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学刊物的发端我国最早有关新闻学研究的刊物是《新闻周刊》,由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创办。该会从1918年10月14日正式成立,到1920年12月停止活动,存在约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训练了两批学生,共约70人,是我国第一个有组织的新闻学  相似文献   

2.
谈及新闻学杂志的发肇,不少著作均认定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9年4月20日创办的《新闻周刊》。该会1918年10月14日成立,确为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但它创办的《新闻周刊》,尚无充足理由断定它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学刊物。《新闻周刊》创刊的次日,《北京大学日刊》一版曾发消息介绍这份刊物,认为它是中国唯一传播新闻学识之报,要对每周新闻作系统记载并作公正评论,每份售价仅两枚铜元。同期三版,“日刊”刊载徐宝璜教授为《新闻周刊》所撰的发刊词。他说,出版《新闻周刊》的目的,是为了让会员于研究新闻学理之…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的火种是在北大点燃的。191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在中国的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开设新闻学课程:该研究会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新闻学专业期刊、所以说,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摇篮。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于一九一八年十月十四日在北京大学正式成立。它是我国第一个有组织的新闻学研究团体,是我国将新闻作为一门科学从事研究的开端。戈公振则在《中国报学史》中称之为:“中国报业教育之发端”。虽然,在这之前,全国报界俱进会曾于一九一二年在上海举行过特别大会,通过举办“报业学堂”的提案;之后,在一九二○年,全国报界联合会也草拟过“新闻大学组织大纲”,但借于这两个组织本身不久便散伙,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的火种是在北大点燃的.191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在中国的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开设新闻学课程:该研究会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新闻学专业期刊.所以说,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摇篮.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新闻学专业刊物,是1918年在北京创刊的《新闻周刊》。她是毛泽东当过会员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会刊。从1918年到现在,中国的新闻学专业刊物已经有了88年的历史,累计出版的同类刊物已经不下一百种。她们的发展,和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新闻学研究的发展,是同步的,互动的。她们在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的高潮中诞生,随着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浪潮的涌动起伏而涌动起伏,同时也对各时期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比之欧美,我国的新闻教育起步较晚,至今也有近七十年的历史了。1918年,“五四”运动前夕,新闻学登上我国大学的讲坛。我国新闻教育之始,起于北京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便开设了新闻学课程,由当时《晨报》的主笔徐宝璜讲授。后来在蔡元培先生的倡导下,北大还成立了“新闻学研究会”。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创办新闻系,从此,新闻教育在我国逐步走上正规。1923年北京平民大学也正式设立报学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新闻教育实自一九一八年北京大学创立新闻学研究会为嚆矢.一九一二年虽曾有全国报界俱进会在上海举行特别大会,通过举办"报业学堂"的提案,一九二○年全国报界联合会亦曾草拟过举办"新闻大学"的组织大纲,"惜两会均因不久瓦解,未能见诸实行"(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第259页).·发端·"五四"前夕,风气渐开,新办报刊,层出不穷.北京大学学生在课余之暇自办刊物,从事新闻工作的不乏其人,可是当时学校课程,尚无新闻学;北京各大学,更未设有新闻专业.于是一些学生便去找刚从美国回来不久的徐宝璜教授请教,徐曾在密芝根大学学过几门有关新闻学的课程,很乐意指导同学学习;这些北大学生又将这个意思告诉《京报》社长邵飘萍,邵氏身为社长,但仍亲自写社论,采编新闻,"时感人力不足,因向北大同学组稿.他主动写信给蔡孑民  相似文献   

9.
1918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发起创建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后改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系统讲授并集体研究新闻学的团体,开创了中国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先河。蔡元培的新闻实践远不止集中在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其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体系非常丰富,然而,正如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历史系教授魏定熙所说的那样,“蔡元培对于现代中国新闻学发展的贡献,尚未作为一个问题被整合进入其思想史中”。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是我国第一个有组织的新闻学研究团体。它在一九一八年七月前开始酝酿、筹备,同年十月十四日正式成立,一九二○年十二月以后(有文字可考的)停止活动,前后虽只两年多一点时间,但由于它的民主的、进步的宗旨和章程,以及它的一些重要成员的进步活动,使它成为五四时期有名气、有影响的社团之一。当时颇负盛望的进步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和当时反封建军阀的英勇战士、我国自办的第一个通讯社——《新闻编译社》和《京报》的创办人、“名满京华”的进步新闻工作者邵飘萍(振青)以及北大教授、另一个新闻工作者徐宝璜  相似文献   

11.
《新闻研究资料》从1979年8月创刊到现在,已经五周年了,这是十分值得庆贺的一件事。我国的新闻学刊物,如果从1927年创办的《新闻学刊》算起,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建国后的创刊《新闻战线》、《新闻业务》等刊物,也已出版近三十年。但是,还从来不曾有一份“以新闻史料和新闻史料研究为主”的刊物。《新闻研究资料》是这方面的第一家。在全世界众多的新闻学刊物中,它也是独一份儿。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最早的新闻学杂志,当推1927年1月在北京创刊的《新闻学刊》。它由黄天鹏主编,北京新闻学会出版。该会由北京平民大学和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出身的记者所组成,他们在1927年1月成立学会之时,出版《新闻学刊》。该刊“以研究新闻学术、提倡新闻事业为宗旨”,从性质上看,确为纯真的新闻学杂志,所以黄天鹏在《中国新闻事业》一书中断定它“为我国有新闻学专门杂志之始”。这本杂志的撰稿人,如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黄天鹏、胡政之等等,多为当时享有盛誉的新闻学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3.
成立于1918年10月14日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迎来了她的80华诞。 这个研究会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她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闻学学科研究和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组织发起人、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任会长,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徐宝璜任副会长兼主任,《京报》社长、名记者邵飘萍任导师。学会每周安排3—4次活动,采用讲课、讨论、练习写作和参观新闻单位等教学方式,1920年12月后学会终止活动。学会共举  相似文献   

14.
正一、"南北呼应":"厦大新闻学茶座"正式开张!"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新闻学研究会,这是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滥觞;1922年厦门大学成立新闻学部,这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新闻学科。从历史上看,厦大和北大新闻教育‘南北呼应'的态势是够格的。卓南生教授在北大主持新闻学茶座已经有5年的时间,前后近40期,做的非常好,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厦大新闻传播学院决定聘请卓老师这员大将坐镇厦大,创  相似文献   

15.

  新闻史研究只有建立在确凿的史实基础之上,有关论点才能信而有证。近读《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张振亭、陈玮《专业化与大众化:黄天鹏新闻思想及实践初探》一文,其中在叙述黄天鹏新闻专业化“思想与实践”时,有如下一些文字:“1927年元月,由黄天鹏、张一苇(即张季鸾)、王一心等发起筹备、创办的‘北京新闻学会’正式成立。该会由北京平民大学出身的记者和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出身的老记者们组成,1927年1月1日正式成立……学会成立不久就创办了我国第一本新闻学术刊物《新闻学刊》。该刊由黄天鹏任主编(张一苇主要负责经营,王一心主要负责文案),前后共出版8期。”①其中,将张一苇误以为就是张季鸾,则是犯了一个似是而非、张冠李戴的低级错误。因张季鸾在中国新闻史上乃大名鼎鼎的人物,故不可不辨,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6.
高校新闻教育的困境与突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新闻教育,从1918年北京大学创办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和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算起,已经走过了90个春秋.90年来,中国的新闻学以美国模式为主要模板,并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参照美国高校的学科制度,在新闻教育中引人传播学的实践,于1997年成立了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虽然在学科建制上我们照搬了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模式,但是在践行过程中,对美国模式的精髓却学得形似而神不似,画虎类犬.  相似文献   

17.
近来,江西九江县档案局因征集九江名人档案史料,在九江市庐山区虞家河乡鲁板村发现了我国新闻学开山祖徐宝璜先生墓。此墓位于著名旅游胜地庐山北麓,徐先生与其夫人合葬。 徐宝璜(1894——1930),江西九江县人。曾留学美国攻读经济、新闻学。回国后曾任北京《晨报》编辑,国民大学、盐务学校、京华美术学校等校校长。1918年在北京大学创办新闻系和新闻学研究会,所著《新闻学》1919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代伟人,不但是革命领袖,实际上也是卓越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他青年时在北京大学就参加了“新闻学研究会”。他26岁就创办《湘江评论》“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此后,他担任过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0月19日上午,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协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41)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执行会长,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主任程曼丽教授与茶座参与者分享了自己早年的博士论文——《蜜蜂华报〉研究》的写作过程及其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辑,1979年8月创刊的《新闻研究资料》,是一份以刊载新闻史料及其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干U物。我国的新闻学刊物,从1919年3月创办的《新闻周刊》算起,已有68年的历史,但从来没有出过象《新闻研究资料》这样性质的刊物,在世界新闻期刊史上也是如此。《新闻研究资料》主要刊载第一手史料,时间从古到今,体裁不论笔记、书信、回忆录、短篇叙述或长篇记载}内容既介绍革命的报刊,也研究历史上具有各种影响的其他报刊;既有个别报纸的研究,也有重要地区报刊的概貌介绍;既发表革命前辈从事新闻活动的战斗业绩和经验总结,也刊登各个历史时期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