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从而“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终身教育既是其目标之一,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途径。而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主体,因此,实现成人教育的创新对我国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在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教育方面的目标是"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发挥乡镇成人学校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相似文献   

3.
再论终身教育体系之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展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一大潮流,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要“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就明确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要“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就明确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着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将我国建成一个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要推动人力资源强国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这对自学考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自学考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自学考试顺应新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从专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从考核评价手段和考核方式上下功夫,向打造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的学习型社会新平台转型努力,是今后自学考试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构建干部终身教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崎  梁滨  连焕林 《继续教育》2004,18(11):10-13
“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建设学习型社会,要靠建设学习型政党来推动,靠建设学习型的干部队伍来导向。干部教育培训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育理念在影响整个国民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同时,也对干部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终身教育思想和理念审视目前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结合青岛市干部教育工作实践,对构建干部终身教育体系进行了初步思考、探索。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包含教育发展目标。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报告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任务。一、终身教育体系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适应全球化战略的社会组织形式终身教育体系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学习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各种组织前所未有的基本生存状态和重要的发展动力。为此,在2001年5月的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江泽民同志提出,21世纪的中国要致力于"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六大又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是对全党全国发出的伟大号召,是一个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对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明确提出的奋斗目标。广播电视大学将在这一奋斗目标指引下,再次赢得新的发展机遇。我国是人口大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中,必然要全面强化人力资本的投资,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发挥“人人有书读,处处是教室,时时可学习”的教育功能,把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使得我国人力资源总量更加充足、结构更加合理、质量更加提高、体系更加完善,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教育将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电大应该主动承担重任,在完善国民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过程中充分发挥电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初,我国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为探寻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路径,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于2007年12月开始,组织了由108位成人教育的实践和理论工作者参与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课题组",进行了长达两年半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对学习型社会的本质有了一个清晰认识:学习型社会应是以社会学习者为中心,以终身教育体系、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学习  相似文献   

11.
学习型社会的学习特征及条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努力建成“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强调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组织学习。任何一个社会的学习状况,如果离开了上述特征,就不能称其为学习型社会。那么形成学习型社会需要那些必备的基本条件呢?这就需要一种创新型的教育(学习)制度、多样化的教育(学习)资源和信息化的教育(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2.
依托电大大力发展社区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正为人们所接受。进一步认识依托电大发展社区教育的现实意义,充分发挥电大的系统优势、资源优势和教育基础设施优势,构建社区教育网络系统,努力促进社区教育行为的多元化,并为电大开展社区教育提供完善的政策保障不失为发展社区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农民既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教育主体,也是建设主体,农村小康社会的实现,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影响,正确分析和面对农村教育现状,转变农民教育观和农民自主接受教育和学习意识,建立面向农村教育的学习系统,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是农村教育的有效模式和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江苏现代远程教育承担着教育服务的光荣使命。需要创新体制,整合远程教育资源;增加投大,确保优先发展;调整结构,加大服务“三农”力度;以人为本,为学习者提供优质服务;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通过积极倡导终身教育理念,推进教育改革,大力开展社区教育等活动,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从而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天津市已基本形成了“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管理,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和理清了天津市社区教育发展的线索和脉络,提出了天津市社区教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民是推进终身教育学习的主体,对主体的关注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性工作。调查显示,公民对终身教育的重要性认同度高,对终身教育的认知度还有待提高,公民的学习需求、学习动力更多转向关注自身发展,学习方式、学习费用投入等方面正发生着变化。我们要采用多种形式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宣传普及终身教育思想,提高公民对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认识,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公共教育设施建设,创造有利于公民终身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18.
完善和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与国情相适应。文章从终身教育思想的启示出发,分析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优势,探讨了社区大学(学院)的定位、功能及其特色,并结合杭州市的实践提出了推进社区教育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开放大学:“学有所教”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学有所教"不仅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学习型社会构建的战略重点。实现"学有所教"目标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开放的教育体系和模式。依据"学有所教"内在的有效性和有序性要求,开放教育体系及模式必须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规范性。因此,建设开放大学构成了实现"学有所教"目标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终身教育的发展问题,明确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广播电视大学与终身教育从理念和做法上都具有天然的契合关系。本文在对终身教育的理论蕴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对电大发展终身教育比较优势的分析,对电大发展终身教育进行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