课文中的“我”是这样劝正在救小鱼的小男孩: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中的课文《浅水洼里的小鱼》,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在暴风雨过后的一个早晨,一位男士在海边散步,注意到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前一晚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被困的小鱼尽管近在海边,却无力回到海里。突然,这位男士发现海边有一个小男孩不停地从浅水洼里捡起小鱼,扔回大  相似文献   

12.
《黄山奇石》(五、六年制第四册第七单元第18、19课)是一篇文质兼美、图文并茂的看图学文教材。教学时,应以图悟文,由文生图,图文结合,训练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理解等能力。(一)谈话揭题,激发情趣新课开始,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哪些名山吗?(生答后师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介绍黄山的课文,题目叫《黄山奇石》。(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师据题设疑)看了这个题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沙滩的水洼里有成百上干的小鱼被困,一个小男孩捡起小鱼,把它们扔回大海。有人说:“孩子,这水洼里小鱼成百上千条,你救不过来的。”孩子一边捡鱼一边回答:“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陈顺达就是这样一个“傻”孩子,他在西部遇到的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就是水洼里的一条条小鱼。  相似文献   

14.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清晨,海边,一个男人注意到在沙滩上,有许多被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虽然大海近在咫尺,但小鱼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相似文献   

15.
唐薇 《教师》2014,(18):108-108
正2013年12月份的市级教研活动,我聆听了一位姓吴的年轻教师执教的《北风和小鱼》,在导入揭题时,吴老师就顺势教学课题中的"和"字。师:(学生已认读"北风""小鱼"。)要连接"北风""小鱼"两个词,我们可以用上这个字。(板书:"和")谁来读?指两名学生读、齐读。师:"和"这个字,你怎么记?生1:"和"左边是"禾"木旁,右边是"口"。师: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生2:我们班XX的名字里就有个"和"。师:从小伙伴姓名中识字,你真是个有心人!师:你能像课题这样,也用"什么和什么"说一句话吗?  相似文献   

16.
9月15日,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又一次来校指导,共同探究"重建课堂教学"的实践。我决定执教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一学期(二期课改试用本)第九课《这条小鱼在乎》。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场暴风雨后,成百上千的鱼儿被卷上岸,在水洼中挣扎。一个  相似文献   

17.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片段一:揭题时的识字教学(一)创设情境,谈话揭题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瞧,这是什么?(出示葡萄图片,在葡萄图片下面贴生字卡片:葡萄)(由学生熟悉的事物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把所学生字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符合低年级学生识字特点。)师:看着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吗?生:这两个字都读第二声。生:“萄”跟“葡”做朋友的时候读轻声。教师指名学生个别读、齐读。(强化训练,使语调更准确。)师:除了字音上的发现,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生:这两个字都是草字头。师:这两个字…  相似文献   

18.
语文第六单元检测结束了,我连夜把试卷批改完。这张试卷的阅读训练题要求阅读一篇题目叫《这条小鱼在乎》的短文。短文的内容是这样的:暴风雨过后,成千上万条小鱼被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一个小男孩看到后,把水洼里的小鱼拾起来扔回大海。一个先生走过来告诉小男孩,那么多小鱼他救不过来。小男孩说了声知道,然后头也不回地继续捡。那先生忍不住了,很不理解地冲着小男孩问:“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小男孩说:“这条小鱼在乎!”短文的末尾有个问题:你是怎样理解“这条小鱼在乎”这句话的含义的?结果全班几十个学生中,回答起来要么摸不着边,…  相似文献   

19.
正[误区一]"语用"忽视了文本语言表达形式以二下《学棋》一课中"专心致志"词语教学为例:师:一个学生学得怎么样呢?生:(读第2自然段)我读出了一个学生学棋时的专心致志。师:(出示"专心致志")谁再读读这个词?(生读)师:怎么记住"致"字?  相似文献   

20.
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翠鸟》(五年制小语第五册14课)时,对三年级学生读懂一个长句予,作了精彩的指导。当教师教学到第3小节时,她挂出了一块课前写好的小黑板。尽管小鱼是那样机灵,只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来吹个泡泡,可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师:这句话中提到了哪两个小动物?(这时学生都在认真默读黑板上的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