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校长办学思想和管理理念是否先进。学校制度的制定不是为了“治”人,不是为了把人管“死”。而是为了把人管“活”,更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所以,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指导下,应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即在学校管理的一切活动中,始终把教师放在核心位置,追求教师的成长、发展,做到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走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的管  相似文献   

3.
作为校长,管好了教师,也就管好了学校。长期以来,我国在管理教师方面是以刚性管理见长的,是以“严厉、规矩、纪律”作保证的。所谓刚性管理,又称硬管理,理性管理,是指学校领导者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和常规要求,需要教师遵守,教师的各类活动必须要合乎规范,严厉奖惩,纪律面前一律平等,没有弹性。对一个刚刚起步的学校来说,为使学校的一切工作迅速步入正轨,刚性管理是必要的。而当学校的各项工作走上正轨后,刚性管理就显得缺乏人情味,不够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要把人管死,而是要管活,管是为了不管。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刚性管理和柔性管…  相似文献   

4.
学校管理的出发点是人不是物,因此学校管理必须以人为本,“人性化”的管理可以让教师的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使教师的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一、现代学校呼唤“人性化”管理学校管理需要“人性化”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学生,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它所涉及的三个客体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和学生,是一个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体系。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只有充分体现“人性化”,重视并做好人的管理工作,促使被管理者对指令或…  相似文献   

5.
胡德运 《江苏教育》2007,(21):39-41
学校量化管理借鉴了企业管理的模式,其目的就在于促进教师发展。要使量化管理“扬长避短”,在利弊之间实现“二元对立,动态平衡”,需要学校管理者在实践操作层面植入“人性化”元素,更多地体现全体学校人的教育教学需要。  相似文献   

6.
如果教师在学校里感到“很苦”、“很累”,体验不到充实感和幸福感,感受不到作为教师的职业尊严,那这所学校肯定是没有前途和竞争力的。只有当教师感到其工作过程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劳役,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付出,才能创造出充满生命激情的课堂,才有可能主动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因此,笔者认为,学校教师队伍管理应体现“人性化”。我们学校在“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关注教师,发展教师”的思想指导下,坚持做了六方面工作,以真正实现人性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刘春华 《辅导员》2009,(17):59-59
如何让管理更加“人性化”?这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教育也不例外。所谓人性化的教师管理,就是要充分尊重人格、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合理利益,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因此,人性化的教师管理能否实施是学校管理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尊重人格、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合理利益,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因此,如何让管理更加“人性化”,尤其是如何对教师实施“人性化”管理,应受到学校管理者的重视。所谓对教师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在整个学校管理过程中,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格、价值和合理利益,提供教师展示个性的机会,促使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最终达到实现学校发展的目的。这种管理模式既是为了教师的发展,更是为了学校的发展,力求教师和学校的“双赢”。实施“人性化”管理必须明确两点:首先,“人性化”管理不是“人治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以制度约束和保障为…  相似文献   

9.
梁伟 《教育导刊》2006,(10):11-14
管理的对象是人,要着眼于全面实现“人-人”的有效管理。学校应实行人性化管理。对学校人性化管理进行理性思考,有助于学校管理体现人性化。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教师管理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管理学告诉我们,人是管理中的首要因素,因此进行任何管理活动都必须树立人本观念,教师管理也不例外。这是学校管理和教师管理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教师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所以,学校教师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是教师,学校教师管理的成功和失败也取决于人,取决于教师。学校管理者既要把教师看作是管理的对象,更要把教师当作学校管理的主体和学校管理的根本力量,这就是“以人(教师)为本”的内涵。大量事实证明,只有当制定的管理目标被教师认同,管理意图被教师理解并接受,管理主张与措施与教师们…  相似文献   

11.
“以教师为本”的管理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确立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把教师作为学校管理的主体;二是教师是能发挥积极能动性的、有思想、有创造力的管理客体,而不是一种牛产要素、资源或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工具这样简单的管理客体;三是注重教师发展的管理,这种管理在本质上就是以促进教师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教师为本”的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要以尊重人、关心人和信任人为学校教师管理的出发点,以造就人、成全人和发展人为学校教师管理工作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2.
朱建兴 《中学教育》2003,(12):18-19,17
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也是人,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也取决于人。因此,学校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在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办好一所学校,关键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研究的教师队伍。作为校长,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人”的问题上做文章,才能更好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只有在管理上下功夫,采取灵活的做法,才能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一些学校强调从严管理,实行“量化”管理,制定出繁琐的管理条文,使得教师难以潜心钻研教育教学,诚惶诚恐地应付管理量化表。其结果是把极富创造性的工作,变成了单一…  相似文献   

13.
学校制度化管理因重权力重章法而束缚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性化管理传承了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优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的个性,注重人文关怀,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持续发展。本文还从管理者、教师、学生三个层面上阐述了学校管理的人本观。  相似文献   

14.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学校是典型的依靠人、培养人的阵地,因此管理学校更应该体现这一新的理念。学校管理工作应建立和运用学校“人本化”管理机制,把“制度化”管理与“人本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充分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学校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搞好“人本化”管理呢?  相似文献   

15.
教师管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以及生命教育的成败,“生命人”具有整体性、独特性、自由性和超越性等特征,生命教育理念下的教师管理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16.
人本化管理,就是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它把人置于教育和学校管理的中心,人是出发点,也是归宿,是终极目标。人本化管理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尊重人、解放人和发展人。具体地说,人本化管理就是要求校长要树奇“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以教师为本,其实质就是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让教师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特殊地方.其管理对象的主体是“人”。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课程改革理念的贯彻落实,原有管理中单靠制度管理的做法已经是远远不够了,还要树立人本观念,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关心学校师生,构建和谐校园。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结合起来,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实现由制度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应按照教育发展规律.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推动学校的制度建设向人本管理转化.使学校制度遵循和体现以人为本、以师生发展为中心,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淑玲 《天津教育》2006,(12):41-42
一、对“师本管理”的依据及内涵的解读“师本管理”是“以人为本”这个充满人性关怀概念的微缩,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管理、学校管理、教师管理中的具体表现。“以人为本”是以人为核心,关照人的生存与发展,尊重人的权利与人格,既有“为了谁”的理论意义,又有“依靠谁”的实践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解释“师本管理”。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的核心。教师的成长与进步、发展与提高是学校管理的首要问题。师强则校强,师名则校名“,重教”的关键是“尊师”。鉴于上述论述,“师本管理”的内涵可有以下三层意义。一是要把教师当作“人”的管理。人不仅需要物质的待遇,更需要精神的待遇,精神的待遇体现了人性的意义。因此,学校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建章立制的基础性的科学化管理,而更应该追求教师对精神待遇满意度的人性化管理,关注教师的精神需求,重视教师的精神价值,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促进教师的精神发展。二是把教师作为学校办学根本的管理。学校办学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要使学生健康成长,首先就要让教师健康成长;学校要使学生全面发展,首先要让教师全面发展;学校要开发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就必须首先开发教师的智慧和创造力。师兴校荣,师名生高...  相似文献   

19.
试论对教师实施“人性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立早 《青年教师》2006,(10):39-41
尊重人格、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合理利益,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因此,如何让管理更加“人性化”,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学校管理亦不例外。学校管理包括对教师的管理和对学生的管理。本文侧重探讨如何对教师实施“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 “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