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作者结合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所进行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尝试,让学生在观察、模仿、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从看、听、说、读向写自然过渡。从课堂的"学"到"习",再到生活中的"用",实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郭艳 《成才之路》2014,(22):96-96
正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大多数都仅仅局限于朗诵和积累,殊不知在这些经典中还包含了作者独特的创作构思,这是语文教学资源中宝贵的范例。既然如此,能不能将单纯的诵读经典变为"读与写"呢?即将"读经典·学写作"有机结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让学生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创造。为了落实"读"与"写",教师的教学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巧诵读"读"是基础。为了有效推进"读与写"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在"读"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四步。  相似文献   

3.
<正>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它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读"来促进"写",通过"写"反过来促进"读",是读写结合的基本原则。语文专家崔峦说:阅读教学要体现读写结合,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从读学写,加强读写的联系。不应把阅读仅仅作为理解内容的手段,还应把阅读和品词析句、揣摩表达作用、学习文章写法结合起来。否则,是跛脚的阅读教学。随文练笔不失为引导学生在  相似文献   

4.
陈敏 《初中生辅导》2008,(30):14-15
语文教育中的"语文"在理论上一般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是"语言和文字".但在实际教学中,人们所教所学的却是"话语和文章".从其动态过程来看,所谓"说、听、写、读",指的也绝不是说、听、写、读语言学中的"语言和文字",而是言语交际学中的"话语和文章".……  相似文献   

5.
朴素也精彩——苏教版一上《识字3》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目的: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的教学;借助图画认读词串,读准生字的音,认清字形。2.认识一个新笔画"横撇",学写生字"水"。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向来是教学的重心。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老师说:"阅读教学要体现读写结合,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从读学写,加强读写的联系。不应把阅读仅仅作为理解内容的手段,还应把阅读和品词析句、揣摩表达作用、学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读写课程内容包括:读"自编教材",写"读书笔记";读"当代名家",写"作品简介";读"泰州名人",写"名人传记";读"千里历程",写"山水游记";读"励才校园",写"母校留言";读"主题美文",写"升格作文";读"经典影片",写"微型作文";读"古典诗词",写"现代小诗";读"专题名言",写"凡人名言"。这一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语文这门学科厚实丰盈起来了,激发了学生巨大的潜能,"共生"出了强大的精神磁场和语文学习力,达成了"读写共生"。  相似文献   

8.
如何让中年段的写作水到渠成,课堂上的"向读学写"非常重要。但每一次"向读学写"的训练,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着重考虑到对于学生而言是否真正有效。这就有待于教师进一步对"向读学写"这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用激趣的形式、特定的范式来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擦出学生写作的思维火花,从而让我们语文课堂中的写作环节更有效,更高效,更丰富。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关于写作教学"的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学写字,要临摹;学绘画,也要临摹.同样,习作也可以模仿.用模仿架起阅读与写作间的桥梁,不失为让学生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0.
"读"与"写"是学生重要的语文素养,但当前学生的读写能力却不容乐观."以读促写"的目标定位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尽可能将作文写"活",并能有个性的表达.而将作文写"活"的要旨是叙述写"真",描写写"活";情景写"真",体验写"活";说理要"真",论证要"活".语文课堂教学若能善于教会学生注意积累,学会模仿,重视创新,"以读促写"的绩效及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便会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单元整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把阅读与习作有机结合,实现系列化、目标化,做到立足于"读"、着眼于"写",在以读促写的阅读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不可分割的,具有相辅相成的功能。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实现读与写的有机融合,以读导写,以写促读,才能同时提升学生读与写两种能力。鉴于此,我在教学《沙漠中的绿洲》过程中做出了创新尝试,立足于多视角,充分发掘教材中的"读"与"写",并紧扣二者的最佳契合点,组织学生展开读与写的双重训练,以确保两种能力的同时培养和提升。  相似文献   

13.
读与写是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点,也是多年来高职语文学习收效甚微的教学难点。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高职学生却常常因为读之不"劳"而写之不"逸",基于超星泛雅学习平台,以教材为核心,以"读写"为抓手,以网络的海量资源为基础,以广阔的生活实际为背景,读与写劳逸结合构建交互式教与学的高职语文新课堂。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是相对独立又紧密相关的。读是一个吸收的过程,而写是由"内"向"外"的倾吐过程,读与写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读的过程中,文本的文字语言,通过内化、吸收,可以变成学生丰富的精神食粮,从而达到积累写作素材、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是相互促进的,又具有紧密的相关性。教学中,读与写不存在谁吃掉谁,谁吞并谁的现象,读与写两者合则双美,离则两伤。  相似文献   

15.
高中英语要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树立学生主体意识,以"学"为基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辅以"练",让学生在构建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技能,这样的英语教学会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6.
"读"与"写"恰如数学学科上的"逆运算",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师,就是在"读"的训练中,不失时机地渗透"写"的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并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就会赢来"读"与"写"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7.
"读"和"写"脱节,这是中学写作教学中一个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怎样打通"读"与"写"的藩篱?"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读写共进模式,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它以合适的例文为生发点,从例文的写作思路中找到"结合点",着力解决"写什么"、"怎样写"、"怎样写好"的写作困惑。"入乎其内",要用阅读的"眼高"带动写作时的"手低";"出乎其外",要由易到难,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所读"不能支持"所写",读是读、写是写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可利用阅读教学给学生提供写作的借鉴,训练学生的语言、细节、构思、想象等能力,从一点着眼,从小处着手,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口力""眼力"和"手力",进而过渡到得心应手地构思作文,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各单元的安排是先"教读课",后"自读课",其主要目的是体现语文教学循序渐进,学以致用的过程.如果说"教读课"的教学是让学生"学会"、"学懂",那么,"自读课"的教学则是让学生"会学"、"会用".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85):56-57
语文教学中讲究提倡"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