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关中-天水经济区体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首先探讨了体育文化旅游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体育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条件,并从总体规划、指导思想、发展思路三个方面提出了总体构想,最后对关中-天水经济区体育文化旅游业发展提出选择合理的空间发展模式、提升体育文化旅游资源驱动力,优化体育文化资源配置、形成共享的体育信息网络和打造便捷交通轴线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2.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新的经济增长极。经济区的发展对陇南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明显的经济辐射作用。结合经济辐射的理论基础,综合分析陇南的经济发展现状,研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提出关中—天水经济区对陇南的经济辐射,推动陇南第一二三产业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天水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天水充分发挥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随着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天水市旅游发展也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文章在分析天水旅游资源及区位优势的基础上,运用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背景,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和《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分方案》,试图对天水旅游空间布局规划提出初步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4.
以发展方式转变促高职内涵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10余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规模上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陕西高职教育的发展得之于西部大开发。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揭开了西部大开发和陕西跨越发展的新的一页。关中—天水经济区战略定位之  相似文献   

5.
应用1978~2008年关中—天水的农业经济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LCCI进行分析.结果表现出:关中—天水经济区耕地面积迅速下降,人口迅速膨胀,LCCI的空间分布格局为"城市高,农村低,西高东低";空间分布呈现出高度的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分布特征为城市辖区和天水地区是显著的高值集聚区,关中—天水地区的中部是显著的低值集聚区,并对各个区域检验其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建设天水旅游职教集团和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路子,促进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双赢,既是天水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精神,保障全市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策,也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2011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运用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区域城镇化水平及其空间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并借助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实施指标变量的分析运算.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各主要城市的城镇化综合水平及其空间差异作出综合性定量评价.“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城市化综合水平可划分为4个等第类型:城市化水平较高(西安)、城市化水平发展中等(咸阳、杨凌)、城市化水平较低(宝鸡、渭南、天水)和城市化水平发展缓慢落后(铜川、商洛部分县区).提出推动该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制约运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有:区位优势差、景点不集中、旅游专业人才匮乏、市场观念不足、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欠佳等。发展运城旅游业应:以知名景点为龙头,开辟热点旅游线路,培养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做好营销宣传工作,开发旅游资源,使其成为运城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从旅游文化开发的角度出发,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潍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即文化资源开发与区域旅游业发展矛盾凸显,忽视文化旅游开发的战略研究和区域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文章指出挖掘具有潍坊区域特色的文化内涵是破解旅游文化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性措施,是促进潍坊旅游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实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工作中,应当整合区域旅游文化资源,构建以专项文化事件为切入点的目的地旅游形象,加大区域旅游文化宣传力度,培养文化旅游人才,促进潍坊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快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关天经济区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快陕西省铁路路网建设,对推动关天经济区发展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陕西铁路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提出了“2581”路网建设计划并逐步实施。其对关天经济区发展的重要作用有:经济大通道作用,配置区域经济资源作用,能够提升关天经济区的国家战略地位,促进关中一天水地区综合城市带的形成,并促进关天经济区内的人力资源建设。对陕西铁路建设提出的建议为:铁路发展要始终以适应关天经济区开发需要为第一目标;立足先进技术,提高路网质量;提高主要干线运行速度;多渠道筹集资金,满足铁路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衡阳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在旅游需求变化的背景下,衡阳市要加快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衡阳市要充分利用本身所具有的资源、交通、区位优势,重点抓好景点景区建设、旅游产业配套、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和旅游宣传等四大工程.  相似文献   

12.
关中—天水经济区与陕南经济互动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融入到关中—天水经济区,接受辐射,互动发展,对陕南经济实现突破发展是一个重大机遇。陕南三市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也决定其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互动发展中大有可为。两地应通过建立互动合作机制,提前布局互动规划,搞好利益协调,大力改善物流条件,科学实施产业转移,完善、统一市场体系,积极搭建互动平台等措施,积极发展优势产业互动、商品与市场互动、旅游与文化互动、技术与人才互动以及自然资源互动。  相似文献   

13.
国内经济区建设发展的比较和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区域经济已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随着区域振兴规划的密集出台,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沈阳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作发展综合试验上升为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逐渐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增长极.比较分析各经济区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省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已经具备雄厚的资源优势,但是面临的问题也很严峻,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旅游发展战略重新定位,加大品牌建设和景点建设;深入市场,开发市场;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5.
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因能克服传统发展模式下的一系列弊端而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是自然环境相似、历史文化同源、区位联系紧密、资源性质趋同、交通条件便利和产业政策一致。一体化发展战略选择要在政府、非政府和企业等层面同时展开。  相似文献   

16.
以"大关中"经济区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其区域空间分布形态以及区域空间连接度、通达度进行了度量,分析了城市群旅游发展的空间连接体系和旅游流的空间组织,构建了旅游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系统模式,得出"大关中"经济区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加强区域内外空间合作是实现城市群旅游发展空间结构优化非常重要的途径.此外,理顺行政体制,共享市场品牌;重组资源优势,创新旅游精品;共建基础设施,优化交通网络等途径是达到优化旅游空间结构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刘中夫 《丹东师专学报》2001,23(4):58-59,50
丹东要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提高全民对旅游业的认识,要把它作为一种产业发展来认识,旅游规划是发展旅游业的先行军,应以市场为导向,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旅游小商品问题,在丹东旅游业的发展中亟待解决,丹东旅游业的发展要积极开发好生态旅游,使丹东的旅游发展具有突出的个性,同时,要建好人造景点,增加旅游业的文化含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有许多秀丽山川、湖泊,更有许多人文景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不仅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更在追求着精神上的放松,因此带动了旅游这一行业的兴起与发展.一项以"无烟产业"著称的旅游业具有高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而且旅游业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因此也被称为"经济催化剂".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要努力研究旅游发展的对策,拟定旅游开发策略,加强景点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全国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于2008年发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设立、建设和运营西安国际港务区是陕西省、西安市顺应发展规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中央关于推进西部大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西安部分高校紧抓机遇,配套性地为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着力培养与区域新的经济发展需求对接的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20.
以惠州为中心地域的东江文化底蕴深厚,东江人文旅游资源分布广泛,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十分巨大。惠州地区东江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仍显落后。我们应当从旅游产业定位、景点景区布局、旅游产品宣传和促销等方面提高认识,加强建设,以塑造惠州旅游新形象,打造惠州旅游大品牌,促进惠州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