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高职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必须依赖于现代主体性教育理念。现代主体性教育理念要求坚持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促进高职学生主体精神发展。充分尊重高职学生的主体性、坚持积极倡导内化与建构及个性发展、坚持积极倡导以活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培养高职学生主体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学生主体精神的生成 ,必须依赖于现代主体性教育理念主导下教学实践活动。要坚持以教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主体精神发展的原则 ,尊重学生主体的发展性 ,倡导客体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化 ,发展主体的个性 ,重视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在价值 ,激发主体实践活动的兴趣 ,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教育与素质教育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学校德育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学生作为道德实践的主体,大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促进社会道德的超越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赵晴 《四川教育》2001,(5):16-16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教育。人的主体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创新精神的源泉,也是实践能力的基础。初中学生在生理上正处于青春初期,伴随着生理上的迅速发育,其心理上也在发生着重要而深刻的变化:性意识觉醒、个性心理逐渐成熟、社会兴趣激增、感情世界丰富等。这正是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关键期”、“黄金期”。学校应抓住这个契机,选好切入口,对学生实施主体性教育。我们认为初中生社会交往良好心态与技能培养是实现学生个体主体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论主体性教育与活动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素质的教育。活动课程在主体性教育中具有重要 地位和作用。因此,强化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主体性教育中的活动课 程应该具有内容的综合性、目标的全面性、形式的多样性和设计的实用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以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觉能动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中心,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体,通过弘扬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1.教育观念需要澄清和创新。只重视教育的学生主体性而忽视其教师主体,只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而忽略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如同重视教师主体而忽视学生主体、强调发挥教师主体而忽视发展学生主体一样,不仅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而且对主体教学实践也是不利的。主体教育应当是充分重视教师和学生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逐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8.
教育要素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主体。而现在的基础教育只有总目标,缺少学段目标和具体目标;从教育内容上看,德智体美教育严重失衡,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实践能力教育几为空白;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主体论仍处于主流地位。研究性学习具有自主性、主动性、能动性、实践性、科学性的特点,可以使学生激发主体意识,萌生创新欲望,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教师观念转变,是符合教育要素内在要求、弥补现有教育缺陷、推进素质教育的姨个极好措施。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创新人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应当贯穿教育教学的全部过程和各个环节,但课堂教学无疑是主要阵地和中心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尽管在理论上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如何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地转化为教学行为,真正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不是单靠一种行…  相似文献   

10.
当代哲学的主潮是高扬人的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主体这一理念必然会在其中得以彰显。现代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实践领域也应该遵从这一原则,它应该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实现和发展。在按照课本扎实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应特别注意处理好学习知识与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时代呼唤教育必须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应更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本文以创设情境、重视过程、渗透方法、运用评价几方面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拼搏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的基本含义、深层含义和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的现实意义。基本含义侧重阐述什么是历史主客体及二者的关系如何,深层含义则是在正确认识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的新的认识。现实意义是从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出发,强调主体的继承与创新,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及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道德需要的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需要确证了道德主体的存在;是一种需要的派生物,具有明显的价值特性;与主体的道德潜能相关,是具有先天本源性基础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信息量日益增大,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变教学为导学,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5.
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一个政党存在的根据在于是否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只有坚持群众史观,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才能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始终成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6.
要办好报纸 ,必须正确认识受体的主体性作用 ,要能及时传播新闻 ,回答人民群众关心的种种重大问题 ,帮助受众提高思想水平和生活质量。消息传播要快 ,内容要新 ,文章要短 ,要有活力 ,有生气 ,信息量要多 ,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需要 ,才可能被广大受众所认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如何培养中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8.
解释学:对理解的理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解释学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一门研究理解问题的学问 ,对学术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本文从解释学的研究对象、理解的结构、理解的目的、理解的条件、理解的性质、理解的方法几个主要方面对解释学理论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论 ,并附有必要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9.
运用形式灵活多样的生物学专题活动课的科学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学 生在教学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教育主体观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在大力推行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的今天,树立科学的教育主体观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