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总部经济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式,正经历一个从认知到接受的过程。针对各大城市发展总部经济已经得到认可的事实,从高新区这样一个更小范围的区域该如何认识总部经济入手,对高新区是否适用以及如何发展总部经济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总部经济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整理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本文对当前总部经济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归纳.分别从总部经济的理论来源: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信息经济理论和组织结构理论入手,重点对企业总部选址、总部经济衡量、总部经济与产业转型、分厂经济、城市发展的关系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最后对未来我国总部经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总部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部经济是现代都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总部经济的概念入手,对其发展条件、经济效应及发展误区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这一新的经济形态健康良性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总部经济与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部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它的发展既会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会造成负面影响。在介绍总部经济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总部经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就如何发展总部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总部经济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弘 《科学学研究》2009,27(1):45-51
 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的兴起,越来越多企业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将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分离以取得密集的知识要素并降低知识生产与转化的成本,这种对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产生深刻影响的新的经济现象被学者概括为“总部经济”。为了系统准确地理解总部经济,本文从总部经济产生的知识经济背景、总部经济的核心思想、总部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等方面,对“总部经济”进行解读,并重点分析总部经济对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转型时期中国企业集团总部发展路径的分析,指出目前集团总部定位的现状和问题;在明确集团总部扮演角色和价值创造方式的基础上,系统探讨现有职能型总部结构对价值创造的阻碍,并提出一种新的构想--围绕"价值创造"的集团总部模式,以刺激总部将注意力放在更高的增值活动上来.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我国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为我国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思路。在借鉴国外发展总部经济经验的基础上,以产业集群视角,通过构建基础设施、政府因素、市场因素、人的因素、金融因素等五维的总部经济钻石模型,辨证性地提出我国发展总部经济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总部经济形成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总部经济的内涵、形成的动力机制以及总部经济的演进过程三方面来展开对总部经济形成机制的探讨,以求对总部经济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总部经济模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选择的发展方式.总部经济将给企业管理流程带来重大变革.本文探讨了总部经济企业常态下自处理,协同处理与全面处理的三阶段组织流程以及应急状态下的准备、实施、恢复阶段的应急管理流程,并提出了常态与应急状态一体化系统的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信息》2006,(1B):45-45
总部基地从无到有再到如今的蓬勃聚气,这种发展看似一帆风顺无往不利,实则硝烟弥漫。经典哲学家告诉我们,新生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一个新生事物能否茁壮成长,关键在于这种新生事物的本质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盛钢 《软科学》2008,22(10)
总部经济对基础设施、城市环境、人才资源、法规制度等方面都有着较高要求,政府在培育和引领总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产业知识基础为视角,以总部经济中心城市为区域划分依据,从理论上构建基于产业知识基础的总部经济区域创新体系。该区域创新体系以产业知识基础为创新资源、制度为外部因素、总部经济特性为内部禀赋,综合作用影响创新配置进而影响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类型。构建前向支撑型、后向支撑型和网络支撑型区域创新体系,以成都、上海、北京为典型总部经济中心城市进行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国651家上市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和子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母公司绩效优于子公司。母公司中,管理层持股数量与企业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子公司中管理层持股数量与每股收益和主营业务收益率正相关。另外研究发现,无论是母公司还是子公司,管理层持股的人数比例与企业绩效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文化差异对美资跨国公司总部知识转移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笑君 《科研管理》2010,31(4):49-58
摘要: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跨国界转移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文以美资跨国公司为例,重点分析公司总部的知识转移能力、知识转移意愿、显性知识和社会化知识转移渠道丰富性对向在华子公司转移知识效果的影响。本文还借鉴Hofstede的民族文化模型,重点分析权力距离和男性-女性主义两个纬度上的文化差异对总部知识传播能力-知识转移渠道丰富性-知识转移效果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提高跨文化知识转移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赵弘 《科学学研究》2010,28(6):881-886
通过分析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空间分离的区域要素禀赋差异、生产交易费用、组织协调成本等影响因素,构建总部经济模式下企业发展模型,揭示出企业将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空间分离会带来生产成本节约或利润增加,当这种成本节约或利润增加高于分离产生的组织协调成本时,企业将采取总部经济模式进行资源配置,以降低综合运营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提升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631家企业集团2005年的数据,对中国企业集团中董事会特征与总经理报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中国企业集团上市成员中的母公司和子公司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连锁董事比例与总经理报酬之间在企业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中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2)持股董事比例与总经理报酬之间在子公司中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3)在子公司中薪酬委员会的设置有利于总经理报酬的增加。而企业集团董事会的其它结构特征包括下派董事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内部董事比例以及董事会规模均与总经理报酬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集团中,无论是母公司还是子公司,董事会治理效率都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