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开埠,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移到了上海.外国商品和外资纷纷涌进长江门户,开设行栈,设立码头,划定租界,开办银行等等,一种名为吕宋票的西式彩票也进入了上海.  相似文献   

2.
一、上海租界档案的形成1842年8月29日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逼中国清政府在南京签订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规定英人在“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1843年10月8日中英又签订《虎门附加条约》,规定允许英人携券五港居住,“不加拘期”。英国首任驻沪领事巴富尔,根据这两个不平等条约,要挟上海道台干1845年订立第一个《土地章程八划出830英亩的区域,供洋人永久租地居住使用。1846年12月,英国驻沪领事阿利国,指使居留地的外侨,建立起“道路码头委员会”,开始形成了英租界档…  相似文献   

3.
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政府与英国在南京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条约中除了巨额赔款和割让香港外,还强制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口岸通商.1845年11月29日清政府上海道台宫慕久,在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的威胁和欺骗下,用告示形式公布了《上海租地章程》.章程规定,将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庄(今北京东路)以南之地,租与英人使用.从此有了英租界,以后又有了法租界,再后英租界发展成为公共租界.懦弱的中国地方政府步步退却,失去司法管辖权,上海租界遂成为英法侵略者的"国中之国".既然是"国中之国"就必定有镇压工具,于是产生了由万国商团、英国舰队水兵与巡捕组成的武装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演剧欧风之窗1843年上海开埠后,英国人在黄浦江畔荒凉的泥滩里设立了租界。最初的房子都是造型简单的两层方形建筑,洋行、仓库,住宅,几乎都混杂在一起。1850年,整个英租界的外国人仅有210人,大部分是洋行大班与雇员,还有少数记者、医生、建筑师和传教士。这些外国人数量与上海近50万华人相比,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就在这年寒冷的冬天,他们自发组  相似文献   

5.
吴志伟 《档案与史学》2005,(10):47-48,F0003
1843年,上海正式被辟为商埠后,允许外国人派驻领事,居住贸易,从而西方各国各式各样人物纷纷来沪;在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北南两边及虹口地带,英租界、法租界、美租界先后设立.蜂拥而至的西人,为了"交通知识,讨论营业,兜揽买卖,停驻旅客",并且为了在余暇之时能寻些消遣,于是在1864年,上海总会(Shanghai Club)率先在外滩设立.  相似文献   

6.
体制、规则的改变,总会让一些既得利益阶层受损。五口通商使得广东十三行的辉煌时代也随之结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是世界走进中国、中国走上世界的开端今年是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70周年。这是中国历史大事件,是传统与现代的分水岭。其中,五口通商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是世界走进中国、中国走上世界的开端。所谓五口通商,就是清政府同意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实行自由贸易。在五口通商之前,中国并不是闭关锁国,与外部世界不来往。中国很早就知道世界,中外之间交流一直很兴盛,在东南沿海实行着自发的自由贸易体制。  相似文献   

7.
<正>一、《南京条约》我国因鸦片战争而妥协,与西方国家签订一则《南京条约》。另一方面,因为英国的一些不平等要求,中英两国继续在广州、香港进行商榷,再次签订两项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跟《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这一系列的条约要求中国必须将广州、厦门、福州、上海、宁波对其开放为通商口岸;并要求中国赔款2100万元,用于赔偿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1843年上海对外开埠。1845年英国人在黄浦江边的苏州河南岸建立了英租界;1848年美国人则在苏州河北岸开辟了美租界。紧接着,1849年法国人在今延安东路以南,接近旧城区(1555年上海筑城),也建起了租界,现在的中山东二路当时就叫“法兰西外滩”,这是法租界的前沿地带,今金陵东路是法租界的主街。  相似文献   

9.
划定天津日租界的中日交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民 《历史档案》2004,3(1):74-80
日本自1895年《马关条约》后开始在中国建立租界,翌年,中日两国订立的《通商行船条约》和《公立文凭》中,中国政府作为日本答应在华日商交纳制造税的交换条件,允准日本除了在苏州、杭州、沙市和重庆设立租界外,“在上海、天津、厦门、汉口等处设日本专管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档案馆是上海市政府所属综合性档案馆,共保存着142万卷各类档案和资料。在丰富的馆藏中,有一种颇具特色的馆藏──租界档案,它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档案界和学术界的重视。一、形成租界档案的机构:工部局和公董局租界档案的形成,是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和特殊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1842年鸦片战争后,英国殖民统治者迫使清朝政府缔结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其附约,规定上海为对外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英国商人可以在该港口同中国商人自由贸易,并可据告租地造屋。1843年11月8日,英国首任驻沪领事巴富尔抵沪,11月17日上海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