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娟 《新闻世界》2010,(12):120-121
近年来,随着危机事件频发,网络在危机传播与危机解决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网络舆论的作用不可小觑,但网络舆论也存在着“失范”现象。本文主要对危机传播中网络舆论的优势与失范现象进行分析,以期实现危机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危机传播是指针对社会的危机现象采取大众传播及其他手段,对社会加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它的目的在于按照社会传播和新闻传播的规律对危机处理过程进行干预和影响,促使危机向好的方向转化。在化解社会风险和解决社会危机的过程中,危机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等领域出现一些危机事件,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网民数量的剧增,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网络舆论成为危机传播中一种强大的舆论声势,深刻地影响着危机事件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随着微博对舆论的影响日益增大,在传统官方媒体为代表的舆论场之外,又构建了一个微博所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在这双重舆论影响下,传统的政府危机传播策略已经略显失效。本文从微博传播特性出发,分析微博引发的舆论场变化,并为微博环境下政府如何做好危机传播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为例,分析地方政府在危机传播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在危机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以此来建立稳定的公共危机化解机制,实现危机信息的健康传播与公众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5.
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为例,分析地方政府在危机传播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在危机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以此来建立稳定的公共危机化解机制,实现危机信息的健康传播与公众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6.
对于社会信息的传递和扩散而言,广播电台承载着一定的传播职能,媒体记者在危机传播过程中如何化解危机、引导舆论成为关键所在。本文主要以阐述危机传播的危害性为切入点,并根据广播电台记者的角色定位,提出如何发挥媒体记者化解危机和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传播学角度揭示了危机信息的传播模式,以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SCCT)分析了危机传播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框架。通过考察新媒体赋权特征,分析了危机舆论的生成与转化机制。政府应通过媒介治理动员多元主体的危机共治,实现泛传播安全。媒介善治代表了危机传播治理的深层生态学方向,它对公共危机管理,特别是危机舆情、重大突发性事件等泛传播安全都有较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郑恩  徐雅兰 《新闻界》2012,(7):64-68
风险社会中的危机传播是“自反性现代化”的典型表征.本文从传播学角度揭示了危机信息的传播模式,以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SCCT)分析了危机传播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框架.通过考察新媒体赋权特征,分析了危机舆论的生成与转化机制.政府应通过“媒介治理”动员多元主体的危机共治,实现“泛传播”安全.“媒介善治”代表了危机传播治理的深层生态学方向,它对公共危机管理,特别是危机舆情、重大突发性事件等泛传播安全都有较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渠道的日益多样,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的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以及信息传播辐射的范围越来越大,对企业来说是个双刃剑,既有利于企业品牌的传播,也为企业带来了某种潜在的危机。企业稍有不慎,就很容易陷入危机传播的漩涡之中。于是,如何借助媒体力量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妥善应对公共危机,日益成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应该承认,我国的不少企业应对危机事件的经验不多,一旦错失良机,由此造成的被动局面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扭转。以近期备受公众广泛关注的三鹿奶粉事件为例,作为事件“主角”的石家庄三鹿集团以及其他乳品企业,在危机传播中因信息控制不当,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教训颇多。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危机传播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新媒体传播特性基础上,总结新媒体传播带给企业危机传播管理的挑战,分析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在企业危机传播管理中的位置及角色,并由此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机传播管理的应对策略,即:在危机潜伏期,建立健全危机预警方案,设置专门的危机处理机构,防止新媒体传播成为企业危机公关的诱因;在危机爆发期,把握新媒体传播沟通工具的作用,快速灵活给出对策,削弱危机的破坏性;在危机处理期,优化整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资源,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姻互动;在危机扩散期,要加强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培养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支持者;在危机恢复期,进行情感引导,实施新媒体危机传播管理的感性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危机事件频发的当今社会,公众对于信息的需求更显迫切;主流媒体基于自身性质及长期的日常建构,具备了良好的公信力,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首要权威选择.本文界定了主流媒体在危机传播中所承担的角色,分析了主流媒体在危机报道中面临着信息不足、同质化、对网络舆论监测与治理有待加强的挑战,力图从构建全方位的主流媒体报道体系、加强有效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三个层面为主流媒体的危机报道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我国高校危机传播的历史概括为三个阶段:封锁消息的传统模式、传统模式主导下偶有开放和理性控制下的开放模式。目前,我国高校危机传播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基本普及了各类预警、预防机制,逐步实施了新闻发言人制度,重视网络舆情,但是在信息公开化、舆论引导方法等方面还需改进。回顾历史,我国高校危机传播的发展体现着"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人际传播作用、危机传播的焦点发生了变化;危机处理的导向和目的却始终不变。  相似文献   

13.
谈高校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珠 《新闻世界》2010,(6):233-234
新媒体时代,高校的传播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网络信息发布的隐匿性、迅捷性与话语纷乱给高校管理者正确有效引导校园舆论、化解公共危机带来了新的挑战。以此为背景,本文提出在高校中建立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机制,为有效引导校园舆论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从情绪角度开展危机传播的研究成为社交媒体时代危机传播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由此本文主张在关注危机传播中个人情感因素的同时,引入社会情感的维度,主要分析了"怨恨""对立""不信任"这三种在我国危机传播中主要出现的社会情绪。同时结合媒介环境的变化,分析指出在社交媒体时代危机情境下情感传播呈现出"后真相"、"后现代"特征,以期丰富发展原有的理论,对危机传播管理和舆论引导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促使危机传播成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危机传播管理策略能够帮助政府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做好预案、树立政府形象、降低危机负面社会影响。本文以新媒体时代媒介特点为切入,重点讨论了危机传播管理机制的建立,对公共突发事件的信息监测、舆论疏导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下,环境传播、健康传播危机凸显。相较于其他商业广告传播,绿色广告以生态思维重构和调节消费社会的传播环境,其话语表达柔和婉转,容易被受众所接受,舆论效应不容忽视。而“拟态环境”与“制造认同”作为舆论研究中的两个关键词,在实践中的互文性,可以用来理解绿色广告传播的舆论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7.
如今已经进入一个风险社会,危机四伏,频繁发生的危机使得危机传播日益重要。当危机发生时,媒体在危机传播中发挥着引导舆论、服务公众的作用,掌握舆论导向成为转危为机的关键。本文试以"山东疫苗事件"为例,从危机爆发的不同阶段中媒体应对与当时的舆情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危机事件中舆论引导转危为机的范式,给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政府、媒体、公众应对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舆论缓释——危机传播下的“安全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诗阳 《新闻窗》2009,(4):84-85
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媒体功能是一个传统议题,而舆论缓释作为危机传播下媒体舆论引导功能的核心,对于维护社会舆论稳态能起到“安全阀”的作用。当今社会巳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危机的进程和解决。媒体在危机传播中有着自身固有的优势,同时也必须承担起更加重大的责任。因此。媒体要努力充当“社会舆论的减压阀”,在危机传播中起到“公开信息、澄清事实、平息谣言、鼓舞人心”等舆论缓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媛 《新闻世界》2013,(5):171-172
微博舆论因其选择传播性、亲和性、聚合性等特征,日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通过开展监测微博舆论,转变领导观念,团结培养意见领袖,重视与传统媒体合作等途径可以有效化解微博舆论危机。  相似文献   

20.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微博的信息传播首先体现在由头信息的围观速度化,形成舆论势力;而微博的媒体性和微博客身份的多元化,舆论焦点易走进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和事件相关人的关注范围,促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实际解决;最后在微博的娱乐化传播中,权威遭到消解,事件的严肃性也被削弱,淡出公众的焦点视野。值得注意的是,微博的危机传播可能导致危机恶化,扰乱社会秩序和网络运营,应加强舆论引导和自媒体的新闻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