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古诗文教学,不仅有助于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传承,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培养情感,陶冶情操。然而,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隔"与"不隔"的问题,即"隔"主要在于时空的隔绝而导致的文字表达形式与背景的差异,"不隔"则在于古诗文与现代文学艺术的情理相通,也就是文化的"通联"。基于此,为消除古诗文与现代文化"隔"的壁垒,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文部分教学的有效性,广大语文教师一直都在努力,通过融入课堂、创设情境、挖掘文本、启发想象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化对古诗文的学习与理解,进而提升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2.
顾子欣 《教育》2014,(11):66-66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艺术的特殊载体.教学时,引导学生鉴赏以中国古诗文为载体的审美艺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层次的审美心理,学生才能在感受古诗文的美、体验古诗文的美、再现古代文的美、再造古诗文的美的过程中提高鉴赏品位,提升精神境界.这是古诗文教学的基本特性和教学目标,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反复强调的教学理念.那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呢?  相似文献   

3.
古诗文群文阅读能有效扩大学生古诗文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古诗文积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基于同一作者、同一体裁、同一意象、同一季节、同一情感选择群文素材,引导学生深入、广泛阅读,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理解古诗文的艺术魅力。这样,能激发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并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4.
"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要素之一,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教学古诗文,可以引导学生从诵读中感受美,从品味、比较中鉴赏美,从补白中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新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的感受力。"因此,语文教师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应做一位慧眼识金的矿工,去积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领学生感受领略古诗词的魅力。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常常因为教学进度、高考压力等原因,仅仅对  相似文献   

6.
马广兰 《学子》2013,(7):32-33
许多学生一说起古诗文,就表现出抵触、畏难的情绪。在教学中我尝试着开展"读古诗文"的活动,同时,从古诗文当中找突破口,把诵读古诗文和写小古文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古诗文的写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写小古文,以此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和题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开始接触到古诗文,古诗文是他们学习的一个重要领域,古诗文的学习充满着诗情画意。它是我们古代文人的一些艺术创作以及艺术结晶,但是对于刚接触到古诗文的初中生来说比较生疏。古诗文的学习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单单只凭在课堂上的三两句,是远远不够让学生融会贯通的。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诗文的兴趣,本文对此做出简单探索。  相似文献   

8.
古诗文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较为头疼的事.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加之生活环境的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所以使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失去了兴趣,也使古诗文教学处于一种"假死"状态.为了激起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让古诗文教学"活"起来,并让学生能从中体会古诗文所蕴含的韵律美、形象美、意境美和构图美,将古诗文的教学与多媒体联姻,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而古诗文创新教学的意义正是要通过"再创造"的训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统古诗文教学的"考试目标论"就制约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造成学习古诗文的"单向思维"以及古诗文教学价值的缺失,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减退。古典诗词文字简约,蕴含丰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  相似文献   

10.
作为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舞台之一,古诗文教学能够让学生切入优秀文化的精神世界中,在与先贤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美学素养。由于古诗文创作年代较为久远,古诗文的文体与现代通用文的文体有着一定的差异,学生在面对古诗文学习时常常感到既简单又复杂。为了营造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古诗文教学的效率,教师应当以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为基础,培养学生感知能力,创建"具象化"的古诗文教学场景,引导学生入诗入境,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意境基础上积累古诗文学习体验,准确把握古诗文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在古诗文和作文教学中,适当地、巧妙地运用"重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古诗文中的"重复",温故知新、创造奇迹。作文中的"重复",尽善尽美、创造梦想。  相似文献   

12.
<正>《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古诗文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如何正  相似文献   

13.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培养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素养则是核心素养教育下古诗文教学的内在要求。文章首先解读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内涵,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两个维度探讨了古诗文教学的意义,并就如何开展古诗文教学提出了策略。  相似文献   

14.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但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却因教师过多地强调字词讲授,或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对小学生在精神感悟方面的引导与启发,进而导致学生在古诗文学习过程中,不愿深入解读,造成了"买椟还珠"的现象。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学古诗文教学有效性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古诗文的教学的确不易,学生学得头痛,教师教得棘手。为此,我多年来一直在探讨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的方法。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引人入胜。如,由"一位缺乏军事才能但又是明君"这句矛盾的话引出《曹刿论战》。好的导语设计,让学生先入为主,为学生阅读课文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驱动和控制了学生的心理,使之更易  相似文献   

16.
戚碟颜 《考试周刊》2014,(58):45-45
<正>作文教学中,我尝试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教材,特别是古诗文阅读教材进行写作训练,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学习古诗文、背诵古诗文,单纯为了获得试卷中的三十分,那太可惜了,老师可以利用古诗文这个"他山之石"攻作文这块"玉"。这样学生本来对学习古诗文不大感兴趣的,知道对写作有很大促进作用后,也会愿意学习古诗文。下面笔者从两个方面阐述如何巧用古诗文为学生写作添翼。一、巧用古诗文名句为作文的语言表达添翼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实现重要保证,古诗词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民族精神彰显的最佳注脚,必须强化对学生的古诗文教育,然古诗文教育,需要强调以"读"为本,以"读"的优化来感受古诗文语言美、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本文正是基于此,探讨古诗文教学如何"读"、如何"读出四味",以真正实现在朗读中语感培养和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18.
古诗文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合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精选的古诗文能让德育的内容更加丰厚,丰富多彩的古诗文活动又使德育更有活力,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传统美德的教化.  相似文献   

19.
留白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手法之一,这种艺术手法在高中古诗文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古诗文教学的留白之处,让学生进行艺术化的填充,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古诗文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古诗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艺术奇葩。古诗文艺术的魅力,来自于中国古代诗歌创作者的辛勤汇总和艺术实践。作为文学的一种载体,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为古诗除了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外,还在润物细无声地转变学生的艺术思想,在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艺术审美力等方面起着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特殊作用。因此,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古诗教学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处理文本解读与古诗教学有效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