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是"90后",我追求属于自己的个性,我追捧李宇春式的假小子形象,那些什么"待在闺阁"、"笑不露齿"的规矩在我身上变成了天大的笑话。我追求着自己的个性,不愿让那些古代淑女的形象强加于我的身上。  相似文献   

2.
陈军 《上海教育》2013,(1):58-60
目的是构建"我→我"教育的心理图式 理想的"我"是"我"之人生高境界;现实的"我"是有着多种错误过失的成长着的生命体。"三省",就是理想的"我"对现实的"我"的吁请、提示、警诫、促进。 孔子极为尊重人性、个体以及个性。孔子始终对人不悲观,因此始终把人的进步放在理想的框架中去构思,坚信人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成长的。这,就是一个教育家对"人"的一个大判断。因材施教,看起来是教育策略,实质上是着眼于每个人的个性实际,是教育主体性原则的确定,是对"人"能够发展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3.
案例: 我是他的任课老师。此时,高三的他耷拉着脑袋,站在我的办公桌前。 "你的处分撤销了吗?"我看着他,和颜悦色地问。 "老师,处分还没撤销。" "如果没有撤销,作为语文老师,这个字我不能签。我认为入团的前提应该是先撤销处分,你认为呢?"我一边说,一边观察着他的反应。"坦率地和你说,其他老师肯定和我的想法也是一致的。不信,你到其他老师那里去试试看?"  相似文献   

4.
一座城     
给我最多温暖的地方是我的小学,它就像一座城堡,保护着我、温暖着我。我坚信这座城是不会倒的,永远都不会!露的QQ头像还亮着,"明天去学校看看吧!"说完我又补充了一句:"是小学哦!"露没有回我,头像旁也没有出现"正在输入"四个字。我就这样盯着电脑屏幕好久,屏幕黑了,我又动动鼠标,页面上还是没有跳出一个字……"明早八点半,校门口不见不散!"半晌,露回了我:"哦。"  相似文献   

5.
现在我身边的许多同学都是"网虫",想和他们说句话可难啦!他们说着说着就会蹦出一些新鲜词汇,例如:酱紫、呆呆、(?)等等。听同学说话,我这个"山顶洞人"真是一头雾水啊!  相似文献   

6.
沈祖芸 《上海教育》2011,(12):28-33
这是我和市三女中师生们一起经历的故事,是我们共同走过12个月,共同完成的作品,其中凝聚着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一年中不下10次的智慧把脉,凝聚着上海"高中创新素养培育项目组"诸多专家的心血,还凝聚着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独到眼光与倾力支持。我试图用"戏剧"的方式、用原汁原味的再现来展现课程的价值,展现一个全新的学生世界,他们正在挑战着小小的课堂、权威的教师和传统的学校,甚至是教育观念的变革,而且"以一种课程的力量"。"我非常看好市三女中‘教育剧场'课程,它是一所高中难能可贵的创新,这门课程正在释放着‘人类社会实验室'的强大功能。"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如是说。  相似文献   

7.
早前我经常在课堂上以自我优越感的口气这样教育学生。"我是站着说话,你们是座着听话。"显然我把自己定义为高高在上,有无比权威的演讲着。而把学生看成是对我有盲目崇拜心态的"粉丝"。有一次我在化学课堂上让某学生写出水的分子式。他在黑板上磨蹭了半天,半字不会写。我就降低要求写氢、氧元素的符号。结果他还是不会。显然,他在初中根本没有学好化学。  相似文献   

8.
我的同桌     
瞧见没有?前面那个留着"茶壶"式发型、大眼睛一闪闪的男生就是"茶壶盖",他是我的同桌。  相似文献   

9.
马亚伟 《家长》2012,(5):1-1
那天,我对女儿说:"母亲节到了,你送我什么礼物啊?" 没想到,女儿仰着头反问道:"妈妈,母亲都是女的,我也是女的,所以我也要礼物!"  相似文献   

10.
丁捷慧 《海南教育》2014,(16):93-94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喜欢这首歌里描绘对梦想的追逐、对希望的执着。或许许多人都有这样一双隐形的翅膀,只不过他们把这"翅膀"深深地藏于心灵的某个角落,或许这"翅膀"层层折起,从未展翼过。学生也是如此,有些翅膀已经初露端倪,想要得到搏击长空的力量;有些则是藏着掖着,自己都不曾意识到,更让旁人察觉不到。  相似文献   

11.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要到了! 提到"老师"这个词,我的感情是既感激,又羞愧。遥想当年,我在有限的学生生涯中一直和老师们"斗智斗勇",比如前一刻还惬意地和我吹着风、散着步并苦口婆心地劝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班主任大人,后一刻却因为忘了落锁的时间,被翻墙而逃的我凄凉地"遗弃"在操场上;再比如那位自己放弃了午休时间,也不让别人午休的物理老师,每天中午四处"追捕"我,非要免费给我补习物理,却因为我那句充满狂霸之气的"不差物理那几十分"当场石化,但十秒钟之后又重整旗鼓,继续"厚着脸皮""求补课"。  相似文献   

12.
易华凤 《学子》2012,(10):27-28
一、案例一个下午的课间,我坐在教室里边改作业边观察学生的课间活动情况。小宸和小浩先是你拍我一下,我打你一下地逗着乐,又慢慢地变成互相追着玩。我想:这小浩通常是"扯不清",别看现在玩得这么开心,可他是说翻脸就翻脸的。今天的小宸怎么也"扯不清"了?于是,我示意他们停下来,说:"课间不要打闹哦!危险!"  相似文献   

13.
刚刚进行了卫生大扫除,我在巡视班级时却发现一个男生座位下有一层瓜子壳。对这种不讲卫生的人,我一向很反感,就不高兴地问了一句:"你的脚下怎么这么脏啊?"他回答说:"不是我扔的。"我最恨那些做了错事又不敢承担责任的人,就语气严厉地追问道:"那,是哪个呢?"他梗着脖子瞪大眼睛,紧盯着我说:"老师,你不相信我?"那是一双满怀疑虑却又充满期待的眼睛,明亮的眸子里浸润着丝丝失望。  相似文献   

14.
门卫打来电话,说来了一位新华社的记者,要见我。"上来吧。"我嘴上这样说,心里却画着问号——谁呢?拉开门,是一位陌生漂亮的女孩,她立即亲热地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是黄小菲呀。高二时,您给我们班代过半个学期的语文课。"我嘴上说"哦,原来是小菲啊",脑子里却依然是一片空白。黄小菲说:"老师,您不记得我一点都不奇怪。一来,我上学的时候是个很不起眼的黄毛丫头;  相似文献   

15.
段子     
《大学生》2014,(21):68-68
如此西餐厅 今天遇到我初中同学小张,他热情邀请我去他学校的西餐厅吃饭。我心想:"瞧瞧人家学校,真高大上,还有西餐厅!"到了餐厅,接过菜单,我就愣住了,菜单上写着"土豆丝"、"宫保鸡丁"什么的。"怎么西餐厅里全是家常菜啊?"带着一肚子疑惑,我吃完了这顿饭,出了餐厅,赫然看到对面还有一家"东餐厅"!  相似文献   

16.
我家男孩今年读初二了。把孩子"穷"着养,是我的养儿经。 在他上小学时,有一天,我拉着他的手,语气郑重地问:"儿子,你出生在我们这个家庭,后悔吗?"儿子眨眨眼,表情惊讶:"爸爸,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我能有后悔的机会吗?”  相似文献   

17.
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和妈妈去逛街。突然,我看到一个老奶奶在卖一种长着毛的东西。我感到好奇,便问:"那老奶奶在卖什么呀?"妈妈告诉我:"那是徽州小吃毛豆腐。"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在创设"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过程中,融会贯通了"以物观物"、"中观"等哲学思想,他以一种哲学智慧,实现了对传统诗学中"物我关系"以及"情景关系"的超越,他把是否散发着哲学的灵光,作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分水岭,因此,"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必然是充满着哲学智慧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9.
让世界充满爱,是人们的向往;用爱架起教育的桥梁,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学校教育是智慧的启蒙,包含着知识、思维、理念等人生之道的底蕴和价值取向。所以,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每时每刻体会着"爱"在教育工作中无可替代的非凡作用,并每时每刻用"爱"育"爱",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20.
缘起,是一次与孩子们的闲聊——"你们对爱情怎么看?"我试着问眼前的学生们。这个班的孩子在年级里是比较优秀的一个群体,聪明活泼,和我的关系也很热络。"哈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笑着在推搡着旁边的孩子,用奇异的目光扫视着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