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是最难学的,因为汉字不光表音还表义,它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每个汉字都有很多种含义,变化多端。甚至同一个汉字的同一个含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也是不同的。所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表意兼表音的语素-音节文字。但汉字表音与表音文字又有不同。汉字注音方法的发展体现了人们对汉字音节认识的发展,随着人们对汉字音节内部构成的认识深入,汉字注音方法逐步走向科学、精密。汉字注音经历了音节整体描述,声、韵二分的反切注音,音节中切分声调的纽四声法注音,注音字母注音和汉语拼音方案等音素注音等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当时学术背景和条件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偏旁与部首关系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汉字的偏旁与部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有自己的内涵与外延,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明确的。但是现在常有人把这两个概念搞混,或者不加区别地等同起来。有的专业书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也表述得不准确,甚至完全弄错,造成使用中概念含糊,关系混乱。因此,按汉字的变化进程正确地把握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从事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都很有必要。汉字的偏旁是人们分析汉字结构时所使用的名称。作为专门术语,偏旁这一概念的含义在汉字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不尽相同。按传统说法,汉字从独体字发展到合  相似文献   

4.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又由复杂回归到简单的过程。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汉字经历了许多次变革。可以说,汉字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一次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5.
汉语对日语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代日语的常用汉字约1945个,其中,1154个与中国语的形相同或者极为相近。日语虽然将汉字作为表意符号,也使用汉字的含义,但是,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汉语的含义相同。而且有一部分汉字在日本写法和意义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不能简单地引用汉字,完全按照中国语的含义来理解日本的汉字,因此,有必要研究汉语和日语中相同的汉字的不同含义。  相似文献   

6.
汉字发展经历了漫长的个体扩张和形体演变过程,期间汉字混搭现象时有发生。汉字混搭存在多种类型,从通假字、假借字到现在的网络词语都属于汉字混搭。汉字混搭现象表明,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趋势,汉字个体会逐渐脱离原来的本义,只作为一种文字符号,通过混搭构词为人们使用。  相似文献   

7.
汉字偏旁的形变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偏旁形变最剧烈的是隶变时期和楷化时期。汉字偏旁的形变可以归纳为不形变、不完全形变和完全形变三个形变规律。汉字偏旁按美的规律进行形变,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的书写、书法实践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8.
必修四第三模块的话题是Body language(身势语),学生非常感兴趣。我采用了分组探究式学习模式。在探究过程中不难发现:同一个body language在不同国家含义有很大差别。究其原因是文化背景不同。就拿"OK"这个最常见的手势来说:普通含义是"All right",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表意文字,掌握其读音是学习汉字的主要难题。在现实生活中,借助汉语拼音来学习汉字的读音已经成为学习汉字的必要途径。然而汉语拼音并不与汉字同龄,它的产生与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大致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六个过程。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为了方便书写,很多字的字形发生了变化。而且随着社会的实践,也增加了很多汉字本身的含义,也有改变其最初含义的。  相似文献   

11.
浅谈版式设计中文字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字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字体演变同样可以说是一种字体设计过程,他在人们的设计思维中得到不断的创新与巩固.现代汉字是继宋版书后的印刷字体中发展而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与实用需求的变化,汉字在传递中不断简化,并形成高度符号的艺术特色.而文字发展到今天,它固然还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是传递信息的载体,但已经超越了这一局限,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魑魅魍魉"四字,在古书中有过不同的写法,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定形为以"鬼"为形符的字,原因是当初人们对其所指各有不同的主观认识,因此字形和今天的不同。从这几个字的形体变易可以推知汉字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汉字在形声化的过程中形符的添加与取舍都和人们对这个汉字所指事物的主观认识密切相关,也与词汇双音化过程中用词者希望组成一词的两字形体上相协调有关。  相似文献   

13.
薛皖东 《语文知识》2012,(4):116-117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与字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汉字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造字原则,但在从甲骨文发展到楷书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笔势和字形结构的不同安排,汉字字形的表意发生了偏差,不少形体由于讹变,破坏了原来的结构,使得汉字形非达意。  相似文献   

14.
<正>识字是阅读、写作的重要基础,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汉字的数量多,每一个汉字都有各自的音、形、义,有时同一个汉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又有差别,再加上汉字中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众多,使得学习汉字难上加难。低年级是识字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的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弱,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汉字作为中国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产生于黄河流域,它和古埃及文字、古苏美尔文字等一样,独立产生、独立发展,起源于绘画。在经历了象形到象意(象征),从简单到繁杂,再到简化的过程中,汉字作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部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种有着过去和未来且体系日渐严密的表意文字。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6.
汉字字形文化的研究主要是分析前人来汉字创造的过程中,利用字形保存下来的丰富生动的体现出其文化心态与历史演进轨迹的资料的研究。借助于对汉字字形文化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汉字发展演变的根源、认识汉字结构和含义之间的关系、反映出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积淀以及为汉字文化学带来更加牢固的建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汉字构形研究经历三个阶段:发端、发展、成熟。“六书”说的提出是其发端,对“六书”说的重新诠释和整体改进依次是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汉字构形学的构建标志汉字构形研究开始成熟。从其发展脉络看,汉字构形研究的历程就是这种研究不断科学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与世界上其他古老文字一样,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而汉字的图形化,是以汉字为主要元素进行图形化的处理。在设计过程中,弱化汉字的识别性,强化图形的视觉效果。它充分利用汉字的笔画特点,从而进行融合、提炼,最终形成新的艺术图案。  相似文献   

19.
从日语的词汇来看,现代日语中仍然保留着许多汉字及汉语词汇,而且许多词汇除发音与现代汉语不同外,字形却相近或相同,我们就把汉日语言中这些词汇称为中日同形语.中日同形语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互动的产物.汉语和日语中的汉字词汇,虽然都使用了汉字,但是这些汉字用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必定也会产生一些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20.
汉字是据意构形的,在造字之初,理据是清楚的。但在汉字发展和使用过程中,字形、词义、语音、字用都在发生变化,汉字的理据逐渐模糊。对理据的追寻是汉字使用者的普遍心理,面对理据缺失的字形,人们会采取一定的方式使理据重新获得,这些方式包括造新字、对变异字形和假借字形通过重新分析进行改造等。理据的追寻直接影响了汉字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