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高校大幅扩招,我国大班教学的现象愈发普遍,高校教学班额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对于以思想性、自主性、研究性和技术依赖为主要特点的大学教学而言,大班教学在教学环境、师生交流及学生学习动机上的劣势是否能得到消解?目前国外的研究结论莫衷一是。本研究采用广东省某高校1546个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学生教育改善视角下大学教学班额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察了环境因素、学生变量和教师变量的影响后,教学班额对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要远低于人们的预期。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我国大班教学在现阶段存在一定的"内在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分析及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现象的成因,提出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时面临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分析,并建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教学中大班教学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决定了大班教学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所采用的主要教学形式.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中大班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改进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建议,以期更有效地搞好大学英语大班教学.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现状、特点和困难,提出了在大班环境下,采用交际法教学的教学原则及实践策略,并指出培养学生自主,自发独立学习的能力是大班进行交际法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存在着利与弊、是与否.如何面对现状.研究与探讨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模式和效果,寻求解决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有效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洋 《考试周刊》2011,(16):100-101
本文从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局限性出发,参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现有条件下的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大班教学有其自身的优点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探索大班教学的特点,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作业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规模扩招导致的大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师生比例紧张的压力,却给教学效果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其中,大班教学引起的学生作业问题尤为突出。以塔里木大学为例,对中国大学英语大班教学背景下书面作业的设计和批改的现状做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即运用合作学习法来克服大班教学带来的大学英语书面作业的种种弊端,以此改善大班英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作业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规模扩招导致的大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师生比例紧张的压力,却给教学效果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其中,大班教学引起的学生作业问题尤为突出。以塔里木大学为例,对中国大学英语大班教学背景下书面作业的设计和批改的现状做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即运用合作学习法来克服大班教学带来的大学英语书面作业的种种弊端,以此改善大班英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丽丽  陈葵阳 《考试周刊》2011,(15):106-107
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日益普及,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缓解我国目前高素质人才匮乏的状况,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对学校教育的逐步渗透和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从传授语言知识向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转变,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的问题变得越发突出。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大背景出发,把握最新教学改革方向,精研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客观规律及理论,立足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现状,以当前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为约束条件,提出生态化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生态化课堂模式构建的创想。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普遍采用的外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包括我们学校在内,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上一直采用大班授课方式.但由于大学英语教学在过去一直强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为主,班级的规模对这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冲击并不明显,因此,大班英语教学中的许多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大班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一事实却不容置疑.那么如何解决大班教学的问题.改进和完善大班教学的形式,提高大班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呢?作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出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做了进一步分析和归纳.同时在实践的基础上找到了一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某省七所高校班级规模的统计分析发现:该省高校班级规模很大,平均为65.91人;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的班级规模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是:新建高校、一般高校、重点高校、专科学校;不同高校之间的班级规模和不同课程之间的班级规模大多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为此,针对当前因高校班级规模过大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状况,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高校班级规模的干预,高校也要努力适当缩小班级规模,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特别是高校教师要在班级规模短期内难以控制的情况下,研究和探讨保障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的地域性、阶层性与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民办基础教育的发展受社会地域性分化和阶层化的影响很大,呈现出地域性、阶层性与多样性的特点,且在不同地域,民办基础教育在阶层性上的表现也很不一样,文章对民办基础教育的上述特征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析了民办基础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国家治理在不同的语境下内涵不同,实践理念和路径选择也有很大差异。在统治语境下,国家治理侧重于阶级专政,治理主体是政府机构,治理客体是阶级对立者,执政理念在于对敌对阶级的控制,其路径是阶级动员和阶级斗争。在管理语境下,国家治理侧重于经济建设,治理主体是政府机构,治理的客体是社会资源,执政理念在于资源配置最优化、实现效率最大,其路径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在治理语境下,国家治理侧重于社会的全面建设,治理主体不仅是政府机构,还包括非政府组织及个人,治理客体是各种社会关系,执政理念是在国家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之下共同协商、全民参与,其路径是法治化。  相似文献   

14.
关于阶级社会里是否存在民族融合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阶级社会里是否存在民族融合 ,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存在论与不存在论。二者中存在论是值得肯定的 ,但以往的存在论又过于绝对化。阶级社会里的民族融合并不等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民族融合 ,实际上在民族发展的不同阶段 ,民族融合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在阶级社会里由于历史的局限性 ,它以特殊的形式———民族同化体现出来。民族同化是民族处于低级发展阶段对民族融合的历史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 ,蕴含着民族融合的逻辑旨归 ;民族融合是民族同化的逻辑结果 ,两者是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在协同学视域下,班级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既是一个组织,更是一个自组织。在班级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班级要素之间的协同与竞争诸态势正是班级发展的动力机制之所在。在某种程度上,运用协同与竞争机制可以解决目前一直困扰广大班主任发展班级组织缺乏动力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16.
考虑带有参考函数的一类非线性发展方程,用延拓结构方法求出这类发展方程的几何对称.选取不同的参考函数,可以使所得结果适用于不同的发展方程.  相似文献   

17.
师生课外对话有其不同于师生课堂对话的解释学意蕴。首先,师生课外对话不仅在对话时间、地点和内容等方面不同于师生课堂对话,而且在对话对象上也有所不同。前者少受甚至不受限制,而后者则针对个别学生或少部分学生。其次,在师生课外对话之"课前或课后师生由于学习、生活等方面而进行的平等交流"之涵义下,"伪对话"是没有任何教育意义与价值的。第三,师生课外对话必须在拥有自己的对话域和对话自我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对话中的理解、共识与分享、精神建构,乃至塑造与创新自我。  相似文献   

18.
汉语词与英语词不同,致使汉语词典词性及功能标注显得没那么迫切,而且,即使标注也不可能与英语模式一样。尽管如此,词性及功能标注还应继续尝试,它毕竟可以给学习者带来诸多方便。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class size effects in the case of primary schools in Poland. We use two empirical strategies to avoid endogeneity bias. First, we use average class size in a grade as an instrumental variable for actual class size. This allows us to control for within school selection of pupils with different abilities to classes of different sizes. Additionally, we estimate fixed effects for schools to control fo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Second, we exploit the fact that there is an informal maximum class size rule. We estimate class size effect only for those enrollment levels where some schools decide to add a new class and thus dramatically lower class sizes. For such enrollment levels variance of class size is mainly exogenous and we argue that this allows estimation of quasi-experimental class size effects. In this case we again use average class size as an instrument with enrollment as a key control variable. Using both strategies we obtain similar findings. We found that the positive effects observed with OLS regression disappear when we use instrumental variables. If we avoid endogeneity bias, then class size negatively affects student achievement. However, this effect is rather small. We discuss methodology, possible bias of results and the importance of our findings to current policy issues in Poland.  相似文献   

20.
高职体育教学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课的类型和结构,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