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舞蹈横跨艺术和教育等领域。集形体,美术,音乐于一体,要求练习者不仅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巧,而且还要成为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对美与艺术的追求及鉴赏能力。因此,全国各高校除培养职业性舞蹈人才外,还开展非职业性的舞蹈活动。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高职人文教育在遵循高校人文教育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应从自身实际出发,以职业性特质为起点,坚持培养“职业人”和“全面发展的人”的和谐统一,坚持职业性维度,彰显高职人文教育个性,把高等性作为自己的使命,培养“和谐发展的职业人”。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高职人文教育在遵循高校人文教育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应从自身实际出发,以职业性特质为起点,坚持培养"职业人"和"全面发展的人"的和谐统一,坚持职业性维度,彰显高职人文教育个性,把高等性作为自己的使命,培养"和谐发展的职业人"。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加新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建设,进而形成自身特色,已成为其工作重点。本文指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应体现:职业性、开放性、信息化等特色。  相似文献   

5.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一套针对中职生群体的职业性向测评方面的科学而系统的量表。因此,当务之急,必须建立与完善中职学校学生在职业生涯教育中的职业性向测评体系。针对中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以学生职业性向测评为主,使学生掌握自身职业兴趣、性格及与之匹配的职业;在职业选择测评系统的基础上,全方位诊断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状况;以职业性向为核心,开发更具实效性的校本职业生涯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之特色——职业性的体现与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成人高等教育的本质出发论证了职业性是其现阶段的主要特征,应该得到大力提倡与支持。并从时代要求的客观性、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培养目标及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三方面论证了在成人高等教育中增强职业性的必要性。最终,对如何提高职业性指出具体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由于成人高等教育沿袭普通教育模式,使得其缺乏特色和活力,要增强活力必须使高等成人教育按自身的客观规律办学,体现成人教育职业性的要求,这不仅要求高等成人教育开展以职业培训为主的继续教育,还要对成人学历教育进行职业性改造,独立学院的成人教育向职业性方面发展有其必然性、必要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对辽宁省普通高中教师的调查显示,教师对职业性向定位教育这方面的认识还是比较弱的,从每个维度的总均值来看,调查的所有教师对职业性向定位意识以及关于职业性向定位教育的满意程度这两方面认识效果达到了标准水平,而在对学生的职业兴趣了解程度以及职业性向定位教育与高考志愿填报的公平性问题这两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具体表现在不同地域学校的男女教师对职业性向定位教育的意识以及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上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不同地域学校对职业性向定位教育的满意度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性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以课程形式推进普通高中职业性向定位教育,以培训方式增强高中教师的职业性向定位教育意识,以政策形式营造普通高中职业性向定位教育环境,以共同体形式推进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的公平等策略,增强教师对职业性向定位教育的认识程度。  相似文献   

9.
试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及实现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其自身特色和社会需要可以定位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综合培养模式,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复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重学术轻技术"的价值取向,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探讨高等教育职业性,旨在引导全社会加深认识,促进其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协调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性,要求传统高等教育在促进学术性发展的同时,兼顾职业性的基本诉求;同时,高职教育要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改革等方面强化职业性,在人才培养方面突出应用性与技能性,适当兼顾理论基础与拓展知识。  相似文献   

11.
非职业舞蹈教育的现实意义在于开辟了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明确非职业舞蹈教育的目的、意义和探求非职业舞蹈教育的方式成为高校关育教育的任务。对非职业舞蹈教育实质性、现实性和规律性的探索成为高校美育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属于非专业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于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具有较多弊端,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因材施教和人本教育,难以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以及教育战略战术结构失衡。因此,对于相同类别专业的学生,应尽量采用专业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艺术以其鲜明的形象、充沛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使受教育者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这种独具特点的审美品格,使得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当前我国艺术教育的现实状况与其应有之义存在较大的偏离,因此对艺术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理论反思,以期引起全体艺术教育工作者对艺术教育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4.
要提高德育效果,必须正确认识并把握德育系统的结构,保持系统的有序性.受教育者是德育系统中的主体,与教育者是主体间性关系.受教育者具有自组织的特性.教育者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组织功能,让学生"学会选择",真正成为自身道德价值体系建构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现今国民教育水平大力提升,舞蹈专业在高校艺术教育中迅速开展,在培育复合型全面人才、研究各具地方风格特色及代表性的舞蹈学术成果方面初见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通过对郑州市部分普通高校内设置的"舞蹈专业"的专业教育问题、学习本专业的学生、授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了解当前普通高校内设置的"舞蹈专业"的专业教育和学习舞蹈专业课程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从普高生与舞蹈中专生两类学生本体属性进行比较,分析并研究其学习的优劣性及其互补关系,提出相关看法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道德是个体的内在需要,是指向自我的生存,更是自我自由与自律的确证。道德的主体性特征要求我们转变德育观念,突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强调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与时代意义。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当与学生建立对话交流关系,增强课堂的现实感与生活感,  相似文献   

17.
体育舞蹈是高等院校的一门重要选修课 ,它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学习体育舞蹈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开发智力、锻炼身体 ,而且对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开设体育舞蹈选修课是非常必要的 ,并且在正常教学活动之外也应注意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育舞蹈练习 ,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道德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把握现实世界,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规范、德性和善行实际上构成了作为社会现象的道德的具体存在方式。道德教育要完整地体现其实践意义,必须全面把握道德的存在方式,将受教育者持守规范、提升德性、追求善行作为自身的价值目标。只有从道德存在的三个层面入手开展道德教育,才能使道德的主体性与规范性、实然与应然、他律与自律在价值中获得统一。道德教育的三个价值向度组成一个有机和谐的道德系统,不断促进道德实践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creasingly multicultural characteristic of many countries and societies have placed an acute spotlight on whether nations are able to develop citizens who are multiculturally educated and globally engaged. While the character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literature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often mentions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global-mindedness as desirable outcomes, few models exist that translate effortlessly into citizenship curriculum or classroom pedagogy. There has also been a lack of interdisciplinary exchange between the best science and practices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from other disciplines and the domain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 Cultural intelligence, a theory-based and empirically rigorous construct propounds an ideal framework for promot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character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To that end, teachers are faced with both the chance and challenge to lead and teach with cultural intelligence. In this paper, the inexorable requirement for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character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is contended. The fit betwee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ultural intelligence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is explored and examples offered for how teachers can teach with cultural intelligence and develop culturally intelligent students who will become multiculturally educated and globally engaged citizens.  相似文献   

20.
明代中叶以降300年,徽州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徽州双人兽舞也因此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徽州双人兽舞既具有民俗文化的一般属性,又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徽州双人兽舞充分反映了徽州人对生命的重视,对道德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对民众的教化,对艺术的创造等,满足了传统徽州宗族社会的需要,反映了人们一定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