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丛丽静 《青年记者》2005,(12):61-62
1983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国电视剧《嫉妒》,而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才在中国掀起了韩剧热潮。从《嫉妒》到现今的《看了又看》、《人鱼小姐》及《大长今》等一部部韩剧,不仅让中国观众熟悉了韩国的俊男美女,也将韩国的饮食、生活方式、服饰、消费习惯、道德观、家庭伦理等一点点地输人中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韩剧是韩国化输出的一种策略,具有经济和化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2.
韩剧《大长今》在中国的热播,在出版界也引发了新一轮的韩剧热,各种与“长今”有关图书争相出现。小说类以文学作品的形式推出是由译林版和人民文学版的同名小说《大长今》。两者虽书名体裁相同,译者相同,主要人物相同, 然而著者不同,内容也大相径庭。译林版是引进韩国作家金相宪创作的历史小说《医女大长今》。而人民文学版的《大长今》是  相似文献   

3.
陈岚 《新闻界》2006,(2):91-92
从几年前央视夜间剧场《看了又看》到今日湖南卫视大肆推广的《大长今》,韩剧在中国内地也从当初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走到了今天风靡电视剧市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王可 《声屏世界》2016,(6):44-45
1993年中国首次引进并播放韩剧《嫉妒》,随后《蓝色生死恋》《大长今》《来自星星的你》以超高收视风靡中国,2016年2月反映军旅题材的《太阳的后裔》更是以史无前例的人气蹿升至“现象级”作品。韩国总统朴槿惠大赞《太阳的后裔》,称其不仅是对外宣传韩国文化的窗口,更提升了海外游客对韩国的关注。回顾韩剧入华23年时间,几乎每隔一两年就会有部热播韩剧刷新之前的收视纪录,韩剧正以其强大的渗透力撩动中国受众的心。伴随着韩剧的风靡,以韩剧为传播媒介的韩国民族文化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韩国文化为何成功持续撩动中国受众?它们是如何进行文化输出的?我们该如何吸取韩剧精髓,将“华流”推向海外。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韩剧如同海浪汹涌而入,不断挤压中国的电视剧市场。《爱上女主播》、《玻璃鞋》、《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人鱼小姐》、《大长今》、《宫》等韩剧强烈地吸引着中国观众的眼球,  相似文献   

6.
《新闻世界》2005,(11):56-56
韩剧《大长今》曲终,与起初的狂热赞美不同.观众也冷静地挑剔起来。韩剧的通病——情节拖沓在《大长今》也有.好多剧情经不起推敲.衔接不缜密……有人就罗列了以下一些《大长今》的“毛病”。  相似文献   

7.
武闽 《传媒》2016,(16):65-68
从20世纪90年代起,作为“韩流”文化的主力军,韩国影视剧(简称韩剧)在中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连番掀起多次收视高潮,同时也将极具韩国特色的大众文化和价值观念逐渐渗透到海外观众的心里,从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完成了一次国家的形象塑造。2007年,韩国国政弘报处海外弘报院院长俞载雄进行了一项《收看韩剧对韩国形象的影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9.4%的被访者是通过韩剧了解韩国的,而被调查者收看韩剧的次数和数量与其对韩国产生的善意联想、情绪和行动意图基本成正比。以中国为例,随着《大长今》《来自星星的你》等一系列韩剧在中国热播,韩国在中国的形象与冷战刚结束时期相比大大改观。当前,大多数中国人认为韩国是一个“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技术先进”“有观光魅力”的国家,这与韩国政府想要塑造的“动感韩国”形象有着强烈的一致性。随着民众对韩国好感的增加,近年来,中国赴韩国旅游热与日俱增,韩国服饰、化妆品业也深受国人青睐。可见,韩剧的海外传播成绩斐然,影响深远,不但提振了韩国经济,还成功塑造了韩国在海外的正面形象,取得了政治经济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8.
张丽 《今传媒》2005,(11S):65-67
近年来在我国的电视剧市场上,内地批准引进发行的电视剧除了港台剧外,韩剧引进数量一直位列第一。今年,湖南卫视斥资800万购得韩剧《大长今》的首播权。9月1日,《大长今》被搬上中国内地荧屏。该剧一度也在韩国本土、中国香港、台湾等亚洲地区掀起收视狂潮。目前已经一跃成为2003-2005年以来亚洲收视最高点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9.
从《蓝色生死恋》到《大长今》再到现在的《媳妇的全盛时代》,韩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观众的心目中经久不衰,为何它能在众类电视剧中脱颖而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通过分析韩剧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来解析韩剧风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李汐 《新闻传播》2009,(7):92-93
动画艺术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从动画诞生以来,各国的动画交流就十分广泛。中国动画作为世界动画的一分子也闪耀着它夺目的光辉。创作出一批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深受人们喜爱的动画片,且在国际获过大奖。可是,中国动画片发展到现在却陷入了沉寂。在中国的动画片市场上充斥的大多是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在人们周围的生活用品、印刷品当中流行更多的是加菲猫、史努比、奥特曼等外来卡通形象。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动画片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作为典型的文化媒介和影视文本,动画片自然也无法避免全球化的洗礼.各国的动画片生产者纷纷采取多元传播策略实施“走出去”战略,使动画片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流行语”.20世纪90年代,美国动画电影风靡全球,成功地将美国文化、美国精神散播于世界各个角落.他们巧妙地利用跨文化的普世题材赢得全球受众认可,并深入挖掘和利用外来文化元素,经过本土化创新后进行二次发行,孙悟空、熊猫、花木兰等都成为其重要题材.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三部总揽票房大约20亿元,成为美国动画借助“中国功夫”玩转票房的成功案例.虽然美国动画片的跨文化传播对输入国传统文化带来一定冲击,但其跨文化传播策略却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一部《大长今》激励、感动了无数中国人,《大长今》之后看什么?韩国金牌编剧金荣和导演李丙勋再度打造长篇历史巨作《薯童谣》,电视剧尚未引进,由金荣、郑在仁著的《薯童谣》原著小说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率先登陆中国。小说《薯童谣》的第一作者金荣是电视剧《大长今》的编剧、《大长今》原著小说的作者之一,她塑造的“薯童”也同样承继了“长今”积极昂扬、追求自由与幸福的理想主义气质和个性魅力,《薯童谣》以爱情为主要线索,讲述的不是凭借权力斗争夺得王位的国王,而是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走向成功的国王。这也使得该书…  相似文献   

13.
在韩剧《明成皇后》热播之后,一部刷新该剧多项记录的新的韩国宫廷古装剧《大长今》也迅速以另一种方式首先在内地登陆。据悉,引进国外版图书的业内巨头译林出版社,此次又抢在该剧尚未在国内开播之际,出版了《大长今》的小说版。 本书是韩国著名作家金相宪创作的历史小说。根据  相似文献   

14.
韩剧热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从1993年中国首次引进韩剧《嫉妒》到现在,韩剧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近13年,从悄无声息到如今的如火如荼,究竟韩剧有什么成功秘籍?韩剧热对中国的电视剧市场有何影响?本文拟从民族文化和文化产业的角度进行一些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1997年,韩国电视连续剧《星梦情缘》在中国香港首播引起轰动,从而在亚洲触发了多年升温的“韩流”热潮。2005年9月1日,湖南卫视在黄金时间播出曾在韩国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创下平均50%的收视奇迹、激起无数民众争相观看的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将“韩流”推上了又一个巅峰。随着韩剧进口的激增,中国传媒、影视界和国人无可回避,惟有反思:对于《我的野蛮女友》、《大长今》之类韩国影视剧的热播,这类影视剧到底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它给中国影视剧带来了怎样的反思与启发?一、韩国影视剧对国产影视剧的冲击及中国影视剧传播现状韩国从1997…  相似文献   

16.
2014年,一部《来自星星的你》引爆了全国的收视狂潮,它的成功引起了媒体和各界的关注和讨论。同时,韩剧的成功也使得韩剧迷文化在身边随处可见。而本文将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探讨韩剧通过文本的哪些特质吸引了稳定的收视群体和“迷群”,而韩剧在新媒体时代的当下,又以怎样的传播形式推动和稳固了因韩剧而产生的迷群。  相似文献   

17.
自1941年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诞生开始,国产动画片对于传统文化题材的尝试就没有停止过。近几年,美日动画片屡屡改编中国古典故事,背后表达的却是本国精神;而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往往采取另类的“大话”“恶搞”形式,或者更多的还是在扮演一个循循善诱的说教者角色。而既不叫好又不叫座的结果让这种国内外对比变得更加尴尬。  相似文献   

18.
2006年,随着《大长今》登陆湖南卫视,“韩流“携带着新一轮收视浪潮席卷整个中国。随着韩剧的热播和流行,剧中女性角色日益凸显、女性意识更加张扬,其作为一个意义传播体系所携带的价值理念和文化内涵,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着观众。  相似文献   

19.
陈君 《中国新闻周刊》2009,(36):68-68,70
韩国人喜欢“大”,从大韩民国、大韩航空,到大学校、大学院、大长今。中国电视剧《长征》到了韩国也变成《大长征》  相似文献   

20.
陈闯 《出版广角》2016,(22):66-68
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走上了民族化的道路,从主题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到色彩设计都开始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表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动画学派”.当下,在中国动画面临外国动画不断冲击的背景下,发掘中国文化元素,传播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片成为我们振兴国产动画事业的必由之路.《大鱼海棠》作为一部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在发掘和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上取得了成功,为中国动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