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的德孝文化对于城市文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运城德孝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及意义,找出了当前运城德孝文化发展的困境,阐述了城市文化建设对于德孝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德孝文化发展对于城市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并提出德孝文化传承应与城市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协调互动、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孝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孝道为基本内核的传统孝文化,奠定了我国传统伦理型文化的基础。但是当前社会对孝文化的忽视,和当代大学生的特殊性,造成了大学生孝文化的缺失和推广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孝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和如何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推广孝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当代孝文化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强化青少年孝文化教育、强化社会教育功能、推进孝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强化当代孝文化构建的应对措施,全面推进"孝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孝感市孝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以孝闻名的孝感市的特色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孝文化是孝感市的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将孝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可带来广泛而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对促进地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深远的影响。对孝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背景环境与资源优势、开发现状与不足、意义价值、策略措施进行一些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杨 《科教文汇》2014,(30):12-13
为了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实现文化引领的价值,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和高校国防教育在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互相作用。本文通过浅释"中国梦"来引导国防教育的发展和孝文化的传承,对国防教育的内涵和孝文化溯源都做了阐述,而对国防教育与孝文化互相耦合的作用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国防教育和孝文化都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渠道;二是国防教育和孝文化都是增强大学生生理、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三是国防教育和孝文化都是为高校大学生实现"中国梦"务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实现文化引领的价值,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和高校国防教育在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互相作用。本文通过浅释"中国梦"来引导国防教育的发展和孝文化的传承,对国防教育的内涵和孝文化溯源都做了阐述,而对国防教育与孝文化互相耦合的作用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国防教育和孝文化都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渠道;二是国防教育和孝文化都是增强大学生生理、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三是国防教育和孝文化都是为高校大学生实现"中国梦"务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孝文化在维持社会稳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孝文化特色数据库,实现孝文化资源共享,对于传播孝文化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湖北工程学院在孝文化方面有独特的地域优势与大量的文献资源,建立孝文化数据库成为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中西孝文化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土壤,但它们的内涵既有差异也有相似。因此,有必要通过两种孝文化的比较,认清孝的本质,并取长补短,从而促进中国孝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方海霞  金新元 《科教文汇》2014,(16):115-116
中西孝文化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土壤,但它们的内涵既有差异也有相似。因此,有必要通过两种孝文化的比较,认清孝的本质,并取长补短,从而促进中国孝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岳琼 《科教文汇》2009,(13):204-204
通过对中西方孝文化的产生及内涵分析,认为中西方孝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中国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涉及方方面面;而西方孝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内容也较单一。这些区别的产生主要源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研究孝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耘 《科教文汇》2020,(5):38-39
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珍爱生命、敬养父母、承志立身、忠孝相通等多重含义,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孝文化。孝文化在中学德育中的继承和弘扬有助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牢责任意识。为更好地促进传统孝文化融入中学德育,要坚持以思想政治课为主渠道,加强对孝文化的时代解读,以校园文化为主要载体,增强学生孝文化意识,以家庭教育为主要支撑,促使孝文化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孝文化,孝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其中包含的许多道德智慧至今尚有现实的生命力,理性地审视古人的孝文化,吸取其一般意义的某些合理内核,对于今天中国的民族振兴仍然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艳 《科教文汇》2008,(2):146-146
中国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孝文化,孝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其中包含的许多道德智慧至今尚有现实的生命力,理性地审视古人的孝文化,吸取其一般意义的某些合理内核,对于今天中国的民族振兴仍然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一、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内涵与现实意义"孝"是中国文化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道德观念,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文化在中国农业社会时就已形成,后经过历代统治者的提倡以及与其他文化交流碰撞,孝文化得以不断完善。回望历史长河,孝文化巍巍屹立不倒,至今已经积淀为一种中华民族道德习惯。它深厚、广阔,几乎渗透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等各个方面,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孝"依然是活着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孝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谚道:“德为成事之本,孝为入德之门。”[1]孝对于每个人都具有深重而长远的意义。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青年人的代表,是推动国家繁荣发展的新生力量,更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将孝文化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6.
在人口老龄化已成社会现实的今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所表达的孝文化内涵理应更被重视;发展老年体育产业是弘扬孝文化的重要渠道,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物质和精神服务,建立以老年市场为主体之一的体育产业,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发展孝文化确实不失为一条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内江科技》2015,(9):102-103
孝文化是中华传统伦理的核心,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就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之上而构成的。直至今天孝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依然根深蒂固。然而,孝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古往今来很多圣贤学者给予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依据以往的研究将孝文化内涵分为追祀、养亲、敬亲、谏亲、尊老、光亲、延亲、移孝为忠等层次应予以阐释。同时对历史发展做出分期,通过理通历史脉络而对孝文化的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农村老年妇女是一个"弱中之弱"的群体。解决农村老年妇女的养老问题是解决老龄社会问题的关键所在。弘扬孝文化有利于完善个人养老、家庭养老、社区集体养老与社会养老保障相结合的多元化养老体系。以湖北省为例,介绍了老龄化背景下农村老年妇女的养老模式,当前养老现状凸显孝文化在养老功能中的弱化。最后,立足于弘扬孝文化,提出建立多元化的农村老年妇女养老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健崭 《科教文汇》2012,(31):63-6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赋予孝明确内涵,并把孝作为宗法政治的伦理基础的是西周.西周的孝是集宗法、伦理、政治三位一体的重要概念,更是西周国家形态的伦理基础.西周孝的涵义是尊祖敬宗、保族宜家,其宗法形态是严格嫡庶之分与大小宗之别,以及宗庙之祭.  相似文献   

20.
刘海洋 《科教文汇》2011,(20):10-11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儒家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社会飞快发展、科技高度进步的今天.它仍然有着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大作用。因此,对中国传统孝文化进行现代解构十分必要,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