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空间探测越来越感兴趣。在探索宇宙大世界过程中,人类首先进行了载人登月。而从现在和可以预测的将来看,人类下一个要争服的目标将是火星,载人火星飞行将成为21世纪最重大的航天“壮举”。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1,(19)
本月8日至20日,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1号”,将与俄罗斯“火卫一·土壤”采样返回探测器一起,择机使月俄罗斯“天顶-2SB”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飞向火星。此次火星探测,不但是我国派出第一个进入火星轨道的探测器,也是俄罗斯时隔多年之后第一次重返火星。他们承载的一系列创新型火星探测任务,对人类认识火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火星上面有水已经是没有什么异议的了,因为不管是大量的火星探测飞船所临空拍摄的照片,还是人类派遣的火星车的亲密接触,都发现了水仍存在于火星的证据。这个发现不能不立刻激发起人类最大的亲切感和想像力,因为水不言而喻地让我们联想到生命!尽管存在水并不能保证会出现生命,但是至少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那么火星上面的水环境能不能为生命的出现提供足够的条件呢?这是人类最为关心的下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不管到什么地方玩,吃的问题都要解决。太空旅行当然也不例外。随着人类太空探测特别是对火星探测的逐渐升温,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可预见的将来,火星旅游将成为人们节假日休闲的最大期盼。利用载人航天飞船到火星上进行科学考察、旅游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之一。由于火星是颗荒芜的红色星球,科学家首先得在地球上设计好适合火星旅游的食物。  相似文献   

5.
质谱计在行星大气和土壤成份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谱计多次用于空间任务,探测了土星、木星、火星、金星等的大气成份,并搭载在多个探测器上对火星土壤成份进行了分析。本文回顾了质谱计在这些任务中的应用,包括先锋号金星探测任务,海盗号火星探洲任务,伽利略号木星探测任务、惠更斯一卡西尼号土星探测任务、罗塞塔彗星探测任务、凤凰号火星探测任务等;并分析了质谱计在未来空间探测任务中面临的挑战,及近年来质谱计空间应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准备启程 近些年来,我国航天探测的喜讯不断,继我国实现载人航天和太空行走后,又开始向外星进军。“嫦娥一号”的成功奔月,为我国月球探测打响了第一炮。现在,一个更伟大的深空探险计划又将起步了:今年10月6日至16日期间,我国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奔赴火星,行程3.5亿千米左右,历时10个月,预计2010年8月抵达火星轨道,开始独立履行火星探测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7.
火星载人探测的主要倡导者Robert Zubrin概述了10年内向火星运送宇航员的费用相对较少的计划。  相似文献   

8.
《百科知识》2012,(1):2+69
正为了探索火星这颗太阳系中最近似地球的行星,人类已发射了41个探测器(苏联/俄罗斯19个,美国19个,日本1个,欧空局1个,中国1个),其中19个成功,21个失败,1个正在飞往火星,成功率还不到一半。火星探测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不断向前推进着。  相似文献   

9.
《大众科技》2007,(7):2-2
2007年3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别尔米诺夫共同签署了《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关于联合探测火星-火卫-合作的协议》,确定双方于2009年联合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探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在太阳系中,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次之。金星和火星正好位于地球的两侧。随着近些年人类对火星探测不断取得新成果,人们对火星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美国还提出了未来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对于金星及其探测成果,人们却知之甚少。人们对地球一左一右这"两位邻居"关注的程度一密一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其实,人类对太阳系行星的深空探测最早是从金星开始的,迄今已有50年的历史。人类对金星探测曾有着辉煌的过去,但金星浓密的大气层所导致的高温高压环境一方面杜绝了金星存在生命和人类移民  相似文献   

11.
<正>"曼加里安"在印度语中意为"火星船",预计2014年9月将抵达火星。就探测火星而言,全球迄今51项任务中只有21项成功。如果印度这次圆满实现环火星探测,无论对印度还是国际火星探测,都将是很大的成就。那么作为第一次探火即成功的印度,将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欧空局后,世界上第四个取得火星探测项目成功的国家。"更加里安"号也将是第一个来自亚洲的进入火星轨道的探测器。此前,中国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和日本的"希望"号也曾升空,但仅是发射成功,都没能进入火星轨道。  相似文献   

12.
长久以来,人类一直推测火星可能存在某种生命形式。这些猜想在21世纪或许会得到证实或否定。因为一系列自动探测航天器即将开赴火星,用来探测火星土壤以弄清是否适于生命存在。预计随后发射的其他探测器的任务中有取回土壤样品的,有在火星上释放气球探测火星大气的,也有能够连续数年对火星地表进行实地勘查远程漫游的科考车辆。  相似文献   

13.
重返火星     
本文介绍了历史上人类探测和认识火星的活动及现代世界特别是美、俄等国对火星的进一步研究,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现了人类探索火星的前景及其对地球乃至人类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60年代人类就完成了登陆月球的壮举,然而几十年过去了,月球仍然是唯一一颗人类曾经踏足过的地外天体.随着天文探测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宇宙逐渐看得更远、更清晰,在一些星球上比如火星,人们甚至发现了生命存在的希望.但遗憾的是,现在我们仍然无法走上这个火红色的星球.  相似文献   

15.
欢迎来到火星,请接受大尘暴的洗礼吧!地球的邻居火星与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地球是各种生命生存的乐园,那么火星有没有可能也是生命的摇篮呢?人类自有能力以来,就不惜巨资,努力探测和了解火星,希望将来能够到火星开发资源,或移居火星。既然这样,火星上的气候就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那横扫一切的火星大尘暴。火星尘暴异常壮观1971年,水手9号火星探测器在发射途中观察到火星上出现了棕黄色的云,云的形状和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人们的目光一次次聚焦到一颗并不遥远的红色星球——火星。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并且与地球环境相似,人们对火星抱有太多的遐想和猜测: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是否具备生命生存的条件?人类探测火星的过程,有着太多的失败和谬误,也有着成功的欢欣与鼓舞。本期特别视点,向你详细介绍火星探测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体会到人类探索未知的脚步多么艰难,又是多么坚强。  相似文献   

17.
卞毓麟 《百科知识》2001,(11):17-18
人类什么时候才能登上火星?这一天也许不会很快来到。但是,只要人类文明在继续发展,那么这一天就必将到来。人类怎样才能登上火星呢?载人火星飞行乃是航天史上空前的壮举。宇航员往返火星一次,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信息》2006,(6):58-58
第一,我们正处在一个宏观文明和微观文明并行发展的世纪。所谓宏观文明就是一方面探索宏观的宇宙空间的未知一直是科学技术追求不懈的目标。这次世界科技十大进展,其中有三项是宇宙空间领域的,其中有一项土卫六的探测,地球往外就是木星、火星.土星,现在已经对木星、火星做了探测,对土星的探测列在2005年里面,其实对土星的探测是在1997年发射的,飞了七年,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探索火星这颗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人类自1960年以来先后开展了40多次火星探测,不仅成功率不高,而且都是研究火星全球、地表、大气和磁场等。截至目前,只有8次任务成功着陆火星并顺利开展探测工作,最近的一次就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一代火星着陆器—洞察号,它将首次探索火星深处。  相似文献   

20.
火星探测九步棋一部火星探测史宛如一局气势磅礴的大棋,人类共有九步妙着——首先是从几千年前开始,古人用肉眼注视这颗暗红的行星。然后是17世纪初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之后,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