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5):14-15
竿的调性:指的是整支竿体承载重力(中鱼)后,呈现出的弯曲程度,也就是竿的软硬度。上次阿牛遇上一尾0.5千克重的鱼,竿梢无法抬起,竿体的弯曲度很大,很显然他使用的是支软调性的竿子。而这次他换了一支超硬调的竿子,同样重量的鱼,一下子就被他飞上岸来。可见软硬度不同的竿子,起鱼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同时,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测定竿子的调性,可以通过承载同等重量的物体,  相似文献   

2.
郅辽 《钓鱼》2005,(15):43-43
尽管有了调性概念,但硬调不硬,三七调的钓竿中了大鱼之后照样挺不起来。以此评价钓竿会引起许多争论,甚至针锋相对、各不相让。然而硬竿跑鱼,软竿也难逃一劫,问题是操作中怎样抓住控鱼中的转机,扬长避短。如果不管硬调、中硬调,提竿后都是“横8宇”遛鱼,就难保成功了。  相似文献   

3.
刘定龙 《钓鱼》2010,(20):20-21
钓鱼离不开鱼竿,并因鱼竿的长短、轻重、粗细和软硬形成不同的技术。自两岸钓鱼交流引入“调性”概念之后,鱼竿的分类更细。例如手竿有中硬调、硬调、超硬调和极硬调,区别于不同对象鱼有鲫竿、鲤竿、虾竿和中通竿,抛竿又细分为船竿、抛竿、矶竿、筏竿、路亚竿和飞蝇前打竿等等。一种竿对应着一种鱼也形成了不同的钓法和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4.
胡晓飞 《中国钓鱼》2003,(12):42-42
大多数钓友到渔具店买鱼竿,看到竿的包装上写着硬调、超硬调等字样。而实际一比较,发现有的l硬调竿比超硬调的还要硬,钓友们不得其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5.
钓鱼离不开鱼竿,并因鱼竿的长短、轻重、粗细和软硬形成不同的技术.自两岸钓鱼交流引入"调性"概念之后,鱼竿的分类更细.例如手竿有中硬调、硬调、超硬调和极硬调,区别于不同对象鱼有鲫竿、鲤竿、虾竿和中通竿,抛竿又细分为船竿、抛竿、矶竿、筏竿、路亚竿和飞蝇前打竿等等.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钓竿的含碳量?钓竿的含碳量是如何确定的? 碳素钓竿有很多品种,但是从每节竿来看不外乎有如下三种形式:一是缠绕成型的,二是搓卷成型的,三是挤拉成型的。其中搓卷成型的又分包碳竿、混杂碳纤维竿和全碳竿三类。通常一支钓竿是由多节组成的。由于钓竿强度和调性的要  相似文献   

7.
钓竿的调性     
在辞海中调性为“音乐术语”,指音乐作品中所体现的调式特性,即调式中各音对主音的倾向性和各音间的相互关系所造成的一种性质。 采用一个艺术术语“调性”衡量钓鱼竿的品质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又是从哪种外国文字翻译过来的,尚不得而知。美英调性一词为action或activity。词意为动作效果、行为、敏感性。日本钓鱼竿资料中“调性”指的钓鱼竿的性能。外国商人们常用钓重后,竿的弯曲形状来约定钓竿的调性,并分为七种:超软调、软调、中软调、中调、中硬调、硬调、超硬调。我国惟一可查文件QBH1476-1999中华…  相似文献   

8.
《钓鱼》2007,(24)
(三)钓鲫鱼的钓组1.钓竿。以12尺(3.6米)到18尺(5.4米)的硬调和超硬手竿为主。只要外界条件允许,竿子的长度能用短不用长;对竿子的调性选择方面,上鱼快、鱼体大则用超硬调,上鱼慢、鱼体小用硬调竿。  相似文献   

9.
李益 《钓鱼》2005,(9):39-39
一、钓具选配技巧 选择调性较软的竿:因鲫鱼个体较小,吃钩动作不大,故要求竿梢的弹性要好,调性偏软的竿,竿长在2.7米~3.6米均可,钓线可用0.25毫米~0.3毫米,既不能太细,也不能太粗,太细中大鱼容易断线,太粗了钓线的反作用力大,线无法绷直会减弱鱼中钩的信号,还会发生钩饵移位。  相似文献   

10.
王思 《中国钓鱼》2006,(9):10-10
一、钓具。1.手竿。最好使用8米以上的超硬调碳纤手竿或玻璃钢手竿,既能钓远,又能钓近,还能拉远人与钓点之间的距离,具有隐蔽性,不易惊鱼。为了增强手竿的结实度和垂钓时钓饵落点的稳定性、准确性,使用时,可将手竿竿梢的第一节拿掉,在第二节竿尖后约5厘米处绑牢主线。  相似文献   

11.
钓语别解     
之晔 《钓鱼》2006,(13):15-15
调性 来自海峡那边的钓具术语。在钓鱼界流行,简单理解就是钓竿在承重状态下出现的弯曲程度。以及与竿长的关系。比如用长度和直径相同的钓竿,挂一个相同的重量,甲竿前端占竿长30%的长度弯曲了:乙竿弯曲了20%的长度:丙竿不弯,仅在钓竿中段有一个微微的弧拱……如果把甲称为硬,乙就是超硬,丙就是极硬。  相似文献   

12.
吕健 《中国钓鱼》2005,(1):26-26
一.首先要有一支4.5米的手竿,收缩长为60~70厘米(这样便于携带),调性一般为超硬;再到渔具店配上小眼不锈钢环(比矶钓竿的环过线孔小),一个不锈钢小轮,50米直轻0.235—0.285毫米强力线,绕在轮上,将轮用不干胶带固定在竿上(距握竿处20.30厘米为宜)。线组与台钓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3.
钓竿选择。在河道使用抛竿垂钓鲫鱼不挂铃铛不挂浮漂。应选择软调竿,若钓竿过硬,当小鱼吸食饵钩时,会导致人口信号很难通过钓线传递到竿尖,或是信号非常微弱,造成竿尖不摆动或摆动很小,此时会无法很好地判断提竿时机。最好选择1.8米左右的竿。软调短抛竿具有使用方便,投竿灵活省力的优点,尤其在气温较低和鲫鱼较小时,软竿尖可以非常清晰地反应出鱼咬钩的动作。  相似文献   

14.
刘定龙 《钓鱼》2009,(8):16-17
台钓竿有软、硬调之分。大多数钓友的鱼竿数量有限,喜爱选用有一定通用性的“中硬调”鱼竿,¨一根鱼竿打天下”。竞技钓讲究的是“更好”、“更强”,选竿时会对鱼竿的调性作较多的考虑。在叙述鱼竿的软硬调之前,我们先整理一下关于软、硬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于洁 《中国钓鱼》2001,(2):14-14
一、竿具配用不当。在水草、芦苇、竹桩等障碍物中钓鱼用软调手竿配长线,稍大一点的鱼上了钩,一次提不出水面,钻进草从之中,造成损竿、断线、折钩跑鱼的现象。在精养塘中(无水草障碍物等)钓大鱼,使用硬调或超硬调手竿配短线垂钓。大鱼上钩了,竿无弹性,线短又无法遛鱼,极易拉豁鱼嘴唇,或断线损钩跑鱼。  相似文献   

16.
春末夏初,野钓河滩时,若碰上缓坡河滩或河水乍退岸边有淤泥,或要找远处水草下钩,都需要长竿垂钓。但超8米长竿,若玻钢竿太重,碳素竿则价高,在通常季节使用率不高。而钓滩时一般又不需长竿。为在春钓滩时能钓远,我试用常用两副钓竿配接增长方法效果不错。我常用的一副是普通30型7007玻钢长节手竿,一副是5410半碳短节手竿,套接成8.6米长手竿。  相似文献   

17.
《钓鱼》2009,(14):57-57
宝熊钓竿的定锥莰合设计,是一种经过精密研磨完成后与竿节接合面密封接续的高级莰合技术。可完整发挥素材调性又不易断竿,造就出优异手感与均匀力量传导。  相似文献   

18.
王思 《中国钓鱼》2007,(9):13-13
夏季,是垂钓草鱼的黄金时节,用手竿在鱼塘浮钓草鱼,既刺激又过瘾,可谓别有一番情趣。一、钓具组合。用6.3米以上超硬调碳竿1支;用3号强拉力尼龙线为主线,齐竿长,脑线用与主线同质的2号线,长10~15厘米;用伊势尼11~13号上黑单钩或双  相似文献   

19.
黄旺意 《钓鱼》2008,(2):24-25
钓组的配置,一般主要是指竿、线、钩、标等钓组原件,在垂钓之时根据不同的鱼情,水情以及所钓鱼种而进行的合理搭配。休闲野钓时,有许多钓友往往疏忽了这些钓组原件的合理配置。例如:在选置钓竿时,喜欢选购硬钓,超硬调及手感轻的碳素钓竿垂钓各种鱼情的水城:配置钓线时只注重钓大鱼时用粗线大钩,钓小鱼时用细线小钩,不考虑钓竿调性、长度及承载的最大拉力,  相似文献   

20.
钓鱼竿的调性 竿的调性是指钓鱼竿竿体的软硬程度。调性的划分在于使钓竿适应于垂钓不同鱼类、不同的钓法的需要,以及为满足钓鱼爱好者的习惯和爱好而设计制造的。调性的区分方法是:将钓竿全长划分10等段,水平持竿,于竿体自然弯曲形成的弧度的切线点所在位置,为判定调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