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傅里叶级数的数学表达式,需要数学图像帮助理解.自制的机械谐振腔与数字显示函数信号发生器配合,用双踪示波器实时比较显示出几种典型波形及分解后的谐波、相位及电压值的数学图像.  相似文献   

2.
数字存储示波器由于采用了采样量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具有许多模拟示波器所不具备的功能和特性。其主要特点有:极高的时间测量准确度和较高的幅度测量准确度;以数字方式直接显示测量波形的峰-峰值、平均值、频率等;多种触发方式(分为自动、正常和单次);储存功能,对采集到的波形进行储存,可储存多个波形;一般设有RS232端口或USB通信端口,可将波形数据传输到电脑进行储存和显示。有关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原理和特性请参看相关资料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基于MSP430单片机,采用直接数字合成DDS芯片AD9833设计一个多种波形信号发生器,可产生正弦波、三角波、脉冲波,输出波形频率为1 Hz~1 MHz.设计主要包括电源电路、控制电路、波形发生电路、滤波电路和放大电路.根据DDS芯片的特点给出程序的设计方案,包括AD9833的初始化、写控制字、合成频率等.实验测试结果证明该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基于DDS模块的硬件实现方法设计基带信号发生器,在FPGA内部用DDS模块进行频率合成和叠加,利用EDA技术和FPGA实现直接数字频率综合器DDS的设计。可以完成快速的频率切换,并且在改变时能够保持相位的连续,很容易实现频率、相位和幅度的数控调制。实验结果表明该信号发生器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设计精度。  相似文献   

5.
SR8A双踪示波器是全晶体管化便携式示波器。它的用途广泛,可以定性、定量的测量各种信号。本文作者在不改变原矩形波校准信号和板面的情况下,给SR8A双踪示波器加装了正弦校准信号,使其具有矩形波(1V,1kHz)和正弦波(1V,50Hz)两种校准信号。 在用SR8A双踪示波器作李沙育图形时,将SR8A矩形波校准信号输入Y_4,将某一信号发生器的正弦信号输入“外触发X外接”,这时荧光屏上出现的不是传统的李沙育图形,而是矩形波与正弦波的合成图形。当然也可以用两台正弦信号发生器在SR8A  相似文献   

6.
1教具装置图(见图1) 2仪器的特点及用途 (1)特点:本教具用连接于同一音频信号源的小扬声器作为相干波源(声源)在空间产生声音的干涉,用无线麦克风采集干涉信号,并借助收音机将信号传人示波器显示出来。使声波的干涉直观地演示出来,并能进行干涉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设计正弦信号发生器。采用单片机AT89S51控制DDS芯片AD9851,由AD9851产生频率可调的正弦信号,并通过5阶低通滤波器得到纯正的正弦信号,经功率放大驱动电路输出目标信号。具有频率分辨率高、范围宽、信号建立时间短、操作方便等优点。在现代电子仪器、通信技术、医学成像、雷达、卫星通信上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按照新修订的JY9—87《J2462型低频信号发生器技术标准》规定,仪器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kHz,分三档可微调;输出波形有正弦波、三角波、方波三种。其中正弦波输出幅度不小于3.5 V(有效值)连续可调,分0dB、20dB、40dB三档衰减,精度为±3dB,频幅特性在整个频率范围内不劣于±3dB;方波幅度不小于3V峰峰值,连续可调;三角波幅度不小于2V峰峰值。根据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示波器使用较长时间后,就会出现故障频发现象,正弦波形不对称就是一种常见故障。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台学生示波器,当输入正常的正弦波交流信号后,荧光屏上所出现的情况是:正弦波前半向水平宽幅仅为后半周的二分之一,波形严重不对称,后半周畸形而且有拖尾(图一),以扫描10-100Hz档最为明显,100-lKHz档也较严重。按常规检查水平放大器,全部元件的各项数据指标均正常,并能正常工作。替换双三级管G6,故障依然存在。检查扫描发生器,全部元件的各项数据指标也正常(替换G4后,重点查电容器C13:用万用表测电容器C1…  相似文献   

10.
电子电路或实验仪器的频率响应,通常用变频振荡器和示波器进行分析。随着微机应用于实验室,有可能对系统的频率响应进行数控分析,从而获得分辨度高且快速的分析技术。 一、电子电路 微机数控频率响应测试设备的框图见图1。由微机发出数字信息,控制变频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数控振荡信号送入待测试的系统,系统响应后送出的信息由检波器检波,  相似文献   

11.
由于直接对静电场进行测量,存在着一些困难,所以通常都是用一个稳定的电流场(模拟场)来代替静电场,间接地测量静电场。方法一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仪器交流电源(0-20V),水平仪,水槽,探针,示波器。实验步骤水槽中放入防水坐标纸,加入一定量的水,调节水平。A、B探针接交流电源20V。C、D探针接示波器y轴输入和接地旋钮。将探针C点放在AB间直线上某一等分点,移动探针D,从示波器上观察显示波形。如果是一条直线,D与C点是等位点。再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其他一些等位点,将等位点连成曲线,即可得到一条等位线。改变探针C点在AB间直线上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1 仪器装置图仪器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2 仪器特点及用途2 .1 特点(1)选用充气自行车内胎传递策动力 ,使共振演示效果特别良好。(2 )多种共振现象的演示 ,观之妙趣横生 ,寓教学研究于趣味之中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3)根据弹簧振动周期公式 T=2 π mK,本仪器可以从多方面改变条件 (a.改变 m  b.改变 k  c.同时改变 m和 k) ,从而既可定性又可定量地研究和用实验验证发生共振的条件 ,鲜明突出地显示同频率产生共振现象 ,给学生以直观而又深刻的印象 ,比较单摆共振演示仪等具有更独特的优点。(4 )部队齐步过桥引起桥毁的现象历史上多次…  相似文献   

13.
中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 ,基本上是两种方法 :一是将实验数据列表 ,通过相关物理公式的计算得到实验结果 ;另一种是图线法 ,将实验数据用图线描绘出来 ,从图线中分析实验结果。从目前高中物理课本看 ,要求用图线法处理实验数据的实验有两个 :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测定性实验 )2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验证性实验 )从方法上看也可分为两类 :1.所得图线为直线 (实验中有关物理量是线性函数 )。测电源电动势 ε,内阻 r的实验中 U=ε- Ir的U- I图象 (图 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 ,当小车质量 M不变时小车牵引力 F和小车加…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横向研究3~6岁幼儿单腿站立动作技能的运动学和下肢肌力特征,构建站立时间与支撑腿膝关节屈曲角及小腿长度的回归方程,以揭示3~6岁幼儿单腿站立姿势控制能力发展规律。方法:选取北京市2所幼儿园共135名幼儿。采用BTS红外动作捕捉系统采集运动学数据,使用VIXTA数字录像机同步录像,使用“Anybody 7.0”仿真软件计算下肢肌力,采用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方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幼儿单腿站立动作技能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初级阶段人数随年龄增加而减少,中级阶段人数呈现两边少、中间多的特征,高级阶段人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多。2)幼儿的膝关节屈曲角出现阶段主效应和年龄×阶段的交互效应,踝关节屈曲角出现年龄×性别的交互效应,髋关节屈曲角和髋外展角出现性别主效应,支撑腿膝关节屈曲角出现阶段×性别的交互效应(p<0.05)。3)站立时间与小腿长度和支撑腿膝关节屈曲角的回归方程为:Y=-85.14+2.36X1+0.26X2。4)支撑腿在AL、OES和IM肌力表现出年龄主效应,非支撑腿在SB、BFCB、Sartorius、IM、GMEA、TFL肌力表现出阶段主效应。结论:1)随着动作发展的成熟,幼儿脊柱和骨盆趋于直立,手臂稳定,髋关节外展角度变小,踝关节自然下垂,支撑腿接近完全直立状态。2)幼儿单腿站立动作发展的运动特征受年龄、性别与发展阶段的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下肢髋、膝、踝关节角度的差异上。3)幼儿支撑腿肌力主要受年龄的影响,呈现“高-低-高”的特征,5岁可能是肌力发展的分化阶段,非支撑腿肌力随发展阶段的成熟,呈线性增大或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