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建军 《学会》2001,(11):33-34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几年来,晋江市科协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实干兴科协,创新求发展"的精神,深入农村第一线,对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疑点、热点进行了调研,并对此进行农技协的组建工作,把推进农技协的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并进行一系列有效的指导工作,促进了农技协的健康发展,成为科协组织在农村普及科学技术的重要依托和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市两个精神文明建设高度协调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各级科协的指导和支持下,20多年来农技协有了很大的发展。来自农业部的信息显示,中国农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已达140万个,其中具有一定规模、运行规范的有15万个,它们基本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农村生产的各个方面。根据中国农技协秘书处2008年6月的统计,  相似文献   

3.
《科协论坛》2004,19(7):36-38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农民运用科技、进入市场的有效组织形式。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技协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正在成为推动农村科技进步的有效载体,为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各级科协组织为农技协的发展壮  相似文献   

4.
目前,福建省将乐县13个乡镇都建有科协组织,并设有兼职科协主席和秘书长,135个行政村和社区都建有科普小组,农技协48个,各乡镇设农函大辅导站、科普教育基地4个,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个,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1个,省级科普带头人1人,省级新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农技协1个,48个村建有科普宣传栏和配备了科普宣传员,10个村建成科普活动站。  相似文献   

5.
薛远海 《科协论坛》2004,19(12):18-21
农技协是目前农村经济中极具活力的组织,是科协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依托力量。近两年来,市科协按照“树立培育扶持农技协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思想,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科技引导、示范和推动的作用,积极发展和培育了一大批特色明显、运行规范、自主性强、带动作用大的农技协;决定从2003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培育和表彰100个优秀农技协。  相似文献   

6.
农技协作为科协的基层组织,是科协履行职能、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新形势下,科协在推进农技协发展中如何进一步准确定位,找准工作切入点,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已成为各级科协组织迫切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郭昌盛 《科协论坛》2006,21(1):46-46
为了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全国农村科普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科协系统对基层农技协的指导和服务,更好地发挥农技协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于2005年12月13日至16日在北京举办了首次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培训班。本次培训班主要是培训省、地、县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负责人。共有13个省、自治区的35位农技协联合组织负责人报名参加培训。培训班还专门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试点城市阜新和中国科协对口扶贫点吕粱市安排了6个特训名额。  相似文献   

8.
<正>农技协是伴随改革开放大潮涌现出的新生事物,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举。3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及各级科协的指导帮助下,农技协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国已有近14万个农技协,会员1130多万农户,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22个省(自治区、直辖  相似文献   

9.
农技协是科协培育发展起来的群众组织,面对《合作社法》颁布后许多农技协组织纷纷向合作社靠拢的新形势,科协如何抓农技协,农技协组织发展向何处去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农技协工作的开展。我们认为,农技协的核心是农业科技协作,科协的职责是促进科技协作,所以科协抓农技协的定位就应该是抓其农业科技协作,不管这个组织又添加了什么“外衣”,只要农业科技协作功能存在,科协就要继续抓。而且,抓农业科技协作不能只停留在生产层面,还要着眼于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历史和现状,以加强农技协网络体系建设、强化载体功能为重点,为构建农业科技向生产实践传播主渠道而努力。  相似文献   

10.
胡祥明  王辉  李洪山 《学会》2016,(11):36-51
农技协是联动农村科技供给链、驱动精准扶贫的重要社会力量。本文以绥化市实施"千会带万户"工程案例为分析对象,辅助于面上调查问卷实证分析,从中发现农技协在精准扶贫中作用、机制、模式的共性特征,为理论分析凝练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四种模式及其机制奠定实证基础和理论支撑,分析了影响农技协精准扶贫问题的原因,对"十三五"时期全国农技协精准扶贫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