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今译是彝文古籍整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彝文古籍翻译的重要形式,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开展彝文古籍今译,是普及彝语文、研究彝学和丰富彝文古籍翻译体例,推动彝学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彝文古籍今译应遵循"信、达、雅"的基本原则和最高标准,应注重底本、译本内容的完整性和对原文的忠实性,准确理解和表达原文风格,注重原文的民族特性和时代特点,力求避免错译、乱译、死译等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
彝文古籍索引是专指以彝文古籍为检索范围的索引,是一种查检彝学图书资料的学术工具。编制彝文古籍索引是彝文古籍整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彝文古籍整理的薄弱环节。目前,彝文古籍索引编制存在思想认识不足、学科理论知识及方法论准备不足、检索手段落后、检索效率低等问题。彝文古籍索引编制,要充分结合彝文古籍特点,借鉴古今国内外索引编制的先进经验,不断累积学科理论知识,强化方法论研究,培养索引编制人才队伍、开发专业“彝文古籍索引编制系统”等,丰富彝文古籍整理内容,提高彝文古籍整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论黔西北彝文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文古籍文献不仅蕴藏彝族历史文化,更蓄存有中华远古文明,是地方文化繁荣发展的宝贵文献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通过对黔西北地区彝文古籍资源分析,探讨彝文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原则、存在的问题及数字化技术的选择,对于实施彝文古籍文献科学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彝文古籍记载有最古老的文化内涵,是蕴藏中华远古文明的另一宝库.但因各地彝族早期就习惯按自己所操方音口语,混用同音字、多形字写作或抄誊,形成各地"书不同文".严重地障碍了民族语言文字的交流与传承.因而必须对彝文古籍进行"深层次研究".在确切落实其记载内容的条件下,将滇、川、黔、桂超方言通用彝文,代换原书中同音混用字或多形混用字,这样在各地彝文古籍中实现"书同文".对这一重大事业,要高瞻远瞩,克服自私保守,与时俱进.在实现"书同文"之后,原同音字、多形字混用的彝文本,与换上超方言通彝文的新本,长期并存,以备研究.  相似文献   

5.
《滇南彝文字典》将推动彝学研究进一步发展。因为,这是一本由彝文研究者同时又是毕摩传承者编著的字典,是在彝文规范的过程中提出语境视角的字典是在广泛研究彝文古籍和翻译彝文古籍之后的产物, 前后历时23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历史学和彝学研究的角度指出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如清气浊气论 ,青红白黑黄的“五色观”、“天、地、人”三才文化 ,刻划文字 ,古天文历算 ,人体科学的古老概念 ,“变”哲学的渊源等在众多彝文古籍中均有记载 ,彝文古籍较多地保存了中华远古文明的老根子 ,彝文古籍跟汉文古籍一样同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宝库。  相似文献   

7.
彝文是彝族古老的文字,用彝文书写的经籍文献卷帙浩繁,但是,由于彝文古籍一向以钞本传承,没有统一的字形标准,传抄者对彝文笔画的书写随意性大,错字、别字、异体字十分泛滥,为彝文古籍整理带来极大的困难,严重阻碍了彝文的传承和发展。所以整理彝文,当从文字入手,而笔画是构成文字的最小单位。对传统彝文笔画的类型、特点、笔画顺序的书写规律进行初步的分析、归类和整理,为彝文整理、彝文教学以及彝文字形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云南彝文古籍同川、黔、桂三省(区)彝文古籍,其载体、体裁样式及内容而言,涵盖面较广,其内容涉及彝族社会的各个领域.但在现代化语境下,无法很好地完成彝文古籍的抢救与整理、保护与传承、利用与开发.因此,云南彝文古籍数据库资源共建共享很有必要,并就此提出合理、可行的云南彝文古籍数据库共建共享的对策措施,以期实现云南彝文古籍资源共享,也对加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弘扬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中小学彝文教学工作会议最近在西昌召开。会议着重讨论了四川省彝族地区中小学开展彝文教学的指导原则、发展方针、工作步骤和具体措施。大会认为开展彝文教学,必须遵循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量力而行、分类指导、讲求实效的原则。实行两种教学体制并举的方针,即各科用彝文教学,同时开设汉语文课;各科用汉文教学,同时开设彝语文课。工作步骤分两步走:八十年代主要抓好彝文扫盲,在彝族中小学全面开设彝  相似文献   

10.
彝族人们用古彝文编写了大量的彝文典籍,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信息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笔遗产,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实用的、多功能的古彝文字库,从而为实现古彝文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彝族学者普璋开自2001年开始以个人身份同澳大利亚学者大卫·布莱德利合作,翻译海外彝语南部方言区古籍以来,计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到2014年,大卫先生陆续寄来从法国、英国和中国台湾等地采集的2000余张彝族南部方言区彝文古籍文献影印件.普璋开根据这些影印件复抄经书100余卷,四行体翻译40余卷100多篇经文,为海外彝语南部方言区古籍文献的抢救性翻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要抢救和保护海外彝文古籍文献,应加强与海外合作,以数字化保存古籍文献的同时,加强翻译和出版,以便更好地传承彝族文化经典和中华文化的历史根脉.  相似文献   

12.
从彝文古籍中“十生五成”图推算十月历和“五生十成”图推算十二月历的文化内涵,论述彝族天文历法的独特性。又从“五生十成”图、“十生五成”图分别与《河图》、《洛书》对比,其图象、论理完全一致,看出彝汉古文化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13.
彝汉英文字形态对比--超方言通用古彝文信息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深层次研究内涵八千至万年前中华远古文明老根子的彝文古籍,实现彝文古籍现代信息处理,需要建立一套超方言通用古彝文计算机字库。对比文字学中六书造字规律和彝汉英三种文字的结构及笔画形态,发现彝文字与汉字造字结构,彝字、汉字与英文字母在笔画形态上有相类似的情况,因此,完全可以实现超方言通用古彝文进入现代信息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知网、读秀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等公开的数据平台进行检索和分析,中国彝学2017年度的研究情况,社会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最多,表明彝族和彝族地区的社会问题受到的关注度是最大的,其间有包容与交叉关系的研究有教育、管理、政治、宗教等学科,也处于热门.历史、经济、文学、艺术、古籍的研究,保持了传统的优势地位.而对海外彝族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是本年度学术研讨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5.
王明贵近30年来在彝族文学、彝族历史、彝族文化等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相当丰硕的,为贵州彝学、中国彝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彝文古籍跟汉文古籍一样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而在某些方面,更显出特别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作为彝族创世史诗的《査姆》,不仅是我们了解古代彝族生活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远古生活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和重点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7.
乌蒙山是彝族六祖分支的地方,是东部彝族的主要聚居地。在乌蒙山区彝族丧葬仪式上必有"恳合呗",毕摩唱诵彝文经书、孝子跳铃铛舞和唱孝歌。关于"恳合呗"中的铃铛舞起源有多种说法。通过汉、彝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结合"恳合呗"的历史传承和地理分布进行研究,通过汉文文献、彝文文献、口碑文献、丧葬仪式中的铃铛舞等,探析彝族丧葬习俗和"恳合呗"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彝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它是一门研究彝族文化及其历史变迁等方面的综合性学科。纵观近20年来,贵州的彝学研究工作成绩斐然,其研究成果囊括了彝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得到提升,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实现了各学科领域的密切结合,不断将彝学研究引向深入。在新时期,贵州彝学研究也面临着时代转型,突出表现在迫切需要大力培养科研人才,实现研究理念的转变和理论构架的建立,加强本位视角和应用型的研究,积极打破学科界限和壁垒,不断开创新的研究方法,促进彝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第三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在总结了我国几十年民族教育经验教训后强调指出:“发展民族中小学教育,一定要在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凡是有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应使用本民族的语文教学,学好本民族语文,同时兼学汉语汉文。”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几千年来,古老彝文在记录、保存、传播和发展彝族文化,推进了彝区社会发展。同时,由于历史的局限,失去人身自由的奴隶和大多数处于饥寒交迫的彝族人民失去了学文化的权利,文盲充斥,愚昧落后,直到1952年,全凉山彝族成年人中能识彝文…  相似文献   

20.
彝文书法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具有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率意表现的特点。传统彝文书法主要有抄本手书、竹木简牍、金石铭刻、甲骨、兽皮等表现形式,字体具有鲜明的地方差别和文化创意性。彝文书法与汉字书法都源于实用文字的书写,有着相似的表现形式。探究彝文书法创作表现方法,就是要让它在当代艺术发展长河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与传承,繁荣和发展彝族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