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是爱因斯坦逝世60周年和广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环球科学》杂志特邀《杨振宁传》作者江才健对杨振宁先生做了访谈,畅谈爱因斯坦的成就及贡献。经授权,本版摘编部分精彩对话与读者分享。"20世纪物理学的三大贡献中,两个半都是爱因斯坦的。"杨振宁先生这样评价爱因斯坦。杨先生所说的"20世纪物理学的三大贡献",指的是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江才健:对于爱因斯坦,您自述从早年学习时代开始就认为他有一种您特别欣赏的风格,那么爱  相似文献   

2.
在1905年,爱因斯坦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名英雄.他对量子理论、狭义相对论、以及布朗运动的开创性贡献被公认是英雄式的贡献,尽管在那一年,这种承认尚未来临:他仍然是瑞士专利局的一位低级办事员.但承认很快到来了.人们有把握声称,爱因斯坦已经被公认为20世纪物理学最伟大的英雄,或者甚至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本次大会本身就是证明:杨振宁在开幕式上所作的大会演讲,其主题就是爱因斯坦.在完成爱因斯坦未竟事业即建立物理世界统一理解的事业的意义上,杨振宁视自己为爱因斯坦的继承者,很多其他物理学家也是这样看他.本次大会有好几个关于爱因斯坦的大会演讲,我没有完全统计过有多少篇关于爱因斯坦的文章提交给本次大会.不论如何,无须赘述这种没有争议的主张.那么,到2050年,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的地位又会怎样呢?这是我现在要讲的题目.……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20世纪堪称物理学世纪,物理学家繁若群星。如果说20世纪上半叶爱因斯坦是物理学的旗手,那么下半叶当推杨振宁。 正像相对论与爱因斯坦一样,规范场是杨振宁在物理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1954年,杨振宁与R.L.米尔斯共同建立了  相似文献   

4.
1961年杨振宁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百年庆的座谈会上发表"物理学的未来",显现出当时与谈者中最年轻的杨振宁对物理科学的一种深刻视野。他的观点得到大物理学家维格纳的响应赞赏。该文后来收入杨振宁60岁出版的《论文选集评注》,也受到广泛注意和好评。2015年杨振宁在新加坡"杨-密尔斯规范场论60年研讨会"上,发表"物理学的未来重新检讨"主题演讲,对54年前自己的物理未来视野再次检讨,再次显现了他对物理科学的审慎透思。  相似文献   

5.
大约十年前,在清华理科楼前的下沉广场上,我第一次亲临謦咳,聆听了杨振宁先生的讲座<美与物理学>.那时候,初登学殿而充满朝圣之心的我早已对系墙上所有的中国物理名家如数家珍,我把这看作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路过".十年来,这篇文章已经成为某种形式的经典,收在形形色色的选本里.  相似文献   

6.
物质世界的真与美从来都是统一的,物理学家往往借助美来认识世界、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有学者认为:"一个科学理论成就的大小,事实上就是它的美学价值的大小。"美学因素不仅仅存在于物理学理论创立的原动力之中,还渗透于其理论体系的构思与表达之中。杨振宁在《美和理论物理》一文中提出,物理学具有"物理现象之美",  相似文献   

7.
据美国<探索>杂志报道,作为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赢得世人无尽的赞誉.不过,即便最伟大的科学家亦会犯下许多错误,作家汉斯·奥哈尼亚在一本名为<爱因斯坦的错误:天才的人性弱点>的书中,列举了爱因斯坦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犯下的一系列错误.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艺术     
说起科学与音乐的关系,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就是创造了相对论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同时还是个很有造诣的小提琴家。一位常和爱因斯坦在一起演奏贝多芬作品的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在他成为量子论的创始人之前,曾经一度为将来是从事音乐事业还是搞物理研究而苦恼。正是相对论和量子论共同构成了本世纪现代物理科学的两大支柱。在两位物理学大师的心目中,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互补的,是精神世界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9.
高策 《科学学研究》1991,9(1):25-31
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和两个学科的知识一样,既是极为深奥的自然科学问题,也是与哲学密切相关的。对于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杨振宁除了做出重要的理论贡献以外,还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数学与物理学的二叶理论”。本文结合他的理论贡献,初步探讨了他关于数学与物理学关系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一事由 2008年第2期<科学文化评论>上席泽宗先生的论文<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中译及其意义>中开头一节的题目是"爱因斯坦的片面论断",引了爱因斯坦1953年给J.E.Switzer(该是J.S.Switzer)信中的话:  相似文献   

11.
<正>诺奖得主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在他的文章《对科学的美和妙要有鉴赏力》中谈及:"牛顿的运动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方程、狄拉克方程、海森伯方程……提炼了几个世纪的实验工作、唯象理论的精髓,达到了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它们以极度浓缩的数学语言写出了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它  相似文献   

12.
2005年4月14日上午,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的办公室里接受了本刊的专访.采访内容涉及杨先生的个人经历、诺贝尔奖、爱因斯坦的贡献与遗产、世界物理年、对物理学的基本看法、若干热点问题的评论和展望,以及对年轻人的期望等.在此基础上我们整理成文,标题和分段标题都是本刊加的.文中的内容以及可能存在的疏漏概由采访者负责.……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以纪念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创立和爱因斯坦对20世纪物理学发展的伟大贡献。纪念这些科学巨人的伟大贡献,不禁使人想到:是19世纪末的物理学危机成就了20世纪的这些伟大发现。现在,物理学正面临新的危机。笔者自1992年以来研究一种新物理过程,涉及的问题存在于实验室工作和天体物理等多个方面。在实验室方面有:室温下电解重水可出现“超热”和(d.d)聚变;低电压下氘气辉光放电产生>~10keV-100keV的X射线和γ射线,并且也有(d.d)聚变……这些都超出了现有核物理知识范围。具有更大挑战性的是:室温电解轻水(~…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内科教授布莱克·凯勒Berczeller在其所著<医师和病人>一书中指出:"严肃而负责任的医师,对他们的决定首先提出质疑的正是他们自己.因为,在医学上是没有什么绝对的东西.任何一个医师如果绝对相信他的诊断是对的,或是感觉他所提供的治疗是绝对有效没有问题的,就足以证明他是卤莽而轻率的,假如你是一位病人,不幸遇到这样的医生,在他给你带来痛苦之前,最好离他远一点."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创立早期相对论后,离开量子力学研究的洪流,而去进行“统一场论”的研究,企图建立引力场和电磁场的统一理论,并认为这是相对论发展的第三阶段。遗憾的是,他的探索始终未取得具有物理意义的结果,但却几乎耗尽了他整个后半生的科学创造精力,并使他远离了当时物理学最蓬勃发展的领域——以量子力学为指导理论的微观物理学,这对物理学的发展无论如何是一种损失。玻恩在谈到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态度时写道:“我们当中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出悲剧——对于他来说,他在孤独中探索自己的道路;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失去了领袖和旗手。”我们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04,(19):10-18
杨振宁:<易经> 刚刚在北京结束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向<易经>"开火".  相似文献   

17.
赵霞  吕明慧 《科教文汇》2008,(20):145-145
物质世界的真与美从来都是统一的,物理学家往往借助美来认识世界、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有学者认为:“一个科学理论成就的大小,事实上就是它的美学价值的大小。”美学因素不仅仅存在于物理学理论创立的原动力之中,还渗透于其理论体系的构思与表达之中。杨振宁在《美和理论物理》一文中提出,物理学具有“物理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也有不少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多样统一美”、“和谐奇异美”、“简洁明快美”。  相似文献   

18.
又一个新春即将来了.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想像的季节,也是个多彩的季节.在这个百花绽放、奇思萌动的时节,我们<太科技>的全彩版终于带着春天的气息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大科技>全彩版依然高举爱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的大旗,以开拓新思维,激发好奇心,丰富想像力为目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用最通俗、最浅显的文字将当今最新、最尖端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假说介绍给广大读者."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由于是初搞彩版,经验不足.能否让大家满意,还需要大家认真品味,并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9.
在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螺丝刀里的科学>一课中,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螺丝刀很容易起出螺丝钉,引出了轮轴的定义:像螺丝刀这样,由一个较大的"轮"与一个较小的"轴"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界定科学大家的"四点论"。以牛顿为例,他建立了经典牛顿力学;牛顿第二定律是量子力学出现前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核心工具;牛顿在光学、微积分等其它领域仍有重要贡献;基于牛顿力学的决定论成为几百年人们信奉的思想信条。按照"四点论"来分析,玻恩带领弟子们建立了矩阵力学;玻恩最早写出的量子力学对易关系式是量子力学的核心;除量子力学外,玻恩在晶格动力学、场论、相对论、液体理论等方面也都有重要贡献;玻恩的波函数几率解释彻底粉碎了决定论思想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合法性。因此,如同难以比较牛顿与爱因斯坦谁更伟大一样,将玻恩与牛顿作对比研究,重点不在于比较二人科学形象之高矮,而在于肯定:玻恩与牛顿、爱因斯坦等人一样,堪称物理学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