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然后提出了中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包括开设一系列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定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营造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三观".教师将其合理渗透到中职思政教育中,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文章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教育的意义,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中职思政教育内容的共通性以及中职思政教育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德育教育之根基。德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处世、修身思想渗透到德育教学中,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王需 《文教资料》2013,(34):56-57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是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作者旨在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渗透作用,探究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为更好地从事中职学校德育各方面的研究提出见解。在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中职生的德育实践中。通过积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渗透作用,丰富教育手段、拓宽教育栽体、创新教育方法、营造教育氛围,为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全新视角,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目标。并期待通过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对中职德育的渗透作用,对加强中职德育领域研究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德育内容的进一步选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课题结题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乐 《文教资料》2013,(28):43-44
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并把它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发扬光大。本文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育人价值,能够广泛地应用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且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培养思想价值观念正确并且具有较高德行的优秀青年人才发挥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高质量高效率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形成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的融合做了探索和实践:以中职语文课程为载体,开发课本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依托,继承发扬中华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合理使用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潜移默化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为抓手,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新加坡不同时期以儒家伦理开展学生德育的实践进行考察,提出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应在当前我国学生德育中充分发挥作用的积极主张,并根据新加坡以儒家伦理开展学生德育教育的特征与效果,提出了提升我国学校中华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价值的思路:1.端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2.在规划我国学校德育文化体系时积极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华;3.在德育中加强科学精神教育;4.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合理利用时注意体现学生的生活需要;5.把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落实到社区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我国教育部于2014年正式颁布的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课程与教材体系中,提出中学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教学过程中应当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来说,一线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知识内容,合理补充与延伸课本知识,把传统文化真正渗透到课堂中来,培养初中生的文化自信,陶冶其情操,在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中去接触和了解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对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陈林 《江苏教育》2023,(2):26-28
“文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高频词。中国的学校无论进行怎样的文化建设,都不能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无论进行怎样的文化叙事,都需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一种“理解”的方式进行:解释与阐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溯源中形成学校文化认同;应用与洞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照中演绎学校文化叙事;神入与自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持中实现学校文化的传承与超越。只有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根”的作用,学校才能准确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理念滞后、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方法单一,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转变观念,充实教学内容,探索多种教学途径,树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2.
王宏 《教师》2012,(24):122-122
中等职业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教师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之中,既适应形势的需要,又可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文章从教师角度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3.
芦萍 《学周刊C版》2023,(34):28-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先贤的智慧以及千百年来的民族精神、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中职语文课程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平台,要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就必须以语文教学为主阵地,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本文主要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原则,立足语文课程目标和实际学情,探索融合传统文化的教学路径和手段,以期培育学生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素养,增强中职语文教学的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根与魂。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物质文化、中华优秀传统精神文化,还是中华优秀传统制度文化,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学校美育工作,应坚持正确导向,传承文化经典;结合时代要求,力求浸润无声;尊重教育规律,满足迎合学生需求;整体协同规划,科学合理布局等。其实施路径包括:重视传统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历史自信;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发挥美育的铸魂功能;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弘扬美育的教化力量;提高创造创新能力,彰显美育的育人价值等。  相似文献   

15.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有效性,增强中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使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更好地为新时代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通过调研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及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在理念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坚持与德育有机结合;在实践做法上,通过融入式教学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为中职思政课有效教学探索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到思政课教学内容中,尤其是要加大对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要素的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弘扬。这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德育教育中主渠道的作用,更有助于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7.
崔发展  余靓 《唐山学院学报》2023,36(5):35-39,51
延安时期,中共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政治动员的重要媒介,这既是当时推动理论普及、进行文艺创作、开展学校教育的必要举措,也是应对思想斗争、促成团结抗日以及争夺文化战线的必然要求。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政治动员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当前转变话语方式、创新文艺形式、改革教育模式以动员全民踊跃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课本中经典的文学作品作为载体,培育和提升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话剧《雷雨》为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把人文素养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王春华 《现代教学》2015,(Z1):81-82
传统文化在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人生启蒙、文化认同、形成价值观的起步阶段,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使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我校提出"适应教育",建立艺术人文中心,构建促进学生心智转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一、重视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的核心,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足以忘本。为此,我校通过建立艺术人  相似文献   

20.
王长芬 《现代教学》2015,(Z1):35-36
立足"文化立校、自强育人"的办学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中,我校以文化建设为基点,以学校特色发展为核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整合。在学校文化的建构中保障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丰富和发展学校文化的内涵,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整体发展。一、环境浸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修养,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