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高中衔接时期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剧变时期.高一新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走过了一段黯然神伤的历程.以人为本、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与发展,是教育永恒的理念,关注这一"群体",探究心理问题的缘起,给他们以真诚的关怀与帮助,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撷取一些高一新生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问题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于寄宿制高一新生心理问题,首先分析了导致其心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然后从家庭支持这一因素入手,分析了发挥家庭作用帮助寄宿制高一新生缓解心理问题及其压力的有效策略及其途径,旨在帮助寄宿制高一新生平缓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更好地融入学习及生活中。  相似文献   

3.
黄芳萍 《广西教育》2010,(26):39-40
高一阶段是学生人生转轨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问题高发的时期。作为新生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有责任及时了解新生的心理变化状况,在他们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予以疏导和解决。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A1):5-6
目的全面、真实的了解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高一学生心理档案,为预防和改善高一新生心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在统一指导语下对武山县一中高一新生1000名高中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400份有效问卷作为分析样本,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SCL-90所调查的样本九项因子与全国中学生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心理问题的与学生的性别、班级、户籍有明显关系。结论高一新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其产生与学生对新学校的适应情况、人际关系、学业压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学阶段是学生由幼稚向成熟转化的重要阶段,它给每个学生带来修正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处在初高中衔接阶段的高一学生,在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后,难免会产生各种不适应,出现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失落、自卑、焦虑、自我中心等,教师应针对高一新生常见心理问题进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郑州市一所普通高中高一新生共500人施测。结果显示:高一新生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者占21.4%,从单个因子来看,严重程度由高到低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除“躯体化”、“恐怖”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并且差异特别显著。男女生、城乡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某些因子上也有显著差异。这说明高一新生处于角色转换和适应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和消除不良心理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了解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方法:运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采用SCL-90工具对高中新生进行测试。结果:(1)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5.12%,其中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17.20%)明显高于男生(13.78%),在班级类别上心理问题检出率没有差异;(2)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与全国中学生常模相比在强迫、焦虑因子差异不显著,其余因子和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除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高于常模外,其余均低于常模水平;(3)六安第一中学高一学生的心理问题由高到低分别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症状、敌对症状、抑郁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结论: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女生较男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高一阶段既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又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特殊时期,还是开始由家庭迈进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非常时期。多数高一新生由原来在家生活、在校学习的走读生变成生活和学习全在学校的寄宿生,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变,必然给他们带来烦恼和困惑,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甚至诱发一些  相似文献   

9.
王永贵 《教师》2011,(16):123-124
每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后,总有一些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有些不适应新环境,从而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上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甚至直接导致学生辍学。因此,作为高一班主任,我们要善于发现高一新生心理问题,从中分析其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和措施,让孩子共享阳光的光辉。  相似文献   

10.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郑州市一所普通高中高一新生共500人施测。结果显示:高一新生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者占21.4%,从单个因子来看,严重程度由高到低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除“躯体化”、“恐怖”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并且差异特别显著。男女生、城乡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某些因子上也有显著差异。这说明高一新生处于角色转换和适应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和消除不良心理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高中是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进入高一,面对新的环境,学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认识新生的心理问题,采取及时的对策,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毛建清 《班主任》2004,(11):31-32
初高中衔接时期是一个生理和心理遽变时期.大部分学生的适应性是很强的,能迅速调整,坦然过渡;也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关注这些学生,探究他们心理问题的起因,帮助他们走过这段不平坦的心路,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选取几例高一学生中比较普遍的、有代表性的心理问题,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13.
陈都龙 《教育艺术》2006,(12):68-69
高一新生是高中阶段最活跃,最有朝气和最有可塑性的群体,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高一新生能否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他们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高一新生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有责任及时了解高一新生的心理变化状况,在他们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予以疏导和解决。  相似文献   

14.
【活动目的】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尤其是新生,他们面临着诸如环境适应、学业问题、人际交往、自卑、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为了使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我们尝试开展校园心理剧这种心理辅导模式,通过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中的人和事,给学生提供互助的氛围和平台,提高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能力,使学生学会心理调节,减缓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重视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山东高密市一中王玉兵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去年曾做过一次学生心理适应性测试,其中一个项目是让高一新生书面回答入学以来最忧虑和关心的问题。从材料可以看出,初入学的第一个月是新生各种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峰期。许多学生由于不能适应新的学...  相似文献   

16.
沈嘉华 《语文天地》2012,(10):10-12
中学阶段是学生逐步走向独立人生道路的转折点,是一个由半幼稚半成熟逐步走向独立和自觉的关键时期,这期间极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尤其是对高一新生来说,由于青春期的发育,环境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提高,许多学生感到不适应,会出现许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高一新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倾向性问题及其对高一英语教学开展的影响,提出了教师应重点把握好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准教学切入点和均衡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从而帮助高一新生迅速实现转变,奠定高中英语学习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针对初高中衔接时期的各种普遍的,有代表性的心理问题,结合学校“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开发师生潜能为主线,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和新课改精神,对高一新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烦恼提出“减压增效”的思考,旨在让学生尽快地走过这段崎岖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9.
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高一新生们,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提高,许多人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也出现种种困惑、痛苦。其实,这种对新环境暂时的不适应也是完全正常的,很多人都曾有过。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也正是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和发展自我的一个过程。这种不适应经过有效的调适,可以消除。为了让高一新生顺利完成初高中的过渡,不走过那段黯然神伤的心理历程,现将高一新生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问题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20.
郭秀艳 《考试周刊》2009,(18):111-112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密切相关。高一新生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高中英语学习方面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因此教师要注意高一新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