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企业家牛根生先生的观点充分说明了品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要科学贯穿德育因素.  相似文献   

2.
传统德育往往陷于说教,德育课程也多是教条化的,离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相去甚远。为创新德育教学并提高德育效果,南海小学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以儿童为中心的固本德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目标,课程内容包括知行合一的国学经典课程、主题鲜明的活动课程和寓教于乐网络版德育游戏课程,旨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有民族情怀、世界眼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关于杜威德育思想的研究中,研究者倾向于认为杜威否定"直接道德教学".依据杜威相关论著,该观点并未遵循杜威本意.杜威没有否定"直接道德教学".杜威认为"直接道德教学"是有存在价值的,因受制于专门化的学科设立、外在化的教育指向、知识化的教育形态才无法发挥育人功能.杜威提出通过学校生活、教学方法和学科的"三位一体"来实施学校德育,以化解"直接道德教学"的现实困局.这一主张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拓展德育渠道、转变育人观念以及促成德育课程转向具有镜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文以载道""文以明道".这里"文"即文章,字词句篇的语言和语言形式等教学内容;"道"即政治、思想、道德、情操类的教育性内容,它说明语文教学与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找准育人点,运用品读,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等灵活的德育形式,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要切实消除专业课知识和思想政治元素"两张皮"的现象,解决教学内容说教、生硬、嫁接等实际问题,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并将其有效融入教学过程.在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强调人的作用,弱化文本的作用,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笔者以为这样做是有前提的,教师必须首先吃透教材,理解教材中内容安排的意图,才有可能产生高于教材且适应自己学生的教学设计.笔者以"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为例谈一下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学校德育存在着目标过高过大、内容"大而全",德育实效低下的弊端,临沂市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启动了"问题导向"德育地方课程研发工程。该市以区域为单元、以15个德育专题为主要内容整体推进德育创新,通过创新德育视频教学、案例教学等教育形式,形成了"问题导向"德育课程教学的"1335"模式。实施"问题导向"德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各个环节,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价值素养,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现行语文教学中"教多学少"现象客观存在,老师事事都替学生想到了,生怕遗漏了重要的知识点,语文教学过程常常形成为了追求"标准答案"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急需要"少教多学",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追求教师"少教"达到学生"多学"。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理清教路,以教导学"是实现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语文阅读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教育实践中十分盈视德育,他认为知识与品行分不开.读书与做人做事分不开。他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名言深刻揭示了教学与德育的内在联系.高度概括了与人目标和治学做人的标准。俗话说:“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废品。”这就说明了德与才的重要关系。学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的地方。一定要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10.
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一个人德才兼备是上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智育,还要注重德育,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严小云 《教师》2021,(18):11-12
文章围绕立德树人、创新驱动、产教融合的思路,探索构建O2O教学模式,以学业水平考试为契机,以"e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为着力点,以"一体两翼四驱动"的课堂革命为抓手,推进中职德育教学现代化,提升教学活动的效度和自由度,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相似文献   

12.
赵永芳 《成才之路》2013,(12):15-15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由此可见德育对一个人的人格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对于学生的德育通常是游离于教学之外的,学校会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学生的德育,这就造成了学校以教学为主、德育为次的一种现象,使得学生不能得到更好的德育,也就造就了很多高分低能、有才无德的学生。在实行了新课程改革后  相似文献   

13.
<正>"士有百行,以德为先。"教有百法,以德为首。思想品德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初中生的品德发展与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德育性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特征,亦是教师的不懈追求。注重教学德育性,既能引领学生全面成长,又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身处学校德育主阵地,教师要善于挖掘德育素材,打造富有生命力的课堂,让教学因德育而美丽。一、关注德育.美在真情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对于思想品德教师而言,求真是一种教学态度,更是一种人生责任。在求真的道路上只有起点,没有  相似文献   

14.
综观小学品德教育,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虚话多实话少;道理多情感少;知识多行动少。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品德与生活》教学活起来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将《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校本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一、活动内容必须源于儿童的实际生活在《品德与生活》课  相似文献   

15.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教人要教心,育才先育德.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适时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具体内容,有意识"渗透"德育,避免德育言之无物,空洞说教,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从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24年以及担任班主任21年的经历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笔者始终坚持认为: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毒品,无德无才是废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在为高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大学生的同时,培养出大批服务社会、造福社会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有教育,尤其是对中学生的教育,必须以德育为先。然而,我国中学教学的现状表明,加强德育,刻  相似文献   

17.
《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理论和实训分离,并且以"教"为中心,即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提供教学资料、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教法"制约"学法".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素材是比较广泛的,既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这样的传统课题,也有环保、能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样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新课题.问题是,这些素材大多"隐"而不"显",属于"潜素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地理教学的"德育三角模式",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2月10日,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中职德育课程改革.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中,对德育课程内容及教学安排、教学组织方法、学习评价与考核等做了明确规定.要求德育课程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但当前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教学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和知识与生活相悖离的现象.使课程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和发展的封闭型弊端,德育课缺乏生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不愿学,老师不愿教"已成为当前职业中学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构建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模式是一条不错的选择.下面笔者就职业中学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网络已越来越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笔者通过分析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职高传统德育课程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新措施、新途径,从而使职高德育课程教学取得更加行之有效的成果,真正实现德、智、体、关、劳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