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马克思"社会存在"范畴经历了<莱茵报>时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时期、<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以及<共产党宣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时期的形成、演进和最终确立的过程.正确理解这一范畴的关键在于:社会存在中存在主客体关系;社会存在和实践的内涵是一致的;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中把握社会存在的内涵.理解这一范畴对于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许嘉璐主编的<古代汉语>、汤可敬主编的<古代汉语>以及王力先生<中国语言学史>等三书在引用我国汉代重要语言文献--<释名>的同一段文字时,其标点符号的使用存在一个共同的讹误.这一标点讹误不是印刷所致,而应是语义的理解问题.文章联系其他文献资料,对这一标点讹误进行订正.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在创办<新青年>之前,参与编辑<国民日日报><安徽俗话报><甲寅>等报刊,这为他创办<新青年>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以章注章     
<訄书>是章太炎先生早年论学论政的结集,<訄书详注>是徐复先生系统潜研<訄书>的详注.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章先生避地台湾,编成<訄书>五十篇.次年,东渡日本,寓横滨清议报馆,梁启超为之题署.归国后,于1900年刻于苏州,这是<訄书>最早的版本,原稿由章先生弟子潘景郑先生珍藏,于1985年7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行,即<<訄书>原刻本手写底本>.  相似文献   

5.
<报任安书>(下称<报书>)是司马迁自述坎坷遭遇坦陈心路历程的一封信,在这封惊天地泣鬼神长达三千余言的长信中,司马迁抒写愤激心情,表达了种种不同于前人的思想创新.课文节选部分蕴涵的深刻的思想内容是司马迁人生观的真实表露,具有极高的认知价值,在史学史和文学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字书>在<隋书·经籍志>等书目中都有记载,且在<玉篇>、<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等文献中都被大量引用,但其作者、成书年代都不详,且多被误认为即吕忱<字林>.文章通过<一切经音义>引用<字书>的内容与任大椿所辑<字林>的比对,结合其他文献资料,推断这两种字书间没有彼此相关性,即<字书>非<字林>,并对其成书年代、内容及湮灭的原因作一考探.  相似文献   

7.
“先就业再择业”不应曲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2月26日出版的<中国劳动保障报·职业导刊>上发表了王佳宁同志的一篇题为<"先就业再择业"不宜提倡>的文章.笔者读后认为,王佳宁对"先就业再择业"的理解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古典小说<西游记>人物形象寓庄于谐,故事情节引人人胜,创造出一个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老少皆知,耳熟能详,幻想奇异,开创了中国古典小说浪漫主义的先河.谐趣性是<西游记>作品艺术手法的主线,指导学生把握住这条主线,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人物形象和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9.
作为革命家、思想家、学问家的章太炎先生,他的论著的突出特点是内容上的博大精深和表述上的古奥.这种特点在<訄书>中表现得尤为显著、集中,可谓淋漓尽致.一般读者接触<訄书>时往往望而生畏、望而却步.首先会被书名吓倒,笔者也不例外.这古奥的"訄"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虽然章氏三言两语的<叙>是理解书名涵义的最好注解,但要读懂它却谈何容易!现在徐复先生的<訄书详注>出版了,为"深入深出"的章著提供了深入浅出的详尽注解(顺便说一句,目前不乏"浅入深出"的论著,热衷于急功近利而故作深奥,读起来最为痛苦).  相似文献   

10.
细读无名氏早期创作的两个集子<露西亚之恋>与<龙窟>,发现其在人物塑造上强烈地表现出了对生命力追逐的价值诉求,由此人的存在方式呈现出"被‘囚禁'的人"与"原野'上的人"两种特殊的形态.揭示这一审美特征有助于理解无名氏整体创作的精神价值,尤其有助于透视六卷<无名书>中印蒂形象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说文释例>是<说文>学中的要籍,也是王筠的代表作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说文释例>一书的性质众说纷纭,有的学者以为其书是专讲体例的,有的以为是清人的文字学概论,有的则回避了其书的性质问题.王筠以"释例"名书,就是说明<说文>的主要内容、主旨、体例、表达方式、体裁等问题的.其目的在于帮助阅读<说文>者抓住重点,尽快入门,很好地阅读<说文>一书.这与令人所说的"释例"专指编纂体例不同.在清代的<说文>释例类著作中,专讲编纂体例的书出现在晚清.正确地揭示"<说文>释例"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是重要的,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说文>学研究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背负"谋反"罪名被南朝宋文帝杀害的杰出史学家范晔身上迷雾重重,<宋书>本传对他的形象有所歪曲,清代一批学者为他鸣冤叫屈,但他们都未能真正认识、理解范晔.其实,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含蓄、曲折而真实地表达了他的志向与情怀,结合他的另一首<狱中诗>,我们可以深入其内心,探寻他一生的心路历程,认识他进取的一生,富于追求的一生,从而真正理解他的进取精神与反潮流精神.  相似文献   

13.
从“人”的角度看《雷雨》的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雷雨>的接受史中,人们对作品的内容、主旨的理解纷争迭起,对主要人物的分析也莫衷一是.这一方面源于<雷雨>本身的内蕴丰厚,具有巨大的阐释空间;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不同的时代语境的变迁.就拿几部最有代表性的文学史著作来说,1953年8月出版的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应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筚路蓝缕的奠基之作.在书中,他评价<雷雨>是"写一个绅商家庭的悲剧",这一悲剧是由"一种社会制度的残酷"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日前,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河北教育报刊社通联工作站及其他相关部门,认真做好<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河北教育>等教育报刊的宣传推介工作.订阅<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河北教育>所需经费,可从公用经费中列支.  相似文献   

15.
于漪课堂 <变色龙>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0课<变色龙>,作者是契诃夫,俄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从20岁开始就进行创作,为什么称他是短篇小说大师呢?我请大家看两本书,(出示书)这是<契诃夫小说>,都是短篇的,上册和下册.这两册书选了37篇短篇小说,他一辈子创作了多少小说呢?700多篇,像这样的书20本以上.其中有许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比如今天我们学的<变色龙>,将来我们要学的<套中人>.  相似文献   

16.
张同江,男,生于1963年9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学历. 系河北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唐山市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唐山市教育局中心教研组兼职教研员. 被聘为<学习报>特约编辑,<学习方法报>数学版版面主持教师、<数理天地>,<中学生数学>通讯员,<读书时报-数学专刊>特约作者,<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特约编辑. 在<数学通报>、<数理天地>、<中学生数学>、<数学大世界>、<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主编、合编论著多部.  相似文献   

17.
王伟玮 《文教资料》2009,(18):98-100
本文试图通过对孙犁作品<书衣文录>内容的梳理和分类,发掘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考察其文本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尝试从<书衣文录>管窥作家在经历过文革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之后心态的改变,并进一步借用"潜在写作"的概念对<书衣文录>进行再次定位和价值的重新判断.  相似文献   

18.
一 <中国教育报>有过这样一则报道:在全国范围内,中小学教师的专业阅读存在着大面积空白.目前即使是销售业绩最好的教育经典著作,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发行总量也不过十几万册,而这与13000万教师的数量之比,不足千分之一.再比如说<陶行知文集>,自上世纪80年代末出版至今,近20年来只有8000册的印刷量,看来,被毛泽东誉为"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在教育界并没有很多"知音".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系列经典教育名著,发行量最好的是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也只有4300册,较好的是卢梭的<爱弥尔>,只有2000册.这些书在出版前曾被出版社和书店相当看好,但投放书市后,广大教师就是不买,就是不读.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选古文的人大都喜欢选<战国策·赵策四>里的"触聋说赵太后"这一章(这篇文字亦见<史记·赵世家>).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里正好有这一章,可以用来校正<赵策>的几个错字.  相似文献   

20.
最近,读了学林出版社出版的王玉仁所著<(说文)初步>一书,觉得这是一部很不错的书,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接触<说文解字>的学习和研究者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