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羌族传统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是羌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几千年来羌族人民集体智慧的艺术结晶。文章拟从羌族传统民歌的旋律形态、曲式结构、节奏节拍、调式特征、音阶特点、演唱方法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羌族多声部民歌是羌族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通过对羌族多声部民歌研究历程的回溯与梳理,发现目前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研究可归纳为三方面:音乐的本体研究、音乐的民俗文化研究、音乐作为非遗的保护传承研究,其中以音乐的本体研究为主。目前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研究还缺乏从羌族自我、他者及二者兼顾的多视角就羌族多声部活力与濒危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化、跨学科地调查分析。文章依据格兰特"濒危音乐评估体系(MVEF)",以小姓乡羌族多声部民歌外部资源的支持度为例,就羌族多声部民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地田野调查及评估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悠久的羌族历史和繁多的羌族民歌使羌文化远近闻名,本文着重对羌族多声部酒歌进行浅析,以局外人身份对其音乐的背景、演唱方法、音乐本体等诸多方面探析。以众多羌族多声部酒歌的代表作品为例,折射出多羌族多声部酒歌所呈现的特征,旨在对羌族多声部酒歌的艺术魅力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4.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羌族"是一个云朵上的民族、歌声中的民族[1]。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民歌这方面有独特的吸引力;又在多声部民歌中散发着无比浓烈的音乐气息。在这里,我们就主要探讨羌族多声部民歌这一部分,从了解羌族多声部民歌、探索羌族多声部民歌到我们真正爱上这片热土,爱上这里的多声部民歌文化。  相似文献   

5.
羌族多声部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度艺术性的羌族传统音乐。笔者基于长期的当地生活积累和观察,从主位研究的视角对羌族多声部的流传区域、概念、分类、数量、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叙述,以期为今后各界对羌族多声部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羌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羌族人民至今仍保留着独特、古朴的民族音乐;尤其是羌族民歌更是与当代羌族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本文将对羌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风格与结构特征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羌族音乐与民歌风格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时,笔者在其中发现在和声与调式调性、节拍上的运用上与我国的传统多声部音乐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相似性,故笔者试图从传统民间多声部民歌中寻找一些特点,旨在能更好的运用多种西方的作曲技术来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创造出具有现代特色的"中国音乐"。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多声部民歌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在简单介绍蒙古族多声部民歌的外延的基础上,以《珍贵的诃子》、《孔雀》和《书前序歌》为例,分析了蒙古族潮尔哆与说唱音乐的基本特征,对蒙古族潮尔哆与说唱音乐的旋律、结构等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9.
羌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人民勤劳勇敢,且能歌善舞,羌族民歌记载了这个民族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羌族民歌是羌族文化的艺术灵魂。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地区是羌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文章以羌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初探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羌族民歌的演唱方式和演唱。  相似文献   

10.
对近二十年云南红河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围绕"音乐形态"、"人文背景"两方面探讨红河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在不同学术分期的研究重点和时代特征,研究呈现出"局外"描写为主以及侧重音乐形态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理县嘉绒藏族因所处位置及环境的特殊性,其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人文研究价值。本文根据其音乐表现方法和歌唱场合的不同,对民歌进行了分类。同时通过对音乐本体,即旋律形态、调式调性、节拍节奏、曲式结构等方面的深入分析研究。充分证明了其民歌的丰富性和包容性特点。这对于彰显地方特色,弘扬民族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节拍听辨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是较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听记单声部音乐旋律、多声部音乐织体中常常会遇到。但是在现行的一些视唱练耳教材里我们很难见到关于节拍听辨的指导性文字,对于节拍在现实音响面前所显示出的与理论规范的相悖也大都不予深究。这样一来,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该文拟从可互换拍子、对等拍子、现代音乐节拍观念等方面人手,谈谈在节拍听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海南民歌源远流长,黎族是古越族后裔,善于“野音”。黎族五大方言区(“哈”方言、“杞”方言、“润”方言、“赛”方言和“美孚”方言)的民歌各有特色,文章以赛方言民歌的音乐形态作为分析对象,对其音乐的调式、节拍、旋律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中民歌占有主导地位。民歌又可分为单声部民歌和多声部民歌两大类。蒙古族是个音乐的民族,辽阔的蒙古草原是音乐的海洋,其民族音乐也是丰富多彩的。蒙古族音乐包括民歌、民族器乐、说唱音乐和歌舞音乐等四大类,其中民歌占有主导地位。"潮尔"——蒙古族特定的乐器或演唱形式,是蒙古族具有代表性的多声部民歌音乐形式。本文以潮尔音道《珍贵的诃子》为例,浅析蒙古族多声部民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多声部民歌是民族音乐艺术的瑰宝。将湖南靖县多声部民歌的音乐本体进行和声感、复调、调式、声部组合以及民族音乐审美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必将有助于人们领略其音乐的特征和实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山西民歌《打酸枣》改编合唱曲的一些音乐特征进行了探索和分析,研究为中国五声性调式旋律编配的多声部运用的技巧。归纳如下:一、调式调性;二、复调;三、曲式结构;四、动机、织体、模进、支声复调等技法。  相似文献   

17.
论福建传统民歌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传统民歌形式多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由于它的曲式结构较单一,旋律平板,缺少变化,不适合现代人的音乐欣赏趣味,因而面临消亡的危机。福建传统民歌要继承发展只有走创新之路,即一方面加紧采集、整理福建传统民歌的音乐素材,另一方面要对福建传统民歌的音乐旋律、节奏、曲式结构、调法等进行改造,实现与现代音乐的接轨。  相似文献   

18.
将民歌改编为合唱已经成为国内合唱创作及演出活动中比较主流的一种形态。将我国传统的原生态民歌素材与多声部合唱艺术结合起来,不仅能达到更好地传承民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而且能使原生态民歌更加丰富、更具艺术表现力。因此,在民歌改编合唱的过程中,必然要运用丰富的技法,使民歌具有合唱的特点,如和声、复调的运用,调性的变换,结构的扩充等,从而丰富民歌的音乐形象。本文基于刘晓耕的两首代表作品,论述民歌改编合唱的技法运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拥有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我们的各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鲜明特点的音乐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拥有流传广泛的歌曲,我们将通过本文来介绍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的民歌,在此基础上总结其表现出来的语言特征、音乐特点及分类等等存在的差异。从音阶、调式、节拍、旋律线条上找出各民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最后得出结论我们的少数民族音乐的丰富与多彩。  相似文献   

20.
“劳动歌”是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是其他民歌的本源。在羌族民歌音乐的研究成果中,人们对羌族“劳动歌”的词意和内涵的阐释上,尚有模糊甚至不合理之处。分析与归纳羌族“劳动歌”的音乐形式,有利于羌族民歌的整理、研究、保护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