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任利军 《考试周刊》2014,(60):48-48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述,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其自然流露,愉快地倾诉,快乐地作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儿童的情感因素,激活学生的写作动机,让他们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毕业班作文教学的经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授之以法、勤加写作,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石。激趣则可以让学生愿意写作、乐意写作,甚至可以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方式,给他们的一生带来持久的精神享受。"激情"可以触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情商,是他们写出声情并茂的好文章的源泉,是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良方妙药。  相似文献   

3.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的文章,是语文教师需要探索的课题。笔者认为,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学生的心路历程,让学生真情书写人生,尽情彰显个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是新课程作文教学的教学策略。一、走进生活,积累体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艾青曾说:"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语文教师的关注。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学会在写作中感悟生活,体验情感,享受写作的快乐,是我们要思考的课题。 要让学生乐于作文,就要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积极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寻找、积累材料,从而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大胆地表达出来,写出自己的个性和童真,从中体会写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想让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需要教师用开放的眼光引导,特别是网络的高速发展,为作文教学带来契机,使静态的作文教学"动"起来。教师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提升作文教学水平?本文从利用网络写作资源;利用网络动态资源;利用网络互动平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初中作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写作,富有个性地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理解,通过写作来提升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让写作成为生活的需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促进做人与作文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初中作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写作,富有个性地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理解,通过写作来提升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让写作成为生活的需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促进做人与作文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单元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可以如何帮助学生,让学生不怕单元作文,有写作的欲望并写出真情实感来呢?本文以《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的教学为例,谈提高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作文教学指导的有效性策略:1.制定好学生写作学案,立好单元作文的脚手架。2.促进学生的感性体验,开启习作的情感闸门。3.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掘习作的个性源泉。4.范文引路渗透方法,开启写作思路。5.学以致用展示交流,让作文锦上添花。6.开放空间放手写作,保证普及又促进提升。  相似文献   

9.
单元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可以如何帮助学生,让学生不怕单元作文,有写作的欲望并写出真情实感来呢?本文以《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的教学为例,谈提高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作文教学指导的有效性策略:1.制定好学生写作学案,立好单元作文的脚手架。2.促进学生的感性体验,开启习作的情感闸门。3.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掘习作的个性源泉。4.范文引路渗透方法,开启写作思路。5.学以致用展示交流,让作文锦上添花。6.开放空间放手写作,保证普及又促进提升。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写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活动,它需要多种思维并用,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它是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听、说、读和思维能力,都在写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怎样让学生的作文富有创造,写出新意来,关键在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冲破写作樊篱,让学生放胆作文古人云:“诗言志”。文章应该是一个人真实思想的外现形式,但传统的僵化教学模式,却使许多学生写出了许多“假话”、“套话”、“八股话”,能够真实抒发内心情感的很少。我们在作文创新教学中,首先在内容上大胆突破,提倡“扬个性,抒…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提倡"求真"的精神,一定要学生写出真实的东西,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写作习惯。首先坚持让学生感受生活,引导他们采取不同的感受方式,写出各自的独特的真实的感受,避免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现象。其次坚持让学生写日记,让学生在写日记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最后坚持让学生作文三改一读:即教师改,学生改,师生共改,当堂阅读。培养学生的良好写作习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使学生写出动人的佳作。  相似文献   

12.
冯琼 《学周刊C版》2019,(20):139-139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特别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于作文还一片茫然,不知所措。教师要设置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为学生创设浓厚的写作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写出的作品内容更加充实,情感更加丰富,写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36):48-49
初中作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写作,富有个性地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理解,通过写作来提升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让写作成为生活的需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促进做人与作文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是最富灵性的,它蕴含真情,反映社会生活,作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作文,将使你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对于作文教学,很多语文教师往往束手无策,除本身不善于写作之外,还与不会指导写作有关,其实写作的关键是积累素材,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阅读积累、情感积累怎能写出感人的作文?麻木的情感、不懂得感恩、不懂得感悟往往是现代学生作文的通病,因此让学生通过不断感悟生活、大量阅读、积淀情感以积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没有了兴趣也就没有了情感,要想写出好作文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捕捉瞬间的兴趣火花,让它点燃学生写作的欲望。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连缀在一起,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写作,富有个性地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理解,通过写作来提升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让写作成为生活的需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促进做人与作文的同步发展。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不再是胡编乱造、无病呻吟,而有的是鲜活的故事、个性的感悟,从而收获作文的美丽。  相似文献   

17.
写作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途径.新课标要求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要激发和推进学生关注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意识,能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积极思考、感悟与体验,写出内容详实、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生活是学习的源泉,是写作的源头;只有让学生在生活感悟与体验中表现所思所想,才能写出个性的、新颖的作文.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不仅仅要注重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还应耐心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写作,同时要告诉学生其写出的内容应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够提升作文质量,进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如何写作,并且,学生也会意识到应写出真情实感,以及运用平时积累的词语写出内容丰富、流露真情实感的作文,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本文说明教师落实多样化的引导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感情真实"是我们语文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重要教学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情真意切的作文。但是传统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写作的兴趣,而教学方式单一,训练目的不够鲜明,因而作文教学的效果一直不够理想。因此,我们调动学生情感,让他们能够在将生活的认识、感受和思考有情感地表达出来,从而提到写作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感教学,如何指导学生投入情感写作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最头痛的不是写不出优美的语句,而是不知道写什么,不是害怕写成流水账,是不知道哪些应该是写作重点,其实写作就是对生活的一种记录和情感的抒发,作为教师应该在平时上课时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美,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灵感,为写出更好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