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跃丽 《新闻爱好者》2011,(14):140-141
新写实小说是继文化寻根小说、先锋小说之后,在当时的文坛上产生较大影响力的小说创作流派。其最大的阅读魅力在于用客观的笔法表现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你我他一样的人物,还原生活的原始风貌和原生质态,也就是"不篡改生活",只做"拼版工作"但肯定"不动剪刀"。①池莉1987年发表于《上海文学》的短篇小说《烦恼人生》便是这方面的典范文本。这篇小说在当时引起轰动的关键在于它的求真性,即在文本中表现出生活"纯态事实"②。然而,同样是写当今世界中人们在世的状态,池莉在散文《真实的日子》中对于真实的呈现却与《烦恼人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李昂被台湾文坛称为"叛逆的女性",她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发表的小说《杀夫》,震惊了当时的文坛,尖锐地揭示了封建家族势力和男权主义对妇女的压迫和妇女本能的反抗,其批判的锋芒直指男权社会。"新写实"的代表作家池莉在90年代也构建了一个现代社会的"杀夫"故事——《云破处》。《杀夫》和《云破处》在"杀夫"的故事框架下,都有对人性恶的书写,都  相似文献   

3.
汪曾祺和池莉都是以边缘视角和平民视角从事文学创作的新时期小说家,但他们的审美情趣却大相径庭。写意与写实、审美与审丑、雅趣与俗趣分别是汪曾祺和池莉的审美追求,这种审美异趣在《大淖记事》和《烦恼人生》中得到鲜明的印证。  相似文献   

4.
舒畅 《东南传播》2010,(4):113-114
两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女性——萧红与田沁鑫,选择了在时空流转的一个交结点上遭遇,而这个交结点便是从小说走向话剧的《生死场》,作为小说的《生死场》与作为话剧的《生死场》之间,呈现的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微妙关系,可谓是艺术传播中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相似文献   

5.
李玉翠 《今传媒》2023,(2):100-102
改编自梁晓声长篇小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电视剧《人世间》,以周家近50年的生活碎片为表现内容,全方位地展现了周秉义、周蓉、周秉昆等人所经历的人生故事以及他们的道德意志和精神理想。作为连接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桥梁,“生活流”叙事的娴熟运用在该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创作者力图从生活中挖掘共性,让观众在“生活流”的场景、人物中感生活之真,悟艺术之美,使观众体会剧集对人生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祎颜 《新闻世界》2014,(9):247-249
尼采在《肉体是一个大的理性》中说到:"肉体是一个大的理性,是具有一个意义的多元,一个战争和一个和平,一群家畜和一个牧人。"《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艺谋根据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改编的电影。本文将从肉体理性的多面即——多元的意义,战争与和平,家畜和牧人方面并从封建势力的代表陈佐千即"火",弱势女性的代表颂莲即"水",以及火为了防备水而筑井即陈府残忍的家规,探析小说与电影中命运相同而性格不同的两个颂莲形象。  相似文献   

7.
杜若松 《新闻爱好者》2011,(14):137-138
女性文学的早期研究应本着历史真实的态度,中国近代重要女性期刊《妇女杂志》因此进入研究视阈。小说《黄鹂语》的文本细读向人们揭示了女性叙事仍然被男权思想所遮蔽,从文本主题、文本结构、人物塑造等各方面都被陈规旧律所束缚。而女性文学也在文学的缓慢进程中艰难发展。  相似文献   

8.
女性文学的早期研究应本着历史真实的态度,中国近代重要女性期刊《妇女杂志》因此进入研究视阈。小说《黄鹂语》的文本细读向人们揭示了女性叙事仍然被男权思想所遮蔽,从文本主题、文本结构、人物塑造等各方面都被陈规旧律所束缚。而女性文学也在文学的缓慢进程中艰难发展。  相似文献   

9.
《左传》及其同时代典籍中有关瞽史之属职能的记载,与古体小说的创作来源、传播方式与社会功用存在一定重合。《隋志》从古体小说的本质特征出发进行溯源,在坚持《汉志》以小道为核心判断的基础上,又受《左传》影响,分层次丰富和完善了古体小说体系,进一步突破了《汉志》小说之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说《暴风骤雨》和那部同名老电影家喻户晓;但发生在小说原型地的真实故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1.
钟春林 《新闻传播》2010,(1):123-123
"播"与"说"是两种不同的新闻播报方式。所谓"播",它是一种语言传播样式,因为它的创作依据是新闻稿件,表现为语音规范、语言书卷化、样态有限、语体结构严谨、对语境依赖性不强。典型的栏目有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新闻》以及各省台《新闻联播》等。  相似文献   

12.
梁艳 《新闻窗》2011,(4):107-108
新闻中不可缺少人的存在,人物报道是《新疆经济报》报道的一大特色,该报常年开设有专栏"生活深处"、"道德生活"、"西部人生"等专门描写普通人情感、生活的栏目,受到了不少读者的关注、好评。  相似文献   

13.
金鑫  王为仕 《出版广角》2016,(22):89-91
加布瑞埃拉·泽文的小说《岛上书店》,以书店、图书以及阅读为关注对象,建构起小说叙事的独特内容,以书之名,《岛上书店》建构起小说叙事的虚构性与艺术的真实性,并在关于图书的叙述中将虚构与真实完美地融合起来,其虚构性在于乌托邦的场景空间与戏剧化叙事,而真实性在于表达了人生际遇的生活真实以及爱与救赎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电影中呈现的青年的分析,本文认为"青春"和"青年"的概念是浸透着各种文化政治的且被各种社会政治力量解读的话语。以《青春之歌》和《世界》为主要分析文本,笔者梳理了社会主义革命青年向新时期青年的电影呈现的变化。笔者认为电影文本中所呈现的"青春"已经超越了"年轻人"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而成为现代中国文化政治的最主要的一个隐喻。而这种文化政治,同样建构了我们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主导的"现代性"的认知。最后,本文将指出"青年"作为一个抽象的且理想化的符号对中国文化政治和中国现代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程冰冰 《新闻世界》2012,(7):232-23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闻信息正快速在人们之间传播,媒介之间的竞争因此日益激烈,同城媒体越来越难做出"独家新闻",同题新闻的出现不可避免。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同城媒体的报道如何在同题新闻中脱颖而出日益成为重要议题。本文试以《武汉晚报》与《楚天都市报》这两家纸媒在面对"12·1"爆炸案这一同城共享性新闻所作报道为例,分析各自优劣,同时尝试找出同题新闻报道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黑社会》(内地片名为《龙城岁月》)10月20日起在香港与内地同步公映。在《无间道》、《江湖》已经达到当今黑社会题材颠峰位置之时,导演杜琪峰的《黑社会》无疑是一次极具野心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没有缠绵的爱情神话,没有恣意的浪漫青春,一部真实反映校园生活的长篇小说《小牲口》近日引发了文艺圈的广泛热议。仅看过小说手稿的水均益、刘震云、郑渊洁等名家联袂向读者力荐,曾成功执导过《幸福像花儿一样》、《新上海滩》等电视剧的著名导演高希希也准备将《小牲口》拍摄成同名电视小说。近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了这部开年力作。  相似文献   

18.
冯梦龙编著的拟话本“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明代短篇小说的翘楚,在当时就备受喜爱,甚至带动了短篇白话小说写作的蔚然风气。“三言”的这一成就当然与冯梦龙高超的写作技巧和不俗的审美情趣紧密相联。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其在内容和情节改编过程中的独具匠心:虽然“三言”的题材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前代,  相似文献   

19.
《新青年》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新闻短评栏目“随感录”,以“小我评论”的独特评论形式,在同类评论中独树一帜,在当时引起了重大反响。《新青年》“随感录”的“小我评论”特点为:以“小我化”的角色扮演贴近受众心理;以人性化的阐释方式实现理论传导;以冲突性的思想阵营形成舆论多数;以个体化的批判与精神呐喊重塑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一部《易经》穷天地之造化,极社会人生之机变,惊天地,泣鬼神。《易经》之“易”据说取意于变色蜥蜴之“蜴”,古代.的先哲圣人们观察到蜥蜴针对不同环境变换不同颜色来保护自己的现象.领悟到变化对人生和事业的重要性.从而演绎出了《易》这部以匡后世的皇皇巨.从中.人们悟出了“易”的三个境界.即:变易、简易和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