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庆修 《教书育人》2006,(10):45-45
现象一:幼儿园“开”到家门口。每天清早、傍晚,几辆城区幼儿园的大客车便穿梭于城乡结合部,接送幼儿上下学。这种做法,看似方便了家长、孩子,实则在与农村幼儿园抢夺生源。现象二:父母进城“我”随读。学期初,总有不少学生家长到校申请孩子转学。他们有的在城里有了固定的住所,让孩子回到身边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城里教学条件好,宁肯投亲靠友也要把孩子送到城里。现象三:初中学校招生难。合点并校后,每个乡镇只留一处初中学校,学生大多离家几十里路,上下学极不方便,因而家长就会想方设法选择离家近一点的学校,甚至不惜重金,送到城里一些寄宿制的实验学校。我校今年小学毕业生接近100人,可真正到乡镇初中读书的还不到80人。  相似文献   

2.
“你的孙子不属于我们招生范围内的学生。我们不能收。”“原来的学校不收这个孩子.我才带他到这里来报名的。”“学习差了,影响班上的成绩,你还是让他回原来的学校读吧。”“我去了几次都报不到名啊!”……  相似文献   

3.
《南昌教育》2009,(10):35-36
一年一度的小学毕业考试落下大幕。今年,天津市改革初中招生制度,把60%的优质高中初中部的招生指标按比例分给每所小学,由各小学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向招生学校等额推荐,最终实现“小升初”全部免试入学。然而,一项要把小学生从“小升初”争战中解脱出来的新政,许多家长却不买账:缺少了可以量化的考试“硬杠杠”,推优标准如何保证科学公正?一些家长甚至表示,因为不配套,这样的改革实际变成了“不考学生、考家长”。  相似文献   

4.
2002年4月,桂林市长海实验学校计划面向全市招收两个班的初中一年级新生。消息传出后,每天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报名面试那天一大早,校门口就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校门刚打开,前来的学生和家长就一拥而入,把负责招生工作的校长和老师围个水泄不通。问家长们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长海实验学校读书,他们的回答几乎是众口一词:“长海实验学校办得好,教育质量高。送孩子到这里读书,能成人又能成才。”据统计,当天前来报名面试的学生就达700多人,加上陪同的家长,学校门口的交通几乎被堵塞,招生工作出现了火爆的场面。这是一所什么样…  相似文献   

5.
又到学校招生时。就在家长们“各显神通”,绞尽脑汁试图把自己的孩子“塞”进最好的学校时,天津市政府的一纸通知引起舆论哗然:所有改制小学和不符合独立事业法人、独立校园校舍、独立财务管理、独立教育教学规范要求的改制初中、高中全部停止招生。据悉,其他省市也陆续出台了类似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当前,职业学校招生越来越难,大量差生,双差生进入职业学校的校园,他们上职业学校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干不了活,家长让他们到职业学校来长长身体,将来当兵或出去干活;有的是家长管不了,高中又考不上,让他们到职业学校叫老师管管;有的是家长看到人家的孩子都上了高中,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呆着,怪丢人现眼,不用考试,到职业学校去上学,  相似文献   

7.
每当新学年开始,都有孩子要到新学校报到。这不一定是每个孩子和家长都高兴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没有考进重点高中或重点初中的孩子的家长。是的,你的孩子必须在这个很一般,甚至是全市最差的学校读书,但你决不能放弃。以下这个发生在我家的真实的故事会给你一些启迪,让你去鼓励并引导自己暂时表现得不够优秀的孩子。我的孩子小时候反应慢,思想行动不灵敏,而且从小学到中学又一直在“差校”就读。在一般人眼里,这样的孩子要想考进大学是没有指望了,然而我偏偏不信这个邪,坚持用新的家教理念去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终于使“笨鸟”飞进了重点大学。…  相似文献   

8.
杨杰军 《农村教育》2006,(12):27-28
针对当前农村地区中职教育招生市场的诸多混乱现象.提出了改变现状的六点对策及思路。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及地方职业教育工作大会精神的2006年,各地教育部门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机构)纷纷加大马力,抓住机遇扩大中职办学规模,招生计划在去年基础上大幅增加,因此,中职招生便成为各校上规模上档次和促发展提效益的关健要务,使得中职招生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招生“绝活”呈“道高一尺,魔高一文”之势。在西部一些地区,随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乱现象,如在某贫困县.人们可以说是谈中职招生色变,主要原因是:1、在校高中生、大学生屡屡收到中职学校入学通知书已属家常便饭,教师、干部、职工.甚至离退休老同志也荣幸被中职教育学校“录取”也不新鲜了:2、中职学校入学通知书满天飞.一名初中毕业生一般要收到20多份“录取通知书”,多的要收到50来份;3、针对农村孩子上中职难的现状,打着“勤工助学”的旗号,“免费入学”、“零收费”和“包高薪就业”及“免费接送参观”等“免费午餐”式的诱惑式招生广告成了部分中职学校招生的上方宝剑;4、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发生的特大车祸,22名出门求学的花季少年命丧牛栏江。带他们走不归路的是一名违规中职招生的外地人员,此血案使家长心有余悸;5、中职招生人员有教师、职工、干部、学生。退休同志、小商小贩及进城务工人员等,他们“深入基层”——三番次进入农村初中毕业生家庭游说,使昔日的“一家有女百家求”,变成了如今的“家有初中毕业生,中职招生人员踏破门”,家长和学生无所适从。躲不胜躲。对中职招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使招生规范的正规职校也深受其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选择,也妨碍了中职的正常招生。类似现象的产生和泛滥,这必须引起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及时予以有序蔬导.加强规范管理,保障中职教育的健康、有序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怪现状之一:校长玩“失踪” 据了解,每到暑假中小学报名之时,一些名校的校长就开始东躲西藏,因为托人情、找关系让孩子上学的人太多。有时校长连家也不敢回,手机索性关机。“学校的招生名额毕竟有限,找你帮忙的都是亲戚朋友,兜里塞满了各级领导打招呼的条子,得罪了谁都不合适。”一位校长这样诉说自己的苦衷,“上班躲进办公室,轻易不敢露面,生怕熟人找上门来。”  相似文献   

10.
<正>去到一所新学校,趁着家长还不认识新校长的“空档期”,与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闲聊。家长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了很多对学校的看法甚至不满,吴雪琴就“混”在家长中间,倾听他们对学校的真实想法。“这是了解学校的基础,也是办老百姓满意教育的开始。”蓬安县周口小学校长吴雪琴以此为治校之据。与教师一起家访,与家长处成邻里关系、朋友关系,吴雪琴从任校长开始,就把家长当成学校教育的“同盟军”。  相似文献   

11.
又是一年高考时,关于志愿填报各类型的招生咨询会纷至沓来,让考生和家长应接不暇。笔者所工作的院校每年也会参加很多类似的招生咨询会。在会上,经常有考生和家长向我们提这样的问题“我的孩子考了XX分,上你们学校有希望吗?”  相似文献   

12.
《广西教育》2007,(12C):44-44
出国读高中,如今成为一些家长送孩子读大学的“捷径”。日前在浦东举行的一场国外宿制高中大型招生会上,前来咨询的大多数高中生家长认为,送孩子出国读高中,  相似文献   

13.
曹璇 《教育》2011,(8):38-39
前不久,一家报纸报道了武汉某小学的入学考试不仅考学生,还要“考家长”,于是立即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考家长”事件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该小学政教处的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实际上“考家长”“给家长打分”的说法是子虚乌有:“学校发给考生家长的只是一张调查问卷,绝不是一份考卷,这是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例行的招生问卷调查,学校实施这项问卷调查已经有3年时间,根本没有所谓的家长成绩占学生考试总成绩比例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郭向阳 《贵州教育》2012,(11):48-48
很多家长都喜欢有意无意地拿孩子去炫耀,比如:我的孩子钢琴考了多少级,我的孩子会背多少首唐诗,我的孩子考了全校第一……当然,这不是现在才有的,从很久以前开始这种现象就存在了,“光宗耀祖”、“荣归故里”等词语都反应出了这一问题。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表扬、赏识是很有必要的,一个经常被表扬,被赏识的孩子容易树立自信,容易成为一个自信的人。但是,这里的表扬、赏识都是有度的,不是没有原则的对孩子说:“你真好!”“你真厉害!”“你真棒!”也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让孩子不停地得到来自周围人的赞誉。  相似文献   

15.
今年,我市建立了招生市场,职校招生首次全部进入市场。我在应届初中毕业生及家长中作了调查,总的感觉是较多的人在选择学校时比较盲目,主要目标还是盯着普通高中,对职校的办学形式及学生的出路知之甚少。另外,近几年生源人数一年比一年少,今年是最低谷。招生市场的“行情”是僧多粥少,当属“买方市场”,也就是说,在市场上的主导权、选择权均掌握在考生及其家长手上。现实逼得我们这些书生校长走进了“生源争夺大战”的市场。此时,我想起了做广告。怎么做广告呢,我使出了“三招”:   第一招:当好学校的形象使者   今年 4月…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先来看三组镜头:镜头一:某小学五年级教室传出的歌谣——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镜头二:某学校大门外家长的议论—一家长甲:哎,模拟考试的分数出来了,你孩子考得怎么样?家长乙:别提了,孩子成绩不太理想,刚好90分,你孩子呢?家长甲:我孩子考了99分,可还是排在第三名!镜头三:某校教师办公室的谈话——教师甲:现在课程改革后,考试如何进行?教师乙:我认为课改后,仍需要考试。  相似文献   

17.
《西北职教》2005,(3):37-37
“我到地方去.主管教育的领导一般都会让我去看他们的一中,”教育部部长周济说.“我告诉他们,不能光让我看县一中。我特别要看职业教育中心.今后职教中心的招生规模要超过县一中。”  相似文献   

18.
朱凌 《家长》2010,(1):1-1
朋友一个劲地对我念叨,我说:“孩子不争气,这次考试只考了第五名。”我笑着说:“第五名还不好吗?已经够好的了。”朋友接着说:“你这是什么心态,现在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第一?”  相似文献   

19.
“今天你给我一个孩子,明天我还你一个栋梁”。这是一所学校在招生时打出的标语。看到这条标语,我联想到包治百病无所不能的医药广告。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孩子是千差万别的,栋梁不需要那么多,也不可能人人成为栋梁,更多的人是一块砖、一根椽,  相似文献   

20.
十一、中秋合在一起放长假了,孩子满脸阳光地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把学校致家长的一封信和两张登有家教内容的校报给了我.并说.看看吧。然后写读后感。我浏览了这两期校报,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美国著名漫画家西德尼.哈里斯的一句名言:“你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东西除了好的习惯。就是美好的回忆。”自从孩子上初中。看着他愈来愈重的书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