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新星是某些恒星演化上的一种激烈结局,是恒星临死的“阵痛”,是最壮观的天象。一颗爆发的超新星能够发出比一个由数十亿颗恒星组成的整个星系还亮的光,它在几个月内能散发出太阳在10亿年期间所发射的那样多的光。此外,光和其他形式的电磁辐射也仅代表超新星全部能量的一小部分,爆发物质的动能还要比之大10倍。恒星壳层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7):I0015-I0016
<正>每一秒钟,就会有一颗超新星在宇宙的某个角落诞生。这是宇宙中最耀眼的事件,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仅一次爆发就可以让整个星系黯然失色。最近,科学家观测到了一颗名叫SN2014J的Ia类超新星。这类超新星会导致一颗白矮星的彻底毁灭。科学家推测,在两种情况下会形成Ia类超新星。第一种情况是,在一个双恒星系统中,一颗白矮星逐渐从它的伴星中吸收各种物质,使质量不断增加,直到这颗  相似文献   

3.
超新星遗迹     
大质量的恒星寿命将至的时候是“不甘心”默默死去的,它们在临终前会爆发出最后力量,发出的光甚至胜过整个星系的亮度,这就是超新星爆发。爆发抛出物质和星际物质相互作用,形成了美丽的星云,遗留在宇宙中,天文学家通过观测这些超新星遗迹,可以揭示当年超新星爆发的秘密。结合不同望远镜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这些星云如同宇宙中的五彩霓虹灯,正在发出从X射线、可见光直到红外线,各个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  相似文献   

4.
大家知道,一颗恒星要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会突然变得特别的亮,这个时候这颗恒星被称为超新星。超新星诞生一般认为是由于大型恒星内核停止产生新的能量,因自身重力产生的巨大引力导致整个星  相似文献   

5.
宇宙中的大质量恒星在临终之时会发生爆发,在短短几天内释放出相当于普通恒星几十亿年发出的能量,这就是天文学上的超新星爆发现象。虽然超新星转瞬即逝,不过留下的痕迹却可供人们追思它往日的辉煌。就拿超新星1054来说吧,它爆发抛出的气体残骸,形成了著名的蟹状星云,留下的核心部分则成为了一颗中子星,发射着稳定的射电脉冲,所以也被称为脉冲星。  相似文献   

6.
黑洞无疑是一个神秘而又可怕的东西,我们知道其中的一些黑洞是由一些恒星演变而来的。其中,一些黑洞是由超新星爆炸产生的,它在爆炸时有一些物质会被抛出去,而一些物质会急剧收缩形成黑洞。那么,抛出的物质元素由于比较重,像氧和碳什么的,它们会构成新的恒星以及行星。  相似文献   

7.
据国外媒体报道,黑洞作为宇宙中奇特的天体,我们通过认为它们不会发生与超新星爆发类似的物质抛射事件,更多时候认为黑洞可以吞噬一切,物质落入事件视界并形成可视的吸积盘,但有时候黑洞在吞噬恒星物质过程中会释放出伽马射线暴。科学家认为黑洞的质量范围处于100至10万倍,  相似文献   

8.
晴朗的夜晚,我们仰望星空,那些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星叫恒星。在恒星中,有一种亮度起伏变化的星,被天文学家称为变星。新星就是一种变星,但它是有爆发过程的变星。新星在爆发时,亮度会在几日内突然增加10万倍左右,释放的能量也很大。1996年,中国总发电量约1万亿千瓦时,新星每秒种释放的能量,大约等于这一年我国发电量的3000亿亿倍。由此,我们不禁感叹,发生在宇宙之中的现  相似文献   

9.
资讯     
正迄今最遥远超新星被证实"暗能量调查"国际科研项目的科学家们利用大型天文观测设备在2016年8月探测到一颗罕见的超新星。最近,这颗名为DES16C2nm的超新星被证实为迄今观察到的距离地球最远的超新星。发自这颗超新星的光耗时105亿年才能抵达地球,这几乎是宇宙年龄的四分之三。而且,这还是一颗超亮超新星。超亮超新星的亮度通常比普通超新星高10~100倍。超新星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来自这一超亮超新星  相似文献   

10.
黑洞无疑是一个神秘而又可怕的东西,我们知道其中的一些黑洞是由一些恒星演变而来的。其中,一些黑涮是由超新星爆炸产生的,它在爆炸时有一些物质会被抛出去,而一些物质会急剧收缩形成黑洞。那么,抛出的物质元素由于比较重,像氧和碳什么的,它们会构成新的恒星以及行星。比如,太阳是二代或三代的恒星,地球是由很重的元素构成,可以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从字面理解,人们也许会认为超新星是出现于宇宙中的一颗新的星体。其实不然,超新星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超新星爆发之际,正是恒星毁灭之时。一颗古老恒星,做出一次最闪亮耀眼的“谢幕”,百万年后的今天,天文学家们仍能还原出它昔日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正超新星:行星与生命的基础超新星爆发后,形成了许多元素,它们在广袤的宇宙中"历险",以尘埃的形式扩散并且与宇宙中的氢分子团混合。氢分子与超新星抛出的尘埃形成的混合物,会形成下一代恒星以及围绕恒星运转的行星。太阳与地球就是这么形成的。如果没有超新星合成出的物质,太阳依然可以形成,因为太阳主要由氢构成;但如果没有超新星,地球就无法形成,因为地球上的所有金属都来自约50亿年前甚至更早的超新星爆发。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行星的形成是发生在恒星形成后不久,比如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就是在太阳形成后不久,剩余的尘埃在相互碰撞中形成的。但最近,科学家首次观测到,行星也有可能形成于恒星生命的末期。美国航天局利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发现,在一颗距地球1.3万光年的脉冲星周围,围绕着由碎石组成的盘状物。这颗脉冲星的前身曾是一颗巨型恒星,大约10万年前,该恒星在超新星爆炸中坍塌,形成了现在的脉冲星。天文学家认为,这个碎石盘很有可能是恒星末期超新星爆炸后产生的,但又未被完全炸飞。这个弥漫着尘埃的碎石盘与导致地球出现的尘埃物质颇…  相似文献   

14.
超新星是宇宙中突然出现的异常明亮的天体,它是恒星爆炸的产物。典型的超新星在爆炸后几天到数周内,它的亮度就会达到最大值,在一两个月之后就变得黯淡。然而目前宇宙中惊现一颗超新星,它有别于同类,简直是异类了。  相似文献   

15.
超新星是宇宙中突然出现的异常明亮的天体,它是恒星爆炸的产物。典型的超新星在爆炸后几天到数周内,它的亮度就会达到最大值,在一两个月之后就变得黯淡。然而目前宇宙中惊现一颗超新星,它有别于同类,简直是异类了。  相似文献   

16.
正中子星是一些恒星演化到末期经过超新星爆炸之后遗留下的致密天体,一颗典型的中子星质量介于太阳质量的1.35到2.1倍,半径则在10到20千米之间(质量越大半径收缩得越小)。中子星的密度非常高,其内部的物质形态极为特殊,在地球上是找不到这类物质的。这使得中子星成为我们在宇宙中发现的最为怪异的天体之一。尽管如此,中子星的内部其实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很相似。其中最奇特的是,在中子星的内部  相似文献   

17.
黑洞是宇宙中的神秘天体,许多黑洞是由走到暮年的恒星爆炸后形成。根据一般的天文学理论,如果恒星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8倍或更高,其死亡时就会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炸,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众》2011,(1):32-32
抬头仰望星空,很多人会问天上究竟有多少星星。最近科学家发现,宇宙里的恒星总数可能是我们现在估计数值的3倍,也就是说宇宙里有3×10^23(10的23次幂)颗恒星,总沙粒数更多,这大大增加了在地球以外的其他世界发现外星生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280万年前超新星大爆炸改变人类进化过程?这听起来仿佛是天方夜谭的故事,其实是科学家经过最新研究得出的结论:在距今大约280万年前的某一刻,宇宙中一颗超新星突然发生爆炸,并将其恒星残骸抛向地球,当时的爆炸对地球大气层产生了长时间的影响,使得地球上的气候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早期的人类祖先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寻找更充裕的食物来源而被迫四处奔波和迁徙,进而逐步改变了人类的进化过程。科学家宣称,随着对超新星如何影响地球进行深入的探讨,将诞生一门新兴的学科——超新星考古学。找到超新星残骸虽然人类很早就记录下了超新星爆发的…  相似文献   

20.
《发明与创新》2005,(2):37-37
日本名古屋大学福井康雄教授近日确定了有文献记载以来最早的超新星爆发残骸。这一残骸位于天蝎座方向的“G347·3—0·5”。经考证,在中国历史文献《宋史》中,有7处记载了这一超新星爆发。据报道,这颗超新星是质量约为太阳10倍以上的恒星,在其“行将就木”时发生大爆炸,发出异常明亮的强光。中国的《宋史》记载了这一天文奇观,大致内容是在公元393年前后曾发生过超新星爆发现象,这也是最早见诸于文字的超新星爆发记录。福井教授通过名古屋大学设在智利的电波望远镜“南天”发现了这一超新星残骸,残骸距地球约3000光年,爆发发生时间距今约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