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法战争发生在1883年12月到1885年4月。当时,资本主义正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掀起掠夺殖民地的高潮,中国面临被分割肢解的危险。在这种形势下,法国垄断资产阶级积极推行殖民政策,加紧武装入侵越南,企图进而侵略中国。法国殖民主义者公开叫嚣:占领越南北圻这个理想的军事基地,“是一个关系到我们今后在远东地区争霸的生死问题”。“一旦欧洲各强国瓜分中国时,我们将是一些最先在中国腹地的人。”他们还主张“帮助反对清政府的人物,使中国南部省独立起来。”由此可见,中法战争完全是法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实现其“殖民地为工业出口服务”的目的而发动的侵略战争,这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一个严重步骤。  相似文献   

2.
由于清政府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民族危机。这种亡国灭种的厄势,促使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相似文献   

3.
陈善同评传     
清末侍御史陈善同生于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正是清朝日趋瓦解,内外交困,政治极端腐败的年代。 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局,使得中外反动势力步步勾结,资本主义各国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也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至一八九五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打败了清政府。此后,帝国主义各国掀起一个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他们把落后的中国和朝鲜作为侵略和争夺的主要对象,英、法、日、俄、美、德、意等列强为了他们各自的利益,背着清政府句心斗角,明争暗夺,终于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们又明火执杖,趁火打劫。之后,又以“友人“、“恩人“的面目,诱逼清政府签署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列强终于达到了彻底瓜分中国的目的,中华民族从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相似文献   

5.
近代列强对中国铁路利权的疯狂掠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 19世纪末年起 ,帝国主义开始采取以铁路投资为掠夺中国利权、奴役中国人民的手段。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后半期 ,形成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三次高潮。清政府在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后 ,割地赔款 ,国力大损 ,英、俄、法、日、德、比、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乘机对清政府施加压力 ,攫取中国的铁路权益。他们或强行擅筑 ,或假借“合办” ,或通过贷款控制 ,吞噬和瓜分中国路权 ,形成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一次高潮。列强在中国领土上强行修建和直接经营的铁路有 :俄国修建的东省铁路 ,法国修建的滇越铁路 ,德国修建的胶济铁路…  相似文献   

6.
历史回眸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以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等方式加紧对中国经济上的侵略,同时以德国为首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1897年冬,德国以传教士在山东被杀为借口,派舰队强占了胶州湾,第二年又强迫清政府将胶州湾租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把山东变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历史只有过去没有未来,因为未来是靠我们创造的。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日本乘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权益。大战开始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  相似文献   

7.
“阿思本舰队”事件是中国近代海军初创时期的一个重要事件。清政府在这次事件中耗费了巨大的银额。关于这个问题,史界对它的估算历来莫衷一是。本文依据有关档案资料,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全面的考察,以求一个比较精确的数字,并透过这个数字认识英帝国主义侵华的实质。 (一) 要弄清阿思本舰队究竟耗费清政府多少银两,首先必须查实清政府筹建舰队时动拨的银两数。据笔者所考,这笔款数包括三次拨款、轮船月费、遣回经费和零税银等。第一项:三次拨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华取得了更多的特取。但太平天国运动使清廷元气大衰,这势必不利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为了把清政府变成自己驯服的工具,以便维护自己既得利益,列强感到有必要扶一扶清政府。1861年秋,代理总税务司赫德向恭亲王奕訢提出购买外国轮船,建立新式海军以便从  相似文献   

8.
轮船曾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市场和落后国家权益的重要工具。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和随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使列强在华攫取到了更多航运特权。随之,以新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航运势力的争夺,列强间不同国家以及不同轮船公司间的争夺,帝国主义列强航运势力彼此间的消长冲突,构成这一期间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多个场景。  相似文献   

9.
轮船曾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市场和落后国家权益的重要工具。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和随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使列强在华攫取到了更多航运特权。随之,以新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航运势力的争夺,列强间不同国家以及不同轮船公司间的争夺,帝国主义列强航运势力彼此间的消长冲突,构成这一期间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多个场景。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习》2010,(9):12-13
必修: 1.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外,还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相似文献   

11.
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或“西太后”。她在八国联军之役逃亡西安时期的罪行,虽是她四十八年统治期间的一个片断,然而,却是她一生的罪恶史中最为黑暗的一页。敲骨吸髓的盘剥,骄奢淫逸的生活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一八九九年爆发了以反帝为主要目标的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一九○○年,日、俄、美、英、法、德、奥、意八个帝国主义国家,悍然发动了对中国又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12.
【穿针引线】闭关自守的中国,在近代被迫打开了国门,百年的屈辱,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铁一样的事实。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走上了强国之路。1.民主革命时期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南京条约》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②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专门同外国交涉。③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出现了新危机。④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⑤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从此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⑥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引发了…  相似文献   

13.
专题指导 本专题有两部分内容:(一)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加剧、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二)辛酉政变和“借师助剿”、建立总理衙门、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骗局,宣统帝退位。 本专题重点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联系,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方式及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难点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列强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帝国主义开拓殖民地、争夺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及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紧密联系的。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即经济制度落后、政治统治腐朽,致使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社会带来深重灾难。(一)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的加剧,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英、法两国为主的西方列强对外进行商品输出、开拓世界市场的要求。中国因经济、军事实力的严重落后与清政府的妥协投降,造成一败再败,签订了一系  相似文献   

14.
山东问题,产生于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之际,是腐败的晚清政府留给中国人民的一个“世纪之痛”。山东问题,实质上是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问题,它直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成为20世纪初期国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正> 中日甲午战争,腐败的清政府屈服于日本的武力胁迫,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一条约,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马关条约》中规定的赔款,开设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中国设厂等,由此而引起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相似文献   

16.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争夺更加激烈.它们争先恐后地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被瓜分的严重危机。其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列强在十九世纪末强租中国租借地时,租期多为99年。那么,这99年的租期到底是如何确定的呢?下面先梳理一下相关的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17.
甲午中日战争是列强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发动的一次侵略中国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这节课的内容,请同学们以自学的方式来完成。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内容,边阅读,边思考、设计自测题,然后大家一起讨论、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先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记下疑问。时间5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18.
胶州湾在德国“世界政策”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末期,德国在经历了资本主义急速发展阶段之后跻身于列强瓜分世界的行列,出兵侵占胶州湾是德国进入帝国主义全盛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俾斯麦大陆政策背景下的殖民政策与威廉二世“世界政策”指导下的社会帝国主义政策进行比较和分析,阐明德国侵占胶州湾与德国实施舰队计划及海军战略的关系,为认识这一时期的德国对华政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俾斯麦大陆政策背景下的殖民政策对俾斯麦在殖民问题上的立场及其变化,史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俾斯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德国获取殖民地采取了怀疑、消极甚至完全拒…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初年,中国处在一个政治危机趋于成熟、新的革命觉醒的时期。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在被义和团英雄们打碎之后,采取了较为隐蔽的方式,在政治上扶植清政府作为侵略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并从经济上加深对中国的侵略。  相似文献   

20.
甲午中日战争的风云已过去125年,此次战争深刻地影响了当时国际局势的走向。清王朝和日本这两个亚洲"明星"的国运也因此次战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次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日本跻身于帝国主义强国之列,并开始大踏步地走上侵略扩张之路;空前屈辱的《马关条约》一经签订,清王朝的真正实力暴露无遗,直接诱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从此山河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