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蒋济永《〈背影〉里的“背影”解读》将“背影”误读为“母亲的形象” ,并使用了一种“泛性论”的批评方法是值得高榷的 ,应提倡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审美解读与批评。  相似文献   

2.
《背影》是现代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中学教材的经典篇目.自问世以来,经过人们反复品析,似无新意可言.在此,我们不妨另辟蹊径,抓住数字“四”来解读《背影》,或可事半功倍. 四绘“背影”巧构思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别出心裁地选择了一个最佳表现角度——父亲的“背影”进行反复描写,并以此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文中“背影”一共出现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第一次是开篇点题.  相似文献   

3.
无论你承认还是不承认,自从董水龙老师提出《背影》的主旨是对远去父爱的追寻以后(《语文学习》2008年第1期《追寻远去的父爱》),尽管批评的声音多于赞同的声音,或许他的解读还存在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但《背影》的“阅读史”和“阅读教学”方法从此将被改写,则是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父亲为远行的儿子买一次桔子,本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经朱自清倾情演化,成为了文学经典,常读常新。但是,为什么其他人所写的此类文章没有成为名。作,而《背影》却打动了几代读者呢?教好《背影》,先要读出《背影》的背影。  相似文献   

5.
紧扣“背影”教《背影》湖南岳阳县教研室陈梦林一、找到背影课文四次写到背影,着重写的是两处:一处是父亲在浦口车站爬月台的时候,一处是父亲从火车上下来往回走的时候。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直接向学生发问:课文所写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的背...  相似文献   

6.
《背影》和『背影』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语言质朴,感情深挚,通篇漫溢着父子之间的殷殷真情,但其文章的写作缘由却有一段罕为人晓的故事。1923年6月,朱自清发表了一篇短篇小说《笑的历史》。在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前妻为主人公,描述了旧家庭势力重压下妇女...  相似文献   

7.
潘国胜 《教学月刊》2008,(12):63-64
董水龙老师发表在《语文学习)2008年第1期上的教学实录《追寻远去的父爱——我教(背影)及思考》,对《背影》作了“最有深度和智慧的解读”。笔者读罢,实难苟同,现不揣浅陋,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攥着汇款单,我读啊,读啊,我读懂了朱自清《背影》里的背影,读懂了伏尔加河畔船夫胸脯上深深的索痕,读懂了父亲如弓的脊背以及骄阳的淫威和暴雨的恣睢……”  相似文献   

9.
《背影》作为一篇用白话写成的散文,于近百年的现代散文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可不读《背影》,研究散文的写作,也不可不读《背影》”(朱金顺《读朱自清的〈背影〉》)。可以说,《背影》是现代散文研究中绕不过的一条溪流。于是,再次探访这条朴实无华的溪流,其默默的姿态却传递出丰厚的信息,曲折有致,叮咚泉响。  相似文献   

10.
在“父亲节”到来之际,我们解读朱自清教授的《背影》一文,萌生新的艺术感悟和人生启迪。第一,在艺术形象的描摹(包括白描)中,“背影”较“正面”形象往往更具以少胜多、以小胜大的艺术魅力;第二,为什么我们多描写父辈的“背影”,那是因为,只要有一缕光线,“背影”就可凸显。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把握“父亲”的社会学深涵———“其实,我们只能看到父亲的‘背影’”。  相似文献   

11.
上完《背影》,我的脑海里仍不时浮现出那幅令朱自清先生几次流泪、致无数读者感动不已的“背影”。下一堂课。自然是写“背影”——一般老师都会布置学生写一篇反映父母和子女亲情的作文。我上过好几轮《背影》,都让学生写亲情作文,但收效都不大。不少学生觉得写不出什么,写出的作文也十分平常,甚至还有学生把“作文选”中的一些段落移植来交任务。问题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要回归本真,必须由教师自己去完成一个从"遮蔽"到"去蔽"、由解构到重构的过程。《背影》的教学史很典型地反映出语文教学被遮蔽的历史及误区:文本解读的浅层面和过度解读、情感教育的"美化"、"升华"情结等。教师应以一种全新的、真实的解读为《背影》"去蔽",还它以"经典"的真面目。引导学生捕捉文本重要信息,发现文本缝隙,进而理出文本意脉,关注《背影》背后那个虽不完美但却真实完整的亲情世界,体会并接受父子间那种"有隔膜的爱",结合自我和生活重新理解、解读亲情。  相似文献   

13.
张伟丽 《语文知识》2016,(21):82-85
韩军的《背影》公开课在语文教育界引发了两年多的论争,它肇始于李华平2014年末发表的《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背影〉教学课例》一文,此文认为韩军的《背影》教学解读实乃盲目求新、哗众取宠的误读,教师不能拿基于个人生活感悟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1]。随后有数篇论文相继发表,支持此文观点。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的《背影》是华文语文教材中的名篇,对《背影》的解读,既要参考前人丰富的研究成果,又须取简择要,须从主旨把握和文体特征判定两个角度对《背影》的教学价值进行分析。以往关于《背影》主旨的解读可以分为“传统家庭伦理”、“社会批判”及“文化分析”三类,作为基础教材,应取最基本的意义即“父子情深”说。虽然《背影》在散文文体的结构、选取材料、人物与环境描写、语言等方面都具典型性,可称为“经典课文”,但对《背影》文体特点的把握,既要合乎散文的共同特点,更须扣住其独特之处。如“特征(背影)描写”、“现实与回忆的时空结构”等,才显出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朱自清与父亲的冲突的角度来解读《背影》中蕴含的父子亲情,多认为这对父子间存在一种特殊的情感,且似已成定论。但这种父子亲情在本质上其实是“寻常”的,并非一种独特境遇下的极端表现。从背影形态的描摹、儿子眼神的探寻、重视父爱的关键和《背影》一文的时代震荡四个角度,回到《背影》的文本本身,从关系共性和时代共性两个维度,可知“背影”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民国时期寻求民主自由的子与“父为子纲”模式下专权的父亲之间的冲突,反映出的情感是人类“寻常”父子间的隔膜之爱。  相似文献   

16.
<正>《背影》毫无疑问是初中语文的一篇经典,许多今天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在学生时代就是读着《背影》过来的。或许正是因为在许多国人的意识中,《背影》已经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阅读篇章,所以当出现《背影》退出语文教材的传闻时,舆论可谓一片哗然。将视线从社会拉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围绕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时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有可能将对文章的解读推向更深的深度。而有一个初听不那么引人注意的问题在细细琢磨之后,欲发显示出其是一个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记得当年在中学上朱自清《背影》一课的时候,尽管老师讲本文如何如何精彩,但还是学不出什么“味”来。随着岁月的积淀,逐渐明白了“背影”之爱是那么深沉和博大;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背影”带来的震撼的确要远远大于写父亲的正面肖像。  相似文献   

18.
唐金龙 《师道》2008,(2):12-13
记得当年在中学学朱自清《背影》的时候,尽管老师讲本文如何如何精彩,但我还是学不出什么“味”来。随着岁月的积淀,我逐渐明白了“背影”之爱是那么深沉和博大。再者,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背影”带来的震撼要远远大于写父亲的肖像。  相似文献   

19.
董水龙老师发表在《语文学习》2008年第1期上的教学实录《追寻远去的父爱——我教(背影)及思考》,对《背影》作了据说是“到现在为止”“最有深度和智慧的解读”。笔者读罢,实难苟同,现不揣浅陋,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羊年岁末,我以"陇原名师工作室"学员的身份,在天水师院礼堂,聆听了韩军老师对《背影》的另一种解读。我接触《背影》,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翻拣记忆,主题除父子之情外,老师也没再说什么。执教后,我一直教高中语文,对初中教材很少关注,自然也就不去想着《背影》是否会有另一种解读。今日,听了韩军老师的示范课,将与《背影》时隔三十年的我,又一次引入了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