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爱美乃人之天性,人体美是最直观、最重要的美。人们讲究的仪表美、服饰美、舞蹈美、健美操、减肥运动等,无不与人体美有关。 《圣经》上说,亚当和夏娃在被上帝造出来后,两人都是赤身裸体,后来他们听了蛇的谗言,偷吃了禁果后,才开始有了羞耻之心。在一枚巴拉圭邮票上,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丢勒的名画《亚当和夏娃》,画中的亚当和夏娃的私处皆被枝叶遮住,表  相似文献   

2.
从中西文学的源头看“体育文学”缘起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艳  孙永泰 《体育科研》2006,27(5):25-2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历史起源、哲学基础、心理功能3个方面,尝试性的诠释了“体育”与“文学”的密切联系,阐述了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和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的“体育文学”的萌芽,并进一步探悉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顾拜旦先生在《体育颂》中对体育的形象生动的文学描述及对体育运动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3.
吴荣先 《中国集邮》2001,(11):17-18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古典学名邮票,加上1983年和1984年发行的中国古典戏曲《西厢记》和《牡丹亭》,合称为“四二曲”邮票。这些邮票,设计堪称一流,市场反映极好。不但在集邮界,而且在海外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热门题材不嫌多,澳门、台湾省和某些国家,近年争相发行“四”邮票,对于补充我国“四二曲”邮票的不足与组编中国古典学专题,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方 《精武》2010,(7):71-72
我从来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心意拳的“心意”二字是源于《俱舍论》的小乘佛学思想。世亲的《俱舍论》全称是《阿毗达摩俱舍论》,世亲被佛学界称之为“第二佛陀”,《俱舍论》被誉为“解脱知识的宝藏”。姬隆凤将少林心意把和六合大枪糅而化之,创立了“心意六合拳”,  相似文献   

5.
王文良 《收藏界》2013,(11):95-98
“拣漏”和“打眼”是收藏界专用词汇,查《新华词典》、《辞海》均未见,道外人更整不明白。  相似文献   

6.
今年第2期介绍的香港《中国敲击乐器》邮票图案资料中,作者认为面值1.4港元的“长鼓”(图1)是“瑶族长鼓”。而第1期《集邮》刊登的《精美的香港“黑釉蓝斑腰鼓“极限片》一文考证了“长鼓”图案,认为是选自唐代鲁山窑“黑釉斑点  相似文献   

7.
在明代著名戏曲家张凤翼的所有作品中,《红拂记》是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不仅版本、改本的数量繁多,而且“梨园子弟多演之”,是名副其实的“场上之曲”。文章从分析这部剧作盛传的原因入手,认为《红拂记》既迎合了晚明文人的趋奇心理,又反映了当时一般士子的普遍理想,加之体制上的成功变革,这些因素最终促成了《红拂记》的一时盛行,并对之后明清戏曲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8.
已有一年的时间了,集邮界被突然爆出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第一图稿”弄得沸沸扬扬。先是《中国集邮报》两次用头版头条刊出《万维生说“全面胜利”与“一片红”无关》、《〈全国山河一片红〉第一图稿首次公开亮相》;2003年6月,《天津集邮》第  相似文献   

9.
肖雨 《上海集邮》2004,(6):i004-i004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于2003年6月,同时发行P24《三个和尚》和P25《哪吒闹海》两套IC卡;发行时间配合“六一”国际儿童节,非常具有纪念意义。这两套卡都只有一枚,面值为普卡系列(即编号为“P”字头)中最低的30元,最适合少年用户使用,题材都取自我国小朋友耳熟能详的故事。因此,孩子们一定会爱不释手。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设计特别适合少年儿童的欣赏心理。  相似文献   

10.
胡鸿章 《武当》2004,(12):42-45
欲得金丹,须先明人身中的玄关一窍。而这个窍古来从不轻易传人,甚至不许坐私传之。是以在一些丹经中多以隐语、暗喻、巧比、行话等等方法来表述。大都以还丹为界,前后各有一个名称。在还丹前《道德经》名之日“玄牝之门,《参同契》日‘规中”’,《金丹四百字》日:玄窍。还丹后《道德经》日:“玄牝”,《参同契》日:“真人”,《金丹四百字》日“玄珠”。还丹前后这两者通称日“玄关”。  相似文献   

11.
《鹦鹉媒》《庄目》“下编传奇四”著录有钱维乔所作此剧 ,称 ,“乾隆刊本” ,“凡二卷四十一齿句。”末叙其本事。按 ,钱氏《鹦鹉媒自序》称 :“鹦鹉媒者 ,其事本般阳生《聊斋志异》 ,而益以渲染成之。”其兄维城《鹦鹉媒传奇题词》谓 :“精诚只愿感苍穹 ,几上淋漓血指红。”事见《聊斋志异·阿宝》 ,谓粤西孙子楚 ,生有枝指 ,性迂讷 ,人以“孙痴”呼之。富室女阿宝 ,有绝色 ,日择良匹 ,终不当意。子楚从人戏言 ,央媒议亲。宝戏曰 :“渠去其枝指 ,余当归之。”生果以斧自断枝指 ,血流如注。清明出游 ,得见宝 ,魂随之而去。坐卧依之 ,甚相得…  相似文献   

12.
本对倪墨炎新作的观点提出异议,指出倪作对“神矢”之解未豌出许寿裳“异域典故”说和许广平的发挥,认为“神矢”暗含《楚辞》“ 弋机而在上兮”之意,并作了合理的论证。还认为《白题小像》受到梁启超的《白励二首》触发,鲁诗的首句胎息于梁诗第一句的后半句,鲁诗的结句胎惠于粱诗第一句的前半句。  相似文献   

13.
“国宝金匮”觅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明 《收藏》2008,(12):124-127
2004年第8期《收藏》杂志刊发了梦泉叟《“国宝金匮直万”再现西安》的文章,并附有两枚“围宝金匮直万”的拓本,说是2003年底“西安西北部某地一农民盖房取士时挖出的”。这是自解放后首次披露关于“国宝金匮直万”钱出土的重大信息,十分引人关注。此事时隔近一年,《西安晚报》又报道了“国宝金匮直万”在西安出士的消息。  相似文献   

14.
读了耿守忠先生刊载2011年第3期《集邮博览》上的《西厢记》大“邮票”一文,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共鸣。文中说的那两种印有《西厢记》大“邮票”的1983年年历画,我曾在中国集邮总公司营业部购邮票时也获赠过两张,的确印制精美,令人爱不释手。耿先生给“大邮票”下的定义,也让我颇受启发。他说:“何为大邮票?大邮票是用邮票原图制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程标准》与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之间的新旧矛盾不可避免会给体育教师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课程标准》带来的是与《教学大纲》完全不同的理念,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课程标准》的实施造成了许多体育教师诸多的不适。因此体育教师在主观上需要一个从“自我摧毁”到“自我重建”的过程。要适应《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首先需要体育教师认识清楚《课程标准》的本质。本文从《课程标准》的构建思路出发,分析阐述《课程标准》是如何对《教学大纲》进行解构的,旨在为体育教师适应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开阔思路。  相似文献   

16.
姜寿田 《收藏界》2012,(6):121-121
音乐与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皆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诗》《书》《礼》《易》《春秋》儒家五经中,本应有《乐经》而成“六经“,因《乐经》失传,遂成“五经”。  相似文献   

17.
荣荣 《上海集邮》2001,(10):23-2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表作”,我国昆曲名列榜首。纪94《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第三图《游园惊梦》就是昆曲闺门旦的看家戏。著名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曾回忆道:“我与梅先生最初一次合作,最后一次同台,演的都是昆剧《游园惊梦》。”  相似文献   

18.
在讲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语文》第四册)一文时,发现“却”字在文中出现14次,课本均无注解。查阅《辞源》、《辞海》,“却”仅有“退避”、“拒绝”、“还”、“但”等几种义项。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列举了“却”字的八种义项,但仍不能尽解课文中的“却”字。笔者细读《水浒传》后发现,“却”字出现频率极高,其意义和用法,因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各有异。这种差异在唐代以前和明清之后又很少见,因此,就更加值得研究。本文探讨的主要是《水浒传》中作为副词(包括个别连词)使用的“却”。在《水浒传》中也有少量作为实词意义的“却…  相似文献   

19.
梁羿 《收藏》2007,(8):88-89
鲁迅从青年时代起便很喜欢《楚辞》,在日本留学期间,他还曾购得一本线装的日本印行的《离骚》。他仔细揣摩过“骚体诗”的写法,说其特色是:“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在他看来,正是因着“凭心而言”的匠心,才能够有“不遵矩度”的独运。受此濡染,他也曾作过《祭书神文》《湘灵歌》等类似《九歌》的“骚体诗”。  相似文献   

20.
阐述《彷徨》中《祝福》,《在酒楼上》,《长明灯》,《孤独》,《伤逝》等篇在鲁迅的人格和精神求索中的意义和作用。认为它们反映和参预了鲁迅的人格和精神求索,表现了绝望和反抗绝望两种精神的颉颃,搏杀及后的优胜。说明鲁迅以反抗意志“走”出了“彷徨”焦虑之境,获得了“彷徨”后的生命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