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06年8月19日,由中国传媒大学、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暨“第四届亚洲传媒论坛”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来自世界六大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19位大学女校长,94位知名传播专家、传媒界领导汇聚一堂,以“和谐世界、文化多样——大学与媒介的责任”为总主题,共同探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大学与媒介的责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金在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柳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中国联合国教科…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年龄的增长,看事情想问题往往瞻前顾后。有些事情,往往是先做起来再说的时候成功率较大。1988年出生的徐瑞明,是山东机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入选了《福布斯》中文版首批推出的"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先后获得"山东十大创业青年""十大优秀青年企业家"等称号,获得美国DEMO全球季军中国总冠军、美国"RED HERRING最佳创意奖"、"清科最具投资价值企业奖"、五四青年奖章等奖项。现为山东省青联委员、临沂市第十四届政协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动我国评价事业的快速和健康发展,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 所、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青年报》社、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特联合主办“第 四届大学评价与科研评价国际研讨会”。其主题为:“大学评价”、“科研评价”与“期刊评价”。  相似文献   

4.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水平与综合国力休戚相关,加强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特别是科技水平的建设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但是目前国内对研究型大学定义模糊,造成了在评价研究型大学时诸多不便,并且国内对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一套研究型大学的分类标准,并针对这些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发展水平专门制定了一套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确立的33所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排名情况指出这些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工作在今后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方面,最后对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在2010年第1期《今传媒》上刊文,表示要尽快建立有利于各方利益的激励平台。范以锦分析了财经杂志团队离职风波,认为,无论是利益还是  相似文献   

6.
张岳贤 《今传媒》2024,(2):136-139
近年来,基于“讲好中国故事”视角的大学英语课程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的主要方向之一,“讲好中国故事”与大学英语课程相结合可以使语言、人文知识的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研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大学英语课堂“讲好中国故事”的现状,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就要加强大学英语教材建设,加大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挖掘合适的“中国故事”元素,旨在为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国内的传媒业实在是太缺乏太需要准确有效的数据了.业内的人想通过它来了解自己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业外的人想通过它来了解这传媒业的水是深还是浅.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关于传媒业的数据多年来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难出来,偶有一些零散信息,也是像雾像丙又像冈,让人欲信还疑。但这不能成为不准确的统计数据和测评出台的理由.因为它会对传媒业的决策等带来严重的误导.贻害深远。真实的统计数据和基于真实数据的科学测评.在竞争加副.改革深入的今天.尤为让人期待。  相似文献   

8.
威廉姆森认为,从市场角度讲,工人的薪水取决于很多方面,其中包括劳动者技术水平,政府是否(对资方)有保护伞等.第三次来到中国时,新添的“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头衔,给奥利弗·威廉姆森带来的不仅仅是鲜花和掌声,还有安排得满满的媒体专访、大学演讲和论坛对话,繁忙的日程让这位78岁的美国老人略显疲惫。  相似文献   

9.
第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学术讨论会于2009年8月7—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中山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岭南民俗研究所共同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温州大学、中南大学、广东民族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神奈川大学、爱知大学、福冈大学以及美国崴涞大学等国内外大学、科研单位共80余名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并提交高质量的研究论文。研讨会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张铭远教授主持,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致欢迎辞,刘晓春教授公布第四次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名单,康保成教授为获奖代表颁奖。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岩本通弥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徐赣丽教授、名古屋大学樱井龍彦教授,就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的关系做大会主题发言。高丙中教授以河北范庄龙牌会为例,探讨“迷信”如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他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民俗复兴中,乡村民众将村落的信仰界定为国家的对象,在信仰活动...  相似文献   

10.
《现代出版》2012,(3):77-78
三十多年来,我国大学出版社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已经成为中国出版界一支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出版社发展道路,因而它理所当然地成了众多出版产业研究者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出现了一批在出版产业界有一定  相似文献   

11.
世界经济论坛主要根据宏观经济管理、技术革新和公共机构质量这3项标准衡量一个经济体的竞争力。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芬兰、美国、瑞典、台湾、丹麦、挪威、新加坡、瑞士、日本和冰岛。欧洲国家中,英国由去年的第15位升至第11位;意大利则继续下滑,降至第47位;德国、加拿大、法国分别在第13、15和27位,与去年基本持平;中国排在第46位。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举办一批“洋大学”,按照世界通行的现代大学制度和教学模式培养国际化人才,其意义不仅是为学生提供低成本“本土留学”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期望“洋大学”发挥“鲶鱼效应”  相似文献   

13.
白彩香 《兰台世界》2016,(20):122-125
中国内陆最早的三所女子教会大学是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北京,1905)、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州,1908)和金陵女子大学(南京,1915)。在这三所教会女子大学里,由于特殊的内部结构与环境因素,使得三所女子大学的管理呈现出不同于男性大学的管理特征,即女性化、亲情化管理倾向。  相似文献   

14.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是一项旨在宣传中国国家形象和提高汉语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国际中文比赛。本文主要研究问题是国家汉办网站在海外传播上与国内外其它有关网站有何差距以及如何提高"汉语桥"的海外传播影响力。论文首先分析了与网络传播影响力相关的研究,提出了基于Alexa搜索引擎统计的到访量和浏览页面数计算的网络传播当量和传播影响因子表示网络传播影响力的方法,然后选择了多个国内外相关网站,通过对比研究方法分析了"汉语桥"海外传播的现状和不足,并针对"汉语桥"未来的宣传工作,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其海外网络传播影响力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范伟伟 《大观周刊》2013,(3):245-245
“钱学森之问”是中国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它的准确表述是“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可以从传统文化、经济社会、高等教育本身三个维度尝试对这个问题给予解答:(1)中国传统文化有重义轻利、反对科学的倾向影响科研创新人才培养;(2)中国社会经济利益至上阻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者顾及生存发展无法凭兴趣进行研究;(3)中国很多大学责任不清、功能异化导致无法培养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14,(12):47-49
全国600余所地方本科高校即将面临向应用性大学的转型,但是,未来的政策能否为转型提供评价、技术和资源方面的支持,能否为企业与学校的对接创造条件,从而为应用性大学在中国的发展铺平道路,仍是对执政者的考验  相似文献   

17.
追溯当前还活跃在影坛并保持着相当影响力的中国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张艺谋、黄建新的创作轨迹,观照"第六代"导演张元、王小帅、贾樟柯的创作观念和创作现状,追问何以陈、张、黄能在影坛保持长久的影响力,"第六代"可否再走"第五代"的成功之路,电影导演的创作之路是否必须历经"转型",从而尝试总结一些规律和启示,以期引起研究者对"中国电影导演创作传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由大学版协主办的全国大学出版社发行工作研讨会暨第14届图书订货会,2001年11月11~13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市举行.一年一度的大学版图书订货会,是展示大学出版社整体形象和成就、为各大学出版社及书店提供商机的重要活动,也是书业同人之间信息交流、学术研讨的大平台.  相似文献   

19.
“美丽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已成为“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出版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建设,也影响着“美丽中国”战略的实施.在这种情况下,“美丽出版”理应成为大学出版社的战略选择.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坚持内容为王,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推进技术创新,加强队伍建设则成为大学出版社实施“美丽出版”战略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李小缘先生是中国图书馆学的先驱者之一,二十世纪上叶知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和有成就的历史文化学者。他的贡献,主要集中于他所服务的母校金陵大学时期,可因其职业所在和职务所系,大致分为两个时段:一是金陵大学图书馆时期,先后担任过金陵大学图书馆西文书籍部主任,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教授、主任,金陵大学图书馆馆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